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9章 無題,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謂的親啟秘奏並沒有掀起什麼追查的風波,李二陛下顯然猜到了誰最可能會搞鬼。

一旦大張旗鼓地追查到底,不僅魏王李泰會受到影響,李二陛下的苦心維持也將會化為泡影。

至於是否派人暗中察查,就不得而知了。

徐齊霖也不關心這個,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是上上之策。杜正倫因何被貶,前車之鑒豈能不吸取?

聚宴暢飲,安排事務,直到第三天,徐齊霖才帶人上路,趕往新安。而這次出行,斯嘉麗和阿佳妮要隨行,還有就是小夜也吵著要去。

徐齊霖也沒反對,隻不過多三個丫頭罷了,沒多大點事兒。

一行人走的是漕運水路,徐齊霖也借機考察了一番,看是否還有增加效率的地方。

現在,漕路很是繁榮,但卻不再以糧食為主。河西對西域的糧食支援,對關中人口的分流,以及農業技術的進步,使得關中對糧食的需求已經大大降低。

商貨往來現在則成了漕路運輸的大宗,隨著錢莊在洛陽、揚州的設立,以及大盈庫航運、陸運的組織完善,大大促進了商貿活動。

商貿的活躍,帶來的是資金的流動,國家稅金的增加,還有就是沿途的繁榮。

不用到洛陽,光看河上來往的船隻,徐齊霖就知道在商貿的促進下,洛陽依靠地理中樞優勢,會發生何等巨大的變化。

徐齊霖沒有去洛陽,而是直接來到目的地新安,開始了對玻璃、鋼鐵的技術革新。

在出現了秘奏誣陷的情況下,為了避嫌,徐齊霖自然不能放著工作不乾,跑去洛陽和李四胖接觸。

先冷卻一段時間,再去沿海考察造船之事,順道經過洛陽嘛,也就讓旁人無話可說了。

而經過數年的生產製造,以及徐齊霖的遙控指導,新安基地的技術水平得到了穩步的提升,工匠的熟練度也在到相當的程度。

比如製造鏡子的平板玻璃,出品率已經相當高,這使得鏡子的產量也在大幅提升。

徐齊霖對此並不滿足,他這次前來新安,是要造出更大的平麵玻璃,造出令人瞠目的試衣鏡。

同時,除了普通玻璃的生產,徐齊霖還準備製造出光學玻璃,從而為望遠鏡的普及,光學儀器的製造,打下基礎。

至於鋼鐵,徐齊霖也有想法。漕運雖然快捷,但有季節性,對水文的情況有要求。而陸路運輸的話,火車造不出來,板軌卻是大有可能。

到達新安,徐齊霖便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基礎已經打好,再進一步的阻力大大減小,成功的時間也大大縮短。

沒過多少日子,房二也來到了新安。但沒過幾天,他便帶著徐齊霖畫的圖紙,以及木製模型,隨著大盈庫官吏,一同啟程前往揚州船廠。

在宋代以前,中國的船隻雖說很強,但也並非獨步領先。當時精通航海的阿拉伯人,造船技術也十分強大,阿拉伯船也曾經是中國沿海港口一景。當時叫“西域舶”或“番舶”。

而大唐船隻雖然一樣縱橫在海上,可毛病也客觀,由於航程越來越長,船也越造越大,以至於唐朝船隻開到波斯灣地區,經常因為船體大吃水深,連人家的港口都進不去,隻能另換小船!

到了宋朝時,中國的船才成為海洋上的不二主角。因為宋代的造船技術,放在當時世界上,不再是簡單哪一個技術領先,而是整體理念領先。

首先是造船理念,宋朝以前造船,都是挖空心思想著怎麼加固船體,宋朝人卻突破了這個牛角尖:造大不一定堅固,關鍵得骨頭硬,人類造船重要一步“定龍骨”,在宋朝完美實現。

從此,中國人不管造大船小船,都是先打好龍骨結構,骨頭硬了,大船小船都很抗風浪!

更叫外國人望塵莫及的是,宋朝造船不但會定龍骨,還會畫圖,每造一艘大船,都要有靠譜的船圖規劃,甚至更有了專業化的船塢。

至於橫隔艙和水密隔艙這些設計,也是更加成熟。

當然,要論海洋巨無霸地位,最能代表中國古代造船的,還得說明朝的鄭和船隊!

作為七次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僅以造船水平論,則代表了古代的最高技術。而鄭和船隊中,最赫赫有名的則非福船莫屬。

而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船,分彆是沙船、廣船、福船、鳥船。

沙船平底、方頭、方艄,適於在水淺多沙灘的航道上航行,主要用於北方海區,寬、大、扁、淺是其最突出的特點。

鳥船是浙江沿海一帶的海船,其特點是船首形似鳥嘴,故稱鳥船由於鳥船船頭眼上方有條綠色眉,故它又得名綠眉毛。

廣船的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線型瘦尖底,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福船則最為有名,其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加了遠航的安全性能。

徐齊霖綜合考慮之下,決定製造福船和沙船。一為遠洋航行,或是海戰巨艦;二來則是沙船用於北方海區,適航性好、吃水淺、載重量大,可為運輸船。

而沙船出現於唐代,雖然在船型和製造技術上還有缺陷,但改進起來還不算困難。

福船作為一種新船型,則耗時耗力,要想製造成功,徐齊霖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儘管福船是由福建最早造出,但唐代造船能力最強、最重要的造船廠,卻是在揚州。光大型的造船場,便有五六個。

而徐齊霖已經請下聖旨,由大盈庫官吏攜帶,到揚州後會與揚州道造船大使聯係,開始沙船與福船的建造。

當然,錢財是不會少花的。除了揚州市舶司的收入,大盈庫也將投入巨資,以儘快完成徐齊霖的造船大業。

夜晚,回到下榻的臨時宅院,徐齊霖吃過晚,又要忙著給李二陛下製造遼東遼西的沙盤。

地圖拿到了,長孫師的勘察資料也拿到了,徐齊霖才發現當時的地形地勢與後世差彆極大,遠不是他能依靠後世知識輕易完成的。

要知道,遼金之前古人長途旅行的足跡並未穿過遼西走廊。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下令大修馳道,這裡隻開辟了無終(天津薊縣)至碣石(葫蘆島綏中),其間的榆關(山海關)至碣石正是遼西走廊的最西段。

也就是說,秦時遼西走廊並未貫通。秦漢至隋唐各朝,從中原到東北的主要路線是出榆關再順大淩河穀經建昌(現葫蘆島所轄)、朝陽轉而向東,跨醫巫閭山到遼東重鎮遼陽。

而且,在遼東遼西最早出現時,劃分東西的並不是遼河,而是在遼河平原曾經出現過的一座大澤,名為“遼澤”,或者也可以稱為“潦澤”,極言其廣大。

依據手頭上的資料,徐齊霖發現和他想象中的遼西走廊不同。

後世溝通東北和華北之間的那條最重要最寬敞的濱海大道,目前很不穩定,多是一些並不好走的山路,至少還不足以支持大規模車馬的通行。

這樣也就能解釋隋、唐征伐高句麗時,屢次失敗的原因所在。運輸道路不暢,難以支應大規模軍隊作戰的糧草供給。

而當時進入東北的成形道路應該是盧龍-平剛-柳城道,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在經濟和軍事上的作用也最大。

此路出喜峰口,沿灤河北上至平泉,到達右北平郡平剛,東至白狼城(喀左黃道營子),再沿大淩河到達柳城(朝陽),由柳城越過閭山進入遼東。

走這條通道到達平剛後,沿老哈河北上,就能直插匈奴左賢王庭,因此從西漢朝廷開始,便極為重視對這條道路的維護。

驃騎將軍霍去病北出拿下左賢王庭,就是西漢長期重視這條盧龍-平剛道的最終結果。

隻要國力允許,就算沒有天才將領出現,漢軍也能長久保持對匈奴政權東側的高壓力。

當然在中央王朝的衰落期,比如東漢末年,東北少數民族也能通過這條通道對中原產生巨大的壓力,比如烏桓人。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與烏桓人在此進行的決戰,也似乎在彰顯這條通道的價值。

但是,唐征高句麗並沒有走這條路,徐齊霖也就不作考慮,而是著重於解決從目前的遼西走廊進入遼東的困難和問題。

其實誰都能從地圖看出來,遼西走廊的真正形態應該就是濱海道。

因為這條道路距離最短,又是在狹長的平原地區通行,無論是對於大規模部隊的通行還是大宗貨物的貿易都是最方便的通道。

但這條道路的成型卻很難,因為這條道路濱海,地勢低窪,一旦海洋漲潮就會成為一片澤國。

直到東北少數民族徹底入主中原的遼金兩代,修繕連通老家和被統治地區的快捷通道當然成了統治者最關心的工程。

遼西走廊的濱海大道終於得到了足夠的經費和人力去營建。也就是說,是“經過有金一代的經營,終於完成了傍海道的開辟,遼西走廊展現出雛形。”

一想到修堤壩攔海潮,又是辣麼長的距離,連徐齊霖也感到頭痛不已。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這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且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完工的。

顯然,在征伐高句麗之前,已經無法徹底經營起濱海大道,徐齊霖就隻能從運輸物資的快捷方便上想辦法了。

而這個想法,並不是現在才有,在他設想的征伐計劃中,已經有了海運的決定。

既然要海運物資,徐齊霖自然而然地盯上了“三會河口”的津沽,以及山東的登萊上。

從這兩個地方載運物資,沿海北上,在覺華島設立儲運倉庫,便避開了濱海道的不穩定,使唐軍征伐高句麗有了物資保障。

然後依舊是海運,到達營口(三國時稱營口為遼口,東晉時叫曆林口),走大遼河,可進入遼東腹地。

儘管唐朝時的水軍已很強大,但卻並不為朝廷所重視,對其的運用,也差強人意。

如果有足夠數量的船隻,徐齊霖甚至在想不是走遼西走廊,而是海運軍隊,直搗卑沙城(今大連大黑山),再攻入遼東。

但如果李二陛下親征,這樣的作戰計劃顯然不會獲得通過。其實,李二陛下親征,恰恰是未能一舉滅掉高句麗的關鍵因素。

因為唐軍出動的兵力不是很多,自然要穩紮穩打,以皇帝的安全為最大的考慮,不可能實行冒險的計劃。

而海運重兵登陸作戰,在唐朝,確實是個很冒險、很奇怪的計劃。

徐齊霖一邊製作沙盤,一邊思考計劃,忽然覺得滅掉高句麗未必是什麼上上之選。

高句麗、百濟、新羅,或許再加上倭國,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滅掉哪一個,得利的都不太可能是唐朝。

曆史上也是如此,唐軍費了老大勁滅掉高句麗、百濟,白江口又擊敗倭國,最終得利的卻是一直裝孫子的新羅。

如果隻是重創高句麗,並將其趕過鴨綠江,讓他們來個三國混戰,豈不是更好?

徐齊霖摸著下巴,轉而思考起這個戰略的實用性。隻不過,實現這個戰略的最大阻礙卻是李二陛下。

為了建立超過秦皇漢武的功績,為了證明自己能完成隋煬帝不能完成的偉業,要李二陛下不以滅掉高句麗為目的,顯然是很困難的。

難道要自己故意使絆子,或者不儘全力,再使李二陛下無功而返?徐齊霖的腦海裡閃過這個念頭,但很快就被他否決了。

這可難辦啊!徐齊聽到腳步聲,不禁抬起頭來。

竟然是小夜來了,但不是她一個人,還有大雅也慢慢出現。

“徐郎,你是不是說過‘無情最是帝王家’?”小夜好象受到了訓斥,滿臉的不高興,劈頭就問。

徐齊霖愣了一下,說道:“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要讓彆人聽到——”

“哪裡有彆人?”小夜嘟著嘴,說道:“你當我是個大嘴巴嘛,該說不該說的亂講。”

大雅說道:“這話雖有道理,可也不是絕對。否則,為何很多人都憧憬生在皇家?衣食無憂是一樣,不受人欺侮也很重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