可樂泡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4、楊文乾事件 上,大唐改革家,可樂泡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武德七年的六月中旬,皇帝李淵前往宜君縣人彘宮進行修養,而李淵帶走了齊王李元吉和秦王李世民,留下了太子李建成進行處理政務。而接下來,就在大家以為這次隻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之後,突然一批快馬跑了回來。
“皇上有令,所有宮廷近衛全部集合,北門屯軍全部聽從手持兵符的調遣。皇上有令,暫且收繳兵部所有兵符。命令,各位在皇宮的官員暫時禁止出入,全部留在宮內等候檢查。”
“皇上有令,命令太子留在東宮,閉門思過。朝廷政務,由尚書左仆射裴寂處置。”
“長安內部所有兵馬不得擅自調動,不然按照謀反論處,必殺不饒。”
隨著一道道命令傳達下來,這個讓無數官員都感覺好像天塌了。因為李淵不但要把宮廷禁衛軍集合起來,並且把北門屯軍也都調動了,甚至收繳兵部所有兵符,避免有人拿來調兵。甚至把太子李建成都給逼迫回到了宮裡麵,閉門思過,這個太讓人感覺意外了。而這個時期,感覺簡直是不可思議。而這種事情,恐怕事情真的非常巨大了,因為現在居然把太子都給逼迫回到了東宮,不讓他繼續處理政務了。
“張主事,這個是怎麼了?皇上這個是怎麼了?”劉仁軌問道。
張超馬上說:“沒事,問題應該不大!”
張超知道這個應該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事件,楊文乾事件了。這次事件其實是唐朝初年的一次宮廷裡麵的政治爭鬥,是一次肮臟的為了權力而不折手段的陰謀。不過,張超認為這件事情和自己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他也都大概知道這次事情的前因後果了。後世有些曆史學家也都把這裡麵的事情都分析透了,所以他自然知道這個時期的前因後果了。
“張主事,皇上讓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都集中起來,然後聽從皇上的調遣。甚至,連北門屯軍都被調動了,現在太子根本無法能夠調動任何兵力。皇上這麼做還不夠,居然還讓兵部收繳了所喲虎符,這樣天下沒有人能夠調動兵馬了。皇上這個是衝著誰來的,難道是對太子下手?太子做了什麼,難道皇上認為太子謀反嗎?可是太子最近還是非常老實,沒有聽說什麼異動啊?”劉仁軌說道。
張超馬上說:“其實事情也都沒有多少複雜,接下來你自然會知道發生了什麼的。這種事情不能夠說,你要多聽多看多想,不用我說你到時候自然會明白了。”
“我自己會明白?”劉仁軌感覺疑惑的問道。
這次張超知道李建成可是遭到了暗算,所以他也就是肯定是有大問題發生了。張超知道前因後果,而彆的人不知道前因後果,所以長安裡麵都紛紛開始議論起來了。
“皇上這個是怎麼了,居然解除了太子處理朝廷政務的權力,然後讓裴寂來處理?”“是啊!本來不是應該太子來負責處理朝政,可是現在居然昂裴寂這個尚書仆射來越俎代庖,這個是乾什麼?”“難道,皇上不相信太子了嗎?”“到底是怎麼回事,皇上居然不相信太子了?”“從皇上派人回來接管了宮廷近衛的兵權,並且還收繳了朝廷的兵符,結合這兩點來看,恐怕是太子謀反啊!”
很快,關於太子李建成謀反的消息也都流傳的到處都是,好像還真的是那麼回事一樣。長安裡麵到處都是流言,太子李建成勾結慶州都督楊文乾謀反。這個流言那麼快的傳播出來,顯然也都是有人在準備了,早就有了準備按照計劃執行。
“這主事,你真的認為是太子謀反嗎?”劉仁軌問道。
張超馬上反問:“你說呢?”
“難道,皇上現在已經……,現在難道是秦王在……矯詔?”劉仁軌心驚肉跳的問道。
現在已經有一些陰謀思想比較嚴重的人已經開始猜測,會不會是李淵在外麵嗝屁了,然後跟在身邊的李世民認為這個是一個奪取皇位的機會,然後假借李淵的名義來剝奪了李建成的權力,讓他到東宮裡麵閉門思過。這樣,李世民也都說不定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奪取皇位了。而現在這些命令,其實也都是李世民在矯詔而已,這個讓大家都感覺害怕。
張超含含糊糊的說:“不一定,反正這裡麵的水太混了,我們不要摻合。”
現在雖然有不少人已經開始打算思考要不要投靠李世民,或者是想要獲得一個從龍之功,這樣也都可以讓他們獲得好處。現在很多大臣心裡麵也都開始思考,現在要不要開始站隊,然後獲得一個從龍之功的大富貴呢?可是張超卻一切都要以穩定為主,因為他要打擊的是士族,而不是想要獲得富貴。如果他單純是一個官員,那自然肯定會把不得有一個從龍之功。可是現在他目標是打擊士族,是要和皇權結盟,可是並不是依附於皇權,這樣也就是意味著不管是哪一個皇帝,都要和他合作結盟才行。張超出麵組建寒門都黨派,然後借助皇權的扶持來和士族爭鬥。所以他不擔心皇帝如何,因為任何皇帝都不想要他來幫助皇帝和士族爭奪權力,所以不論誰當皇帝他都不怕,隻要這個皇帝還想要打擊士族,那自然也都是要依靠張超這幫寒門。所以張超才不會愚蠢到加入到某一個皇子身邊,這樣是非常愚蠢的。
“皇上有令,命令吏部主事張超,前往宜君縣仁智宮見皇上!”
“什麼?讓一個主事去?”“皇上這個是在乾什麼?這個時候不去見太子,居然還來見一個主事?”“皇上這個是什麼意思?”……
張超沒有想到,李淵這個時候要見自己,這個簡直是在讓人感覺意外。因為張超本來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這個楊文乾事件自己不要摻合了。可是現在李淵居然要見自己,這個簡直是讓他暗叫倒黴。這個楊文乾事件水太混了,不是那麼容易摻合進去的,一旦摻合進去那很容易牽扯到兩方麵奪嫡的戰鬥當中,自己小胳膊小腿簡直是很容易被吞噬了。
不過皇命難為,張超隻能夠跟著傳令的宦官,然後騎著快馬趕了過去。到了晚上,張超終於到了宜君縣仁智宮,然後見到了李淵。
“臣張超見過皇上!”張超說道。
李淵馬上說:“請起!”
“謝皇上!皇上讓臣過來,有什麼要事嗎?而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張超問道。
而張超雖然早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必需要裝傻,不然接下來肯定會有問題。而李淵自然很快也就說出來了,事情的經過。
“今天,朕接見了三個人,一個叫做爾朱煥,另一個是橋公山,這兩個人一起過來舉報太子讓他們帶著五百副鎧甲前往慶州,和慶州都督楊文乾聯絡,然後和太子一起反叛於朕。而接下來,他們想要謀殺於朕,這樣太子也都可以順勢登基。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寧州的杜風舉也來上報,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太子勾結楊文乾謀反。朕當場大怒,下達了早上的那些命令,解除了太子的權力,然後直接掌握了兵權。”李淵說道。
而張超接著問;“皇上,那讓臣過來有何要事?”
“朕越想越不對,感覺這裡麵有文章,所以希望你來給朕調查清楚。”李淵說道。
張超知道李淵剛開始聽說自己兒子謀反,肯定是氣得要命,馬上下達了一份剝奪太子李建成的權力的一攬子命令。可是李淵畢竟是開國皇帝,畢竟是那個在隋朝官場裡麵混了多年的老油條,剛開始氣頭過了之後,也都馬上聞到味道了,好像發現這裡麵有問題啊!這個其實是一個漏洞百出的舉報,這個計劃其實並不算完美,李淵明顯聞到味道了。
“皇上,既然認為有問題,那為何不直接恢複太子的權利?”張超問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李淵回答。
張超明白了,雖然李淵心裡麵已經有八成以上認為這次太子李建成並沒有打算謀反,可是最後還是有兩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李淵可真的是一些風險也都不想冒,所以也就是選擇繼續暫扣李建成的權力,然後讓張超調查這件事情。
“皇上,為什麼讓我來調查?”張超問道。
“因為你是寒門,你也代表了寒門,不像是太子和秦王,背後的背景太複雜了!”李淵說道。
張超當然明白李淵到底在說什麼,李淵的意思非常明顯,這個時期還真的隻有張超能調查清楚。因為這個也就是要從大唐的政治結構來比較,那也就是李淵和李建成李世民其實是合作關係,並非那種傳統的君臣父子關係。李淵是一條線,李建成和李世民又各自是一條線,李建成和李世民其實都是擁有各自的支持背景的,李建成的太子妃是鄭家的鄭觀音,是滎陽鄭氏的女兒,滎陽鄭家支持李建成。而李世民雖然表麵上看沒有什麼,可是他卻背靠關隴集團。李世民的正妻長孫氏,還有側妃燕氏都是關隴集團的人。而得到李世民重用的房玄齡是山東士族的代表,可是房玄齡的母族是來自於隴西李氏,妻子來源於範陽盧家,可以說房玄齡代表了好幾個士族的利益,是山東士族在李世民麾下的總代表了,杜如晦是關隴集團在李世民手下的一個代表。
而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房玄齡和杜如晦之所以能當兩個最重要的宰相之一,那除了他們的能力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們背景的因素,他們代表了中國唐朝時期兩個最大的政治集團,關隴集團和山東士族集團。這兩個集團分彆是從南北朝時期也就存在了,存在曆史跨越了好幾個朝代,所以實力不俗。
可是心在這兩個集團分彆投資到李建成和李世民身上,他們分彆對於李世民和李建成進行投資,希望他們能以後獲得當皇帝,最後獲得好處。雖然士族不會輕易隨著改朝換代而滅亡,可是每次一次改朝換代其實也都是以有不小的影響的,士族不會滅亡可是卻會受到很嚴重的損失。而如果能夠投資到了誰當皇帝,那他們也都會獲得發展家族的機會。所以他們分彆投資李建成和李世民,其實並不是為了保住家族,可是卻是為了能夠發展家族的機會。
李淵的意思非常明顯,如果讓朝廷上任何一個大臣來調查這個事情,恐怕都是會成為黨同伐異的結果。朝廷上麵的官員哪個不是士族,哪怕不是士族也都是有著深刻的士族背景,如果讓他們來調查,那最後恐怕也都是一筆糊塗賬,甚至是李建成和李世民雙方爆發劇烈衝突的結果。到時候,一次大唐的內部動亂也都會爆發出來,大唐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而張超代表的是寒門庶族地主階級的利益,和那些士族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張超來調查,那自然也就是能夠維持不偏不倚的態度來調查,這樣也都必然是可以獲得真正的結果。
張超苦笑的問:“皇上,這種事情,調查那麼清楚,有意思嗎?”
張超感覺這個李淵可真的是在自己找事,李淵明知道這個時期裡麵水很深,可是還要讓張超去調查。因為這個調查結果無外乎幾個,一種也就是大家和和氣氣和光同塵,然後矛盾被掩蓋,最後什麼玩意都沒有。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這個張超已經可以推斷出來了,按照原來的曆史,李淵最終還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了嗎?至於第二種,那也就是李建成真的謀反,可是這樣有意思嗎?李建成真的謀反,那傷心的還是李淵這個做父親的。最後一種結果,也就是李世民故意誣陷李建成,希望李淵廢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可是這種也不是李淵想要的結果,因為李世民如果為了皇位誣陷自己的大哥,那這個結果也是夠讓李淵傷心的了,自己兒子兄弟相殘,這個任何一個父親都不會高興。所以這種事情不管查出什麼結果,都不是李淵想要的結果。
“皇上,難得糊塗啊!”張超說道。
張超都想要讓李淵“難得糊塗”了,反正這種事情最終結果很可能是一屁股粑粑,根本無法能查出什麼玩意出來。所以張超才不希望做這種事情,反正既然都吃力不討好,何必呢?
“不,要查!朕想知道真相!”李淵說道。
張超再次問:“好吧,皇上,你到底想要知道什麼?”
張超知道自己能夠查出什麼,完全是看李淵你想要知道什麼。如果李淵你想要收拾李世民,那也就是查出對於李世民不利的事情,如果李淵想要收拾李建成,那也就是坑李建成一把。當然,如果李淵想要和光同塵,當做沒有發生過,那自然也就是張超趕緊去沒事找事,然後到時候隨便寫一份狗屁不通的報告過來,反正寫這種狗屁不通模棱兩可的報告,張超前世為官的時候非常在行,熟悉了。所以,這一切都是要看看李淵到底想要做什麼,這個事情的真相並不是那麼重要的,關鍵是李淵到底是想要什麼樣的“真相”。
“朕隻是想要知道真相,單純的想要知道真相。朕想要看看,朕是一個如何失敗的父親。”李淵沉重的說道。
張超沉默了,李淵這次讓他調查,並沒有真正的政治目的,隻是單純的想要知道真相而已。李淵現在並不是皇帝,而是一個父親,一個傷了心的父親,他想要知道自己兒子為了皇位到底鬥爭到了什麼程度,到底是為了皇位能做到什麼程度。這次的調查,無關於政治,隻是關乎於李淵作為一個父親,他想要知道自己這個家已經分崩離析到了什麼程度。
“好吧!皇上,我會給皇上一個‘真相’的。”張超回答。
張超主動回答了,答應了給李淵一個真相。而這次隻是李淵出於一個父親的身份來希望獲得真相,並不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既然沒有政治目的,那也就不用擔心什麼了。張超知道,這次事情哪怕調查清楚了,李淵也都不會以此為由打擊李建成或者李世民,這次事情在正規的曆史典籍裡麵,隻是會記載一個各打五十大板的記載,不會造成朝廷政局的變動。可是,李淵作為一個父親,他希望知道自己兒子到底為了皇位能夠爭奪到了什麼程度。最是無窮帝王家,李淵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知道兒子有爭鬥,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兒子為了皇位到底能夠做到什麼,還有沒有底線了。
張超很快也就離開了,然後趁著夜色快馬趕到了長安,到了長安之後,已經是天亮了。
“張主事,這次到底是怎麼了?”劉仁軌問道。
“把我們的那些老兄弟都叫來吧,這次是要他們親自來出麵了!”張超說道。
“到底是什麼事情?”劉仁軌問道。
張超回答:“不要多問,反正這次水太深了。”
很快,李淵的聖旨馬上傳達到了長安,一個關於驚天的消息傳來了。
“皇上接到舉報,太子意圖勾結慶州都督楊文乾謀反。當然,皇上是絕對不會相信的,皇上和太子畢竟是父子,自然不會如此猜忌。不過,這個畢竟是謀反的大案,如果不查清楚那太子名聲有損。所以皇上暫且讓太子停止處理朝政,並且著吏部主事張超,對這件案件進行調查。張超調查期間,各大衙門必須要儘力配合,權力配合張超的調遣。”
“為了讓張超主事能夠名正言順,所以皇上加封張超為殿中侍禦史。”
殿中侍禦史是七品官,算是給張超進行升職了,提升了一個大等級。
“臣領命!”大家一起說道。
而接下來,大家也都對於這件事情感覺震驚萬分,因為消息傳來,太子居然涉嫌謀反,這個簡直是太可怕了了。哪怕是太子,如果一旦牽扯到了謀反案件裡麵,那最輕也都要被廢除太子之位,這樣可真的是太可怕了了。一大群太子派係的人,也都心驚肉跳,顯然差點站不穩了。如果這件事情牽連出去,太子未必會死,畢竟他和李淵是父子。可是那些跟隨太子的大臣,可都是要掉腦袋啊,這個才是最危險的事情。所以,很多太子李建成派係的官員也都心驚肉跳,害怕自己在這次風波裡麵丟了命啊!
“各位,我既然收到皇上的委派,來調查這件事情,還是希望各位配合啊!”張超說道。
而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了張超手裡麵,如果張超認為他們勾結太子謀反,那這樣恐怕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要被砍了腦袋。所以,大家看向了張超,眼睛裡麵都是祈求的目光,感覺非常的害怕的。
“現在,調來幾個人,負責組成這次負責調查的小組。第一個,劉仁軌。第二個,劉純。第三個,周揚。然後我們一起去調查這件事情,然後才能夠還給太子一個清白,然後可以讓太子不受到牽連!”張超說道。
張超把自己的幾個朋友弄了出來,一起來調查這件事情。而這個楊文乾事件,和士族絕對有脫不開的關係,所以絕對要小心的。這幾個朋友都是寒門子弟,都是可以信任的人,讓他們加入來調查,不至於卷入士族和皇位的爭鬥。反正這次也都是單純的李淵想要知道真相,並不是要進行一次政治上的洗牌,所以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讓那些士族官員加入了進來,那恐怕事情反而會演變的非常複雜了。
“臣等領命!”劉仁軌劉純還有周揚也都紛紛出來領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