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如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進展,穿越之眾裡尋你,哈如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門那天,林強騎著自行車帶著周蕙回來了。
周家人第一時間都仔細觀察了周蕙的模樣,看她麵色紅潤,氣色很好,還帶著一種新嫁娘的嬌羞,看起來在林家過得不錯。
林強手上還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他婚後頭一回上老丈人家的門,當然不能少拿了。
這頓回門宴上,酒好菜好,人也好,一家人倒是其樂融融。
天還沒黑,王秀蓮就催著他們回家去了,主要是擔心他們路上的安全。
算算俞振業怎麼也該到部隊了,江曉琳開始寫給他的第一封信。
塗塗改改好幾次,才算是把一封信寫完,江曉琳有點自嘲地笑笑,果然是關心則亂,什麼時候自己變成了一個這樣猶豫不決的性子。
俞大哥:
你好,我是江曉琳。
第一次給你寫信,卻是生了好幾天的悶氣才動趣÷閣寫的。
你走了以後,瑛子告訴我一件事。她說,你可能就要上前線了。
是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你沒有把這件事告訴我呢?是因為覺得我不需要知道嗎?還是你認為我會阻攔你?
無論是哪個理由,我想我都不會太開心。所以我把原因歸結為那天在車上,我把心意表達得太突然,而你走又得太倉促,所以沒能提到此事,對麼?
如果有一天,你要上前線了,希望你能主動告訴我。
你走後的第三天,是我表姐周蕙嫁人的日子。那天也像俞二哥辦喜事那天一樣熱鬨,俞嬸子跟瑛子還來家裡幫忙了,真的非常感謝她們。我表姐夫是個不錯的人,看起來憨厚老實又勤快,我家親戚們都對他非常滿意,隻有我舅舅舅媽心裡有點難受,畢竟女兒嫁到了人家,舍不得的心情是難免的。
還有一件好事,我家的生意又有了一些進展。縣城的食品廠看中了我家的棗糕,願意出資買下棗糕的方子。我跟舅舅舅媽商量過後已經同意了,並且和食品廠商量好以後從廠裡進貨進行零售。你還沒吃過我家的棗糕吧,隨信寄了一些給你,這可不是食品廠出品,而是我親手做的。
棗糕寄得很多,分給你的戰友們一起嘗嘗吧。
你的部隊在南方,那邊是不是不像我們家鄉這邊這麼冷?你參軍多年,是否已經習慣了那裡的氣候呢?那邊和我們家鄉這邊有沒有什麼不一樣,這些,期待你能告訴我。
此致
敬禮
江曉琳
信寫好了,江曉琳就到廚房去做棗糕。
家裡還有不少棗,是原先做棗糕存下的,反正以後也不自家做了,江曉琳索性都用上了,還做了鬆子和核桃兩種口味的,一共做了足有二十多斤,包了好大一包,準備明天跟舅媽一起進縣城寄走。
江曉琳那一大包棗糕果然引起了王秀蓮的注意。
“曉琳,這一大包……”
“是棗糕,昨天我做的,給朋友寄去嘗嘗看。”
“是給你同學吧,開學帶去不就好了,還用寄?”王秀蓮不大明白,“不過也好,省得你拿太多東西。”
江曉琳笑而不語,王秀蓮也沒有追問。
依然是江曉琳騎車帶著王秀蓮到了縣城,先把王秀蓮送去了食品廠。今天,王秀蓮要在廠裡教會產品部的人製作棗糕。
然後江曉琳自己去了郵局,把包裹跟信封好寄出去,現在天氣冷,吃食也不怕放壞。
辦完郵寄手續,她又跑到照相館,照了一張全身一張半身兩張照片。照片要到十天以後才能拿,江曉琳想乾脆開學時再取就是了
自己的事情辦完了,她就去了食品廠接王秀蓮。到食品廠的時候,第一爐熱騰騰的棗糕也已經出爐了。
吳廠長跟劉蓉都在場,劉蓉看江曉琳來了,熱情地招呼她:“來來,曉琳你也來嘗嘗。”
江曉琳嘗了一小塊,香軟可口,跟自家做的差不多,她滿意地點點頭。
“很不錯。”
“曉琳姑娘,你說這個棗糕起個什麼名字好?”吳廠長也很滿意,他其實想名字想了好幾天了,也下不了決定,這才想這個聰明女孩給起一個好名字。
“我們賣的是大眾吃食,名字嘛,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江曉琳沉吟了一下,“叫好味鬆仁棗糕,好不好?”
吳廠長眼睛一亮。
“好味鬆仁棗糕?不錯不錯,人們一聽就明白是什麼原料做的,確實通俗易懂。”
“嗯,這鬆子還可以換成核桃之類的堅果,到時候就叫好味核桃棗糕,也不錯。”王秀蓮雖然自己起不出好名字,但舉一反三是還能做到的。
“好,好。”吳廠長很滿意,爽快地支付了剩餘的款項,又當麵告訴給銷售部的人,以後隻要王秀蓮來上貨,就按照成本價賣給她們。
“劉蓉,你們采購部,可以開始大量采購紅棗、鬆子和核桃了。”吳廠長又吩咐了劉蓉一句,因為劉蓉獻策有功,現在已經被他提拔為采購部的副主任。
江曉琳心中一動,“吳廠長,廠裡收購紅棗,不知要什麼樣的條件?”
“什麼條件?紅棗嘛,個大肉多品質好就行。”吳廠長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要提供原料給廠裡?”
“不,還沒有,我就隻是問一下。”江曉琳搖頭,“希望廠裡能堅持這棗糕的品質。”
“哦,這你放心,我不會砸了自家招牌。”
吳廠長親自送王秀蓮和江曉琳出了門。
回家的路上,王秀蓮問江曉琳:
“曉琳,你問吳廠長紅棗進貨的事,是有什麼想法嗎?”
王秀蓮知道外甥女不是個無事生非的人,既然問起,必然是有目的。
“嗯,舅媽,我上次,跟舅舅上山時,看見山上大片大片的空地都沒有人承包。那裡的土地不平整,種糧食是沒辦法,但若是種果樹,倒是不錯的地方。舅舅承包土地種糧食,雖然去年的收成不錯,但是家家戶戶都種糧食,根本賣不上價錢,要種,不如種一些物以稀為貴的,比如棗樹,能適應山地,土地承包價格能低了不少。”
“哎呀,你說的太對了。”
王秀蓮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同時一陣激動。
種棗樹,可不是太合適了麼。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換錢,想吃核桃等八年”棗樹長得快,耐寒又耐旱,要是能供應給食品廠,連銷路都有了,可不是一條穩賺不賠的道兒麼。
“我目前也隻是想想,畢竟我不太懂種地,得回家跟舅舅商量一下。”
“我看沒問題,你說你這孩子,這腦子是咋長的,也太好使了。”王秀蓮真的是心服口服,“回家就跟他說,一準兒能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