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如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章 生意起步(三),穿越之眾裡尋你,哈如卡,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曉琳的廚房實驗大獲成功。
其實前世的她,雖然會下廚做菜,但也沒在發麵和餡兒蒸包子上下過多少功夫。但是沒吃過豬肉,咱見過豬跑啊。她啥樣兒的包子沒吃過,吃貨的鑽研精神是無窮的。
這兩天,江曉琳把記憶中的豆沙包、糖包和菜肉包都嘗試了一遍,甚至就著舅媽拿出來的大棗蒸了幾大塊棗糕,周和周蘋最喜歡這個,直說比縣城賣的槽子糕還好吃。
至於豬肉,瘦的部分和了餡,肥的部分靠了豬油,烙了幾張大油餅,淋上一點醋,又香又脆,他舅舅吃得噴香,嘖嘖讚歎。
江曉琳看著舅舅狼吞虎咽的樣子直好笑,這大油餅在現代幾乎已經絕跡了,她還是小時候見姥姥烙過幾次。現代物資豐富,人們營養過剩,三高人群比比皆是,誰還吃這個。不過這個時候,人們肚子裡太缺油水了,這幾張大油餅吃起來簡直是奢侈,她舅媽都舍不得動一口。
“姐,平常也沒怎麼看你做過飯,原來你手藝這麼好啊。”
周蘋好驚訝地看著江曉琳在廚房裡遊刃有餘的動作,這還是記憶裡她那個沒進過廚房的表姐麼?
江曉琳笑笑,她不是不願意下廚房,隻是不熟悉這裡吃飯的習慣,原主雖然不動手做飯,但對這邊的口味、菜式還是熟悉的,她怕自己太陌生的動作露了餡。
“我是沒怎麼做過飯,但是喜歡吃也喜歡研究,跟我們學校食堂的大師傅學過兩手。你們要是喜歡,以後我可以常做。”
“那不用,這些還是留著賣吧,哪能天天這麼吃啊。”
舅媽雖然也覺得江曉琳的手藝好,但是這都是準備賣的東西,吃一頓高興高興就算了,自家天天這樣吃飯,也太奢侈了。
江曉琳笑而不語,現在不用多說,等家裡經濟條件好了,自然天天吃得上好東西。
轉天,江曉琳拎著自己做的棗糕,跟著劉老師去到他姐姐家裡。
這棗糕是在她舅舅家大受好評的點心,鬆軟可口,棗香濃鬱,大家一致認為不止能當作糕點賣,就是送禮都送得出手。這次出來前,江曉琳特地又蒸了一次賣相好的,給劉老師和他姐姐家各拎了一份。
劉蓉第一眼見到江曉琳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長的白淨漂亮,一點不像個農村出來的女孩,衣服穿得不多好,但是整齊又乾淨樸素,連笑容都清清爽爽地招人喜歡。
她已經聽自己丈夫說了要和人合夥做生意的事情,後來又從弟弟那裡聽說了這個小姑娘的身世,心裡已經有了幾分憐惜,有點埋怨自己丈夫的做法,人家已經挺可憐的了,你就當幫個忙,讓人家在車站裡賣點東西唄,怎麼還想從中分一份利潤呢。
“你好你好,快請進,這就是江曉琳吧?”劉蓉把自己弟弟跟江曉琳讓進門。
“對,這是江曉琳。曉琳,這位是我姐姐劉蓉,你就叫劉姨吧。”劉思林給她們雙方進行了介紹。他姐夫徐明沒在家,今天他們隻能見到他姐姐。
劉蓉把他們讓進小小的客廳裡,他家沒有沙發,廳裡擺著方桌。劉蓉讓他們在桌邊的椅子上坐下,又給他們倒水。
她扭身的功夫,江曉琳把手裡的棗糕放在桌上。這年月沒有塑料袋,棗糕用油紙包著,包的方方正正的用草繩一係,劉蓉一眼看了還以為是從供銷社買的糕點。
“這是乾啥,咋還買東西啊?”不說是條件不好麼,都沒錢上學了,倒有錢買東西送禮?
劉蓉是個直性子的人,脾氣又急躁,最不喜歡不實在的人,當下就有點撂臉子。
“不是買的,這是我自己做的,棗也是自家種的,帶給劉姨你嘗嘗。”江曉琳趕緊解釋。
劉蓉的臉色緩和下來,不是買的,自己做的就不一樣了,怎麼說也是一份心意。
“那還成,你小孩子家不容易,彆給我們花錢。”劉蓉也在桌邊坐下來:“你徐叔沒在家,你們那個生意的事,我已經聽他說了。要我看,也不用合夥做什麼生意,你隻管去車站賣東西,我回來跟他說。”
其實丈夫跟她說的是合夥做生意的事情讓她看著辦,也算是給她找個事情做,不過劉蓉是真沒興趣,也不想從這個女孩子手裡分一杯羹。
這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真的是看緣分的。劉蓉看江曉琳,就覺得處處順眼,莫名的就有種好感,讓她忍不住為對方著想。
“不行,劉姨,我知道您是拿我當自家晚輩,想幫我,不過既然我是要做生意,就想按做生意的規矩來。既然是合夥,咱們還是說說怎麼分這個份子吧。”
江曉琳知道劉蓉的意思,她領情,卻不願意把生意做得不清不楚的。
“那好吧。”劉蓉一聽就知道這女孩獨立自強,不輕易接受彆人的憐憫,心下更是多了幾分好感。“咱說清楚了,你也好做事。”
經過一番商談,最後定下了合作方案,江曉琳這邊負責所有的具體工作,劉蓉他們這邊除了先期投入二百元資金以外,不再參與具體事項,每三個月從利潤中分得兩成。
最重要的,是劉蓉承諾了江曉琳,說服徐明,不再接受彆人進車站賣東西,讓她們成為獨一份的生意,不隻賣飯食,還包括土特產銷售。
江曉琳知道,生意賺錢不在大小。在現代有的是三五張桌子的小飯店,做的口碑好了,那利潤都不亞於一家公司,她們這獨一份的生意,更值得經營,值得期待。
從劉姨家裡出來,又告彆了劉老師,江曉琳搭車回村子前去車站轉了一圈,又著重看了看周圍的民居,如果生意長期做下去,勢必要讓舅舅家搬到縣城來,不過這事情倒不急。
路過一家修車鋪子前麵,她想了想,又進去問了問,發現這家店既修理機動車,又能修理自行車三輪車,還有接焊的設備,看來老板是個有手藝的人。
江曉琳跟老板訂做了一個推車,她想要的是在現代那種賣早餐的推車,有一個案板,兩個爐眼,底下能生著炭火的。她連比帶畫,講了半天,老板才聽明白。其實並不複雜,老板指了一輛他收來的三輪車給江曉琳看,這輛車子大小倒是正合適,稍微改裝一下,一麵封上塊板子,擋住裡麵的爐子,還能加一層放個水桶和雜物,上麵焊個台麵,和江曉琳想要的就一模一樣。
三輪車加改裝費老板開價四十五塊錢,江曉琳付了十塊錢訂金,約好兩天後取車。
坐在回家的客車上,江曉琳心情也忍不住有點激蕩。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第一次創業,哪能不興奮。
她的小生意,終於要開始起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