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泡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7、談理想談人生 上,大唐改革家,可樂泡茶,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是一個奇怪的人!孤王第一次承認,孤王看不透一個人,他是第一個讓孤王感到意外,並且毫無頭緒的人。”

李世民看著張超和杜雨露離開了天策府,然後最後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旁邊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感覺意外,因為李世民這次是第一次對一個人如此評價。李世民一直以來都是以知人善任來領導大家,而李世民認為這個世界很少有人能夠讓自己感覺看不透了,可是自己現在居然遇到了一個,也就是張超。張超給他的感覺太奇怪了,簡直是一個人間的另類。他甚至懷疑,這個世界上會不會有這種複雜性格的人,簡直不像是這個時代的人。

“秦王,張超確實有些奇怪,可是我卻不知道他奇怪在哪!”房玄齡說道。

而李世民說:“他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人,他雖然有一顆愛民的心,可是卻非常的有手段。他不像是那些迂腐的人,他非常能夠適應為官。他深刻知道官場的險惡,可是他卻能夠利用這些險惡,這些肮臟的規則來實現自己的想法。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官油子,比泥鰍還滑。”

而房玄齡和杜如晦心有餘悸,因為剛才他們算計張超,結果張超每次都不敢找他們的劇本走,這個讓房玄齡自認為自己的算計水平出了問題。其實這個是房玄齡不了解張超,張超是一個穿越者,自然也就是不會被那些受到所蒙蔽。如果房玄齡知道張超是一個在官場裡麵混過了二十多年的官油子,並且是一個後世看過了很多電視劇,各種古代政治手段收買人心的手段早就熟悉的爐火純青,他也就不會使用這種對於張超來說不入流的手段了。

現在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都心裡麵感覺有些無語,自己剛才居然利用那些對付年輕嫩鳥的手段來對付一個有著官油子經驗當張超,那這個不是在魯班門前弄大斧嗎?如果他們這些手段對於彆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廬非常驕傲的人,自然是有用的。可是對於張超這個官油子,一點用處都沒有,他早就熟悉了這種手段了。所以房玄齡和杜如晦臉色也都火辣辣的,自己的手段居然被人輕易破解,還是被一個年輕人輕易破解,這個真的是燕麥年無光了。

“可是,他卻不是毫無原則的官油子。他是有著自己的理想,有著自己的想法的官員。他的為官思維,也就是提倡利用法律來限製君王權力。”李世民說道。

“他這個不是在找死嗎?”房玄齡說道。

限製君王權力,這個不是在找死,所以房玄齡對於張超這種執政思想感覺非常的奇怪。這種利用法律來製約君王的權力,其實是在自己找死的行為,方旋廉政古代人根本無法理解。雖然古代也都有所謂的法家思想,可是那個法家和後世的法治不是一回事。古代的法家其實提倡都是法律來源於君王,君王口含天憲,官員和百姓都要按照君王的命令來做。可是張超所提議的法治,是提倡皇帝和各個階層的人商議共同製定一部法律,然後哪怕皇帝也都要遵守這個“遊戲規則”,這樣大家都可以各自安排各自的事情,不用擔心會觸碰到彆人。

“不過,他的話卻提醒了孤王。孤王真的明白了,權力太大,低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來說未必是好事啊!權力這個東西,用好了可以用來為國為民謀福,可是用不好那可就是要傷人又傷及自己了。可是,千古以來能用好權力的人,能有多少呢?”李世民歎了口氣說道。

而房玄齡馬上說:“秦王,你一定能用好的。”

“是啊!孤王自信孤王能夠用好,可是孤王的後代呢?難道,孤王的後代每一個都能夠和孤王一樣嗎?”李世民問了一句。

李世民這話,沒有人能回答,因為在場的人都是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幾乎每一個朝代的帝王,都是一代不如一代。而自古以來的明君,能夠有幾個呢?中國曆史上那麼多個皇帝,最後明君不過是這麼寥寥數人,他們都是能用得好權力的人。可是絕大部分,要麼也都是庸碌之人,或者是一些濫用權力,最後害人害己的君王。李世民也都自認為自己的後代不可能每一個都猶如自己這樣英明,所以李世民心裡麵也都犯嘀咕了。

“也許,張超所說的是對的。權力也就是一個‘大餅’,你吃多了一些我也就少了一些,結果大家互相的爭鬥起來。可是這種爭鬥是沒有規則的,最後大家必然會動武。而權力也都是一個守恒的,如果先輩君王把大權集中於一身,可是往往報複也都到了後代身上。後代因為沒有先帝的威望,很容易被臣子欺淩。過去孤王也都認為是那些臣子大逆不道,可是現在孤王卻感覺好像也都未必是那麼回事。因為你過去掌握了大權,欺壓下屬太多。而當你走了之後,那些下屬欺壓久了,能不主動報複嗎?”

“所以,孤王也倒是一定程度的認可了張超的話,如果能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然後固定下來,這樣大家也都可以安穩的生存。權臣篡位的可能也都很低了,而雖然君王失去了絕對的權力,可是卻保證了君王傳承的穩定,不至於出現太多動亂了。”

而杜如晦卻說:“秦王,這種思維隻有您能夠理解,恐怕彆的庸碌之君未必能夠理解啊!”

“是啊!也許張超幸好出身在我大唐,如果出身在前朝,那也許他馬上會被砍了腦袋。不過,他說的孤王倒是可以考慮。”李世民說道。

而房玄齡和杜如晦屁都不敢放一個,因為他們不像是張超那麼大膽,直接明目張膽的提議通過法律來限製君王的權力。他們對於皇權都畏懼已經到了骨子裡了,他們已經四十多歲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已經定型,沒有太多可塑性了。所以他們對於皇權都畏懼是非常深刻的不像是張超這個後世的官員,骨子裡麵人為的還是應該選擇開明民主的思維,講究限製權力過於集中,限製獨裁專製等等。

這個是不同時代的烙印,不是說光是穿越也就能夠改變的。這個是從靈魂深處的不同,是幾乎不可能改變的了,至少張超沒有能夠改變過去他在哪個共和國時代的烙印,他無法能夠改變自己在後世的烙印。所以在張超眼裡麵,對於皇權沒有任何的敬畏,不會感覺十分害怕。雖然他明知道皇帝可以一聲令下也就要了自己的命,可是他還是忍不住用了後世的思維來進行行事。所以,如果他不是遇到了李世民和李淵這兩個相對大度不少,冷靜很多的皇帝,那恐怕他的腦袋早就要掉了。

不過,這些都和張超沒有關係,他接下來要去辦另一件事情。

“張主事,我們已經宴請了今年中舉進入仕途的年輕官員。他們都是剛剛進入仕途,沒有太多的複雜背景,並且都不是士族,都是寒門的人。所以我想我們可以爭取讓他們加入我們,你看如何?”劉仁軌問道。

張超點了點頭說:“好的,我們去爭取一下吧!”

張超來到了酒樓裡麵,而這次是張超組織的一個近乎於黨派的組織在這裡宴請那些新入官場的年輕官員。張超自從在前段時間組織了這個同誌會,算是成立了一個近乎類似於黨派的組織,不過他沒公開這個是一個黨派,隻是以朋黨組織而已。古代雖然號稱是君子群而不黨,可是各種朋黨遍地,那些政治思想相近,執政理念相近,甚至利益目的相近的人也都會紛紛組建成為朋黨。

張超組建這個朋黨,其實李淵也都是知道的,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因為朝廷裡麵朋黨多如狗,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後來的唐文宗也都發出了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歎。而朋黨這種東西,哪怕是在哪個朝代都有的,哪怕是後世的共和國時代,這種東西也都絕對不少,何況是古代。而那些士族能夠結黨,那自己這些寒門難道就不能夠結黨了嗎?反而如果能通過寒門大家結黨,反而能夠更加加強寒門生存能力。現在朝廷裡麵大多數都是士族的黨派,很少有寒門的黨派。自己如果能利用啊本來也就不多的寒門官員,如果能夠集結成為一個黨派,按接下來等於是提高了大家的生存能力了。

張超要做一個改革家,可是改革家的第一步也就是吸引誌同道合的人來參加自己的大業。至於張超看很多小說裡麵那些給皇帝做白紙扇軍師也就能夠在皇帝一聲令下進行改革了,這個張超真的很想潑他們一臉臭狗屎。自古以來凡是當官,都是知道官當得越大,收到的製約也就越多。哪怕是皇帝,也不過是某一個階級的最高代言人而已,而皇帝也都是依靠階級生存的,他會做出那些太過改變階級利益事情嗎?哪怕皇帝想要改變,那也是要緩慢的改變,改變階級不是那麼容易的。隋煬帝當年開辦科舉想要抽掉士族,可是他活著的時候沒有能完成,而延續到了唐朝也都花費了數百年才能夠完成。消滅一個階級不是那麼容易的,少則數十年,多則數百年。哪怕是有一些偉人的存在,也是困難重重的。哪怕是後世毛太祖想要消滅地主、官僚、資本家等等,不也是花了一輩子都沒有能真正做得徹底嗎?

所以張超想要改革,首先要做的也就是吸收誌同道合的人加入自己,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在官場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他計劃也就是借助皇權的扶持,然後走上對抗士族的道路。當然,張超接下來也就是要找一個經濟支撐。光是靠著自己這些知識分子想要對抗已經形成了經濟政治完整體係的士族,那是不可嫩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目前張超隻上有了政治上的支持,可是經濟上的支持還沒有具備。他接下來要考慮的也就是找到一個經濟的支持,而他知道有一個階級有錢,可是卻沒有地位,他們就是進行結盟的最好對象。

“各位同僚,你們都是剛剛加入仕途的人,也許你們知道這個意味著什麼嗎?”張超問道。

而有人還是喜氣洋洋的說:“我們成了官員,我們接下來要為民做主!”

“為民做主?你們當官的目的是什麼?”張超問道。

“我當官是為了能夠光宗耀祖!”“我當官是為了能夠為百姓做一些事情。”……

大家都紛紛開始說了出來,自己當官的想法。而他們之所以如此毫無顧忌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多方麵原因的。他們首先是年輕人,所以他們不太會隱藏自己的想法,有什麼說什麼。而再加上現在周圍的布置的擺設原因,這裡並沒有像是傳統的官場規則那樣,官職高的在前麵,低的在後麵。這裡都是圓桌,看起來大吉都是平等的地位,並不像是那種長方形的桌子,某一個人地位特彆高。再加上這裡環境素雅,並不嚴肅,所以大家心情也都比較寬鬆,好像聊天一樣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不過,這些當官大多數有兩種情況。有一種是比較多的,是希望能夠光宗耀祖,能讓自己走上富貴之路,為自己後代謀取一份富貴。而還有一部分是號稱是為了理想,為了百姓,為了報效國家,可是實際上他們和第一類人一樣,是為了自己的富貴。至於之後一類,那也就是真心為了普通百姓的人了,他們是從小有崇高理想,然後希望以後能為百姓做些事情而已。

“你們知道嗎?你們都有不俗的理想,可是你們認為你們能做到嗎?我首先要恭喜你們,你們走進了仕途,那算是成為了官員,算是成了有身份的人了。可是,我也要替你們感到悲劇,因為進入了官場,那不過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你們還要麵對更複雜的環境。我現在想要問你們,你們進入仕途之前,你們了解這個官場嗎?你們認為這個官場是怎麼樣的?”張超問道。

而那些年輕官員一句話也都沒有說,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官場裡麵是什麼樣的。而張超也都搖搖頭,這些人其實都不是了解官場的人。就好比後世,很多人都希望當公務員,然後去當官。可是他們卻沒幾個能事先了解官場裡麵是如何的,他們都不知道官場裡麵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而他們這麼懵懵懂懂闖進了官場,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那死得最快的就是他們。就好比戰場上死得最多的都是新兵一樣,在官場第一批被淘汰的,往往也都是新人。

寒門和士族相比,他們弱勢不但是在於身份背景,家庭經濟條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也就是寒門他們祖先沒有經曆過太多的官場,他們沒有經曆過太多的政治爭鬥,階級鬥爭。可是那些士族哪怕沒有當官,他們也都聽過了父輩的經驗,父輩很多人也都被官場裡麵的事情告訴了他們,他們從小積累了很多關於為官的經驗,所以說不管哪方麵,士族的起點都比寒門高不少。

這種情況要直到明朝時期,那些新科進士都要到各部門去“觀政”,或者是進入翰林院去學習三年。而這個過程其實也不無保護那些新人的想法,他們在觀政和進入翰林院學習的時候可以學會很多做官的方法,然後學會了官場裡麵的初步鬥爭經驗,最後怎麼當一個官,他們也都能夠有機會學習。而唐朝的官員,那都是直接冒冒失失的闖入了官場,最後被那些有經驗的士族收拾得屁股尿流。

“你們理想很遠大,可是我卻不得不給你們潑冷水。你們現在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都是年輕,可是你們卻知道我們這些寒門官員的艱難嗎?我們這些寒門官員,走進了官場裡麵的時候,首先要麵對的是士族的排擠。如果不出意外,我們這些在做的人裡麵,至少有八成一輩子都不會得到升遷,然後隻能夠領著這份俸祿終老,然後耗費了一生的年華。至於說什麼光宗耀祖,為百姓謀福,那也都不用說了。”

聽了這話,不少新的官員臉色都綠了。他們聽到了在做的八成人都要有一輩子無法挪窩升遷,那大家臉色都不好看。他們進入了官場,他們都是非常自傲的,認為自己應該能夠步步高升,然後最後當到了國家領導,成了宰相。可是現在張超這麼猛烈的說了一下,讓他們真的是要變得非常的鬱悶了。

如果真的一輩子無法升遷,那當了這個官有意思嗎?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八九品的官員,在官場裡麵也都是屬於最底層的官員,說到底其實也都是政策的執行者,最多也就是一個高級的書吏而已。可是現在他們居然發現自己過去的想法太過想當然了,都是自己的胡思亂想,他們感覺到了害怕了。他們現在有了一種被打擊了的想法,他們的理想和前途也都被扯斷了。

“其實,你們來這裡當官,未必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你們都是讀過書,有了不少的文化,去哪裡任職不好嗎?而朝廷的八九品官員,每年的銀錢俸料等等加起來,折合成銅錢平均每個月不過是兩貫多的錢。當然,這兩貫錢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一個月也就能夠獲得普通家庭半年多的收入,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待遇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有機會讀書識字,為什麼不能去做一些彆的呢?你們讀書識字,那都是優秀的人才,何必要來當官?哪怕去接受彆的商人的雇傭,也都是至少一個掌櫃的身份。到時候,收入不必我們這個時候當官要多嗎?”張超問道。

可是馬上有人說:“我們去接受商人雇傭,難道不是被人下等人嗎?所以,我們才不乾呢!”

“也對,當官雖然收入低,可是有身份啊!”張超說道。

在後世,很多人考公務員並不是為了什麼當官實現政治理想,而是為了能夠獲得一份收入穩定,並且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工作。當然,也有很多人誤會傳說什麼公務員收入高,張超這個後世官員也隻能怪嗬嗬了。在不貪汙腐敗的情況下,普通公務員的收入其實並不算太高,比起同樣學曆同樣能力同樣工齡的人,其實還是偏低的。尤其是基層公務員,那收入更是悲劇。可是為什麼還是一大群人進來,那他們不就是為了衝著這份穩定的收入和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來的。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還有社會地位,那他們也都不會過來當這個公務員了。

“你們想要身份,其實還有另一個方法可以獲得更好的。你們最近也都應該聽說了,現在太醫署裡麵的醫師學徒也都出來給大家看病,然後每一個人的收入都是比得上八九品官,甚至少部分太醫拿出了藥方申請專利,收入比起五六品三四品的官員也都隻高不低。所以,接下來你們看看,如果你們去學醫,那不但不會地位太低,反而會有高額的收入,你們會怎麼想?你們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能夠獲得升遷,那你們為何還要如此頑固的留在這裡,不去另謀出路呢?反而,留在了官場,說不定什麼時候也就被得罪了皇上得罪了各種高官顯貴,也就被砍了腦袋。”張超再次問道。

聽了這話,大家也都不由得沉默了,他們也都終於知道這個官沒有那麼好當。張超居然勸說他們另謀出路,如果真的猶如張超所說他們一輩子也都是在底層,那他們確實不如去學醫,甚至去做彆的獲得的財富更多。反正以他們的讀書識字的本事,他們到那裡都是高級人才,搶都搶不過來啊!為什麼一定要留在這裡當這個一輩子無法升遷,沒有任何發展前途的官員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