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稀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6章 錢莊和監管,大唐第一全能紈絝,樣樣稀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當錢莊這個新事物出現時,沒有多少人認識到它的前景,以及有多大的賺錢能力。
但不到兩年的時間,還經過了一次注資擴股,再加上絲路貿易的日漸繁榮,錢莊的業務量突然暴漲,收益也令眾股東感到震驚。
其實,這在徐齊霖看來,已經是比較慢的結果了。可沒辦法,信譽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
特彆是遠程異地兌換,對於商賈來說,隻能是先小額試探性地使用。一次、兩次,甚至是多次之後,才會放下心,開始進行大額的業務。
而錢莊的攬存,也隻能是對商賈來進行。在古代,個人還是喜歡把錢財放在家裡,或者是裝壇子埋在地下。
即使如此,錢莊的資金也足以支撐起放貸業務。這個項目,也隻是在長安、洛陽、揚州三地暫行,一年的試驗期內卻取得了相當好的收益。
特彆是在長安,利息固定,抵押物合理,完全是按照協議執行。也就少了向豪門權貴借貸的巧取豪奪、落井下石,更加受到商賈的青睞。
資金雄厚、背景強大、商業信譽、契約精神,商賈最在意的幾個方麵,錢莊無疑都占了。
要知道,錢莊的股東不僅有皇家的大盈庫,還有眾多皇室貴胄,以及權貴高官。這樣的實力,還會耍賴,還會黑你的錢?
其實,隻要沾上皇家的邊兒,在人們的心裡,也就是一種保障。
錢莊在長安的放貸,自然影響到了其他人的進項。要知道,放貸的豪門權貴不在少數。既不沾經商賤業的邊兒,又能用錢生錢,可是相當穩定的收入。
這個時候,想再擠進大盈庫錢莊的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想投資,人家不缺錢啊!
既然錢莊沒有再增資擴股的打算,那咱們自己合資開個類似的錢莊行不行?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都是家資豐厚,既有人脈,又有權勢的人。
徐齊霖倒沒把這條路子堵死,不是沒想到,而是打算順其自然,讓市麵上的流通貨幣更多,也為以後發行紙幣創造更好的氛圍。
紙幣是什麼,一個貨幣符號而已。現在異地存取的彙票能不能直接當錢花,成為流通的貨幣,這當然是要通過時間來驗證的。
當然,徐齊霖也不會完全放任,監管總是要的。彆等良莠不齊的錢莊出了大事,鬨得民怨沸騰,再想辦法解決。
此時,錢莊監管條例便擺在了李二陛下的禦案上,和條例一起上奏的,還有錢莊近幾年的收益報告。
李二陛下此時才知道徐齊霖鼓搗出來的錢莊,竟然會有如此的收益。原本他隻是以為徐齊霖是為了方便商賈的舉措,還真沒想到這是個賺大錢的法門。
“這個道理嘛,倒是懂,可這算法是不是有點嚇人哪?”
馬大秘就是有眼力,眼見李二陛下有磁愣眼的跡象,趕忙說話,以掩蓋陛下不懂的窘象。
徐齊霖派來向李二陛下奏報的是大盈庫長安總部的會計——陳敬宣,已經是自家親戚了,這露臉的機會不給自家人給誰?
陳敬宣雖然隻是個七品小吏,但幾年的工夫已經鍛煉得有模有樣,麵對陛下也並沒有多少惶恐不安。
躬身拱手,陳敬宣開口解說道:“僅僅以彙款來說,商賈存的時候是一大趣÷閣,取的時候卻是花多少支多少。錢莊就如同一個池子,進的多,出的少。沉澱下來的錢財大概是總額的八分之一,或者更多。”
馬大秘眨巴著眼睛,似有所悟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存款將有八分之一會永遠屬於錢莊?”
“不是永遠,也會是很長的時間。”陳敬宣說道:“這還不包括已經賺的保管費和手續費。如果存款規模非常大,這八分之一就是很可觀的數目,用來投資的話,收益巨大。”
李二陛下翻了翻數據資料,現在錢莊的存款已達百萬貫,八分之一的話,就是十幾萬貫。如果存款達到千萬貫……
“存款給利息,放貸收利息,這個利息還有差額,也是賺的嘍!”
陳敬宣答道:“這是定期存款給利息,主要針對個人用戶。商賈當然也可適用,保管費便會作罷,隻收遠程存取的手續費。”
李二陛下有些明白這個錢莊是賺大錢的手段了。現在還隻是六個網點,便有如此收益,等到在各道各州都設立,簡直就是龐然大物啊!
馬大秘給了陳敬宣一個鼓勵的眼神,讓他繼續往下解說。
“有了錢莊,商貿肯定會方便很多。而若是將閒散的錢財都收攏在一起,就更能發揮作用,可以乾的事情更多。比如給貧苦百姓提供低息貸款,讓他們發展生產;或是救濟災民、重建家園……”
“徐丞認為錢莊,或者稱為銀號,在拓展各項業務前,也是在彆的錢莊出現前,必須要有約束的法律法規,以免出事。畢竟是新生事物,漏洞在所難免,總要儘量防範。”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終於開口說話了,“齊霖想得周到。大盈庫建了錢莊,彆人也會跟著效仿。沒有統一政令,沒有監督,很容易混亂。錢莊要越辦越好,可不能越乾越亂。”
馬大秘躬身道:“陛下英明。可把徐丞的這些章程拿去戶部研究,監督權,微臣以為也當以戶部為主。”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望向陳敬宣,說道:“陳敬宣是吧,你拿著朕的諭旨,還有這些章程,去戶部聯絡辦事,儘快協助戶部把差使辦好。待齊霖回到京師,便可最後拍板。”
“是,微臣遵旨。”陳敬宣躬身拜謝。
打發走了陳敬宣,李二陛下還沉浸在錢莊這個新生事物的思考上。
從隻是方便商賈遠程存取,到現在要攬存擴張,錢莊的發展並不快,走的步伐卻很堅實。
可以看出,對於錢莊,徐齊霖也是相當謹慎小心的。上奏的規章製度,也不知道在實踐中經過了多少次更改,才算是儘量完善的。
李二陛下當然知道世上沒有儘善儘美的東西,連大唐的律法都有漏洞,何況這個錢莊的規章製度。
而徐齊霖能未雨綢繆,先定出監督的條例,已經讓他足感欣慰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徐齊霖不會在錢莊上打歪主意,中飽私囊。
“賓王——”李二陛下好半晌才從甩開思緒,看著馬周說道:“齊霖回京之後,朕還準備將他外放。兩三年的時間,想必能讓河北道富庶起來吧?”
馬大秘立刻猜想到了李二陛下的心思,高句麗,是成就超越秦皇漢武功績的必須一戰。
“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以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
停頓了一下,馬大秘繼續說道:“然高句麗不比高昌,隋朝四次征伐,皆以失敗告終。陛下欲一戰競全功,派徐丞經營河北道,實乃上策。”
高句麗的實力超過高昌十倍不止,其間雖沒有千裡戈壁大漠,可多山的地形和氣候,依然會是唐軍麵臨的巨大困難。
而隋朝攻伐高句麗失敗,糧草物資運輸困難,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河北道經營得好,便可以就近供應,唐軍的勝算大增。
有鑒於隋煬帝征伐高句麗的教訓,馬大秘不得不提醒李二陛下,要謹慎小心,不要輕敵。
而在去年,李二陛下遣職方郎中陳大德等人出使高句麗,並了解其山川地形,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陳大德等人在遼東被夾道圍觀,“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李二陛下因此而下決心攻伐高句麗,對於馬大秘的提醒,他也並沒有太重視,說道:“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彆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
馬大秘知道適可而止,況且軍事不是他所長。倒是李二陛下征戰四方,富有經驗。
……………
遠程存取,或者說是彙兌,肯定很賺錢。但按照當時的通訊水平,不可能擴展得太廣。
所以,徐齊霖把攬存定在了本地範圍。本地存,本地取,簡單化。而彙兌的業務範圍,則隻在幽州、揚州、洛陽、廣州、長安、甘州這六地實施。
東西南北先兼顧到,以後再視情況繼續增加彙兌網點。步伐穩一點,擴張速度慢一點,這都沒有關係。一口吃不成胖子,徐齊霖不著急。
從甘州出發,徐齊霖一行人都是在大盈庫的邸店打尖休息。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邸店的分布已經很廣,或承包,或自己派人經營,收入很可觀。
而這些沿著驛道的邸店,也開展了存錢取錢的業務。嚴格來說,隻是替商賈保管財物,並不屬於錢莊的經營。
每到一個邸店休息,徐齊霖都與掌櫃的攀談一番,了解一下經營情況。有時還給想個辦法,出個點子,讓邸店更賺錢。
依托邸店,物流運輸也開展得很好,讓商賈大獲便利。
你在長安購置了商貨,交給大盈庫的運輸隊。然後,你是隨車行走,還是提前去目的地等著接貨,可以隨心安排。
當然,你也可以自己雇傭腳力,開銷卻要比大盈庫的運輸花費更多。
因為邸店的距離適中,大盈庫的運輸也采取了節級轉運,基本上是不出縣的原則。換人換馬不換車,就象驛站似的,始終能保持很快的速度。
這些變化是看在眼裡的,而在吃上,也能看出很多端倪。
豆漿、豆腐腦、油條、胡餅,這樣的早餐在很多邸店都已普遍。
雖然方子是徐齊霖作為實用農書的增補,而撰寫的小冊子,可從另一方麵也能看出民間黃豆種植量的增加。
而豆漿加糖,也成為標配,說明白糖也正走進平常人家,而不再隻是高端的商品。
一路行來,邊走邊看,春夏之交的季節,溫度也很舒爽,宛如遊山望水。
可離長安越近,越能看出房二的緊張。這家夥練成了名副其實的肌肉男,可依然懼怕父母親大人的巴掌和棍子。
“運氣於身,抗得住的。”徐齊霖忍不住開起了玩笑。
房二咧了咧嘴,強笑道:“大人打就打了,某還挨得少了,自是不怕。”
徐齊霖笑了笑,正色說道:“某昨日得到了大盈庫的通報,吐蕃遣使求婚,陛下有應允之意。”
房二不以為意,說道:“公主怕是不會嫁到那個苦寒地方去,多是宗室女頂個名頭吧!”
徐齊霖不關心是哪位公主遠嫁,從李二陛下到朝中眾臣,對於賜婚並不反對,他自然也沒有那個能力阻撓。
但他也不會聽之任之,起碼在陪嫁的工匠中,有些技術是不能外傳的。
曆史上,鬆讚乾布因娶公主,羨慕華風,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國學學習詩書,在唐境聘請文士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製造酒、碾磑、紙墨的工匠。
據說,中國的桑蠶技術外泄,就是因為此次給予吐蕃的緣故。
除此以外,陪嫁品裡還有不少關於農業生產和詩書禮樂的書籍,甚至還有中原的能工巧匠。
詩書禮樂能陶冶情操,徐齊霖覺得讓吐蕃人變得溫文而雅也是件好事,雖然這隻是做夢。
可農業生產的書籍,以及能工巧匠,徐齊霖卻不打算給。儘管這可能也是堵不住的口子,但不能讓吐蕃得到的太過輕鬆。
畢竟農書在市麵上就能買到,吐蕃要派人購買帶回,甚至是托商賈代買,都無法阻止。
而能工巧匠的控製則要容易得多,有戶籍的限製,有關卡的盤查,想受雇傭去吐蕃,會是很難的事情。
當然,也不是所有行業的能工巧匠都要限製。隻有關係到國計民生,有助於增強吐蕃國力的。
房二略有些奇怪地看了徐齊霖一眼,問道:“怎麼,你對賜婚吐蕃有意見?”
徐齊霖苦笑了一下,說道:“有意見又如何?這事陛下未垂詢於我,我也隻是聽說,便要上奏言說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