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第一個‘網紅’,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一人一次納五十四個妾,這件事民政局的人也不敢擅自解決。
合乎法,合乎情,但是偏偏不合乎理,這事如果開了先例,那麼新宋國好不容易構建法律體係的千裡之堤,很可能會毀於這一個小小的蟻穴。
因此,民政局官府的官驛將此事寫成了奏章成了上去。
這份奏章呈上了行政司,由禮部尚書、戶部尚書,還有右仆射宰相探討了一圈之後,最終得出這是《新宋律》的法律漏洞,有人鑽了這個法律漏洞的空子。
王嗣宗和王審琦等人對於這件事的看法非常鮮明:有人利用法律漏洞這種事,這是新宋國開國史上的第一個先例,是一種罪大惡極的表現,決不能順其心意,更要嚴懲,杜絕以後這種事再次出現。
不過這話他們也隻是說說,這種鑽《新宋律》空子第一例的事情沒人能下最終結論,這事需要聖裁。
於是一人納五十四妾的奏章就呈上了薑胤的案頭。
說實話,當薑胤第一次看到這個奏章是想大笑三聲的,居然有人這麼天才的利用了這麼一個小漏洞來當成賺錢的工具,可見這人對《新宋律》也一定有一些研究。
不過當他看到王嗣宗和王審琦這些尚書在奏章後麵的評語後,又有些哭笑不得,這些古代文人似乎都對整個叫徐福的年輕人非常憎惡,他們認為他這種違背君子道義的行為非常可恥,就算是商人也算是給商人抹黑之類雲雲。
這件事需要薑胤來做最後的定奪。
然後薑胤身為一個後世人,對這件事的看法顯然和這些古人不太相同,他一直堅持認為,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高級文明的表現,是能夠寬容個體的差異,接受各種各樣個體存在的社會才是真正的民主、開明和自由。
因此這個叫徐福的,還不僅不應該得到懲罰,他還應該得到之前法律規定的一切,他應該享有的權利,而在他享有這些權利後,國家應該儘快修改《新宋律》中的婚姻法,不讓這種事再出現....
....
薑胤的聖諭下達以後,這件事瞬間成為了《新宋日報》的頭版頭條,一時間整個新宋國,所有人都對這個徐福迎娶五十四個妾室津津樂道。
而新宋國的官員則一個個都對徐福這個名字忌諱莫深,他們甚至覺得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恥辱。
作為精神潔癖的文人,他們無法想象為了錢去鑽法律空子,去求女人施舍是怎樣的一種道德淪喪,如果任由他們處置徐福的話,估計五馬分屍都已經算是最好的下場。
但是值得徐福慶幸的是,他並沒有遇到一個與那些古代官員一樣有著精神潔癖三觀的國主,而是遇到了一位思想十分開放包容且隨和的王。
在這位王的庇佑下,他不僅沒有獲得罪責,反而是得到了他應該享有的一切。
徐福被從監獄裡放了出去,那五十四名女子也都得到了法律的承認,獲得了滄州的紅皮戶口。
而那些女子也非常守信,在得到紅皮戶口本之後,紛紛把一百兩銀子交給了徐福。
原本徐福在監獄中被關押的時候非常惶恐,他在鐵窗內回頭想了想,對自己的行為也是細思恐極,自己仿佛是被豬油蒙了心眼,才做出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他隻期盼上麵的官員能夠放他一條生路。
但是令徐福沒想到的是,上麵的人不僅僅放了他一條生路,而且還按照規矩把那五十四名綠色戶口的女子全都改成了紅色戶口。
監獄中出來,徐福收到了那些女子給他的錢財,一共五千四百兩白銀,這麼多的白銀,在滄州已經算的上是一趣÷閣巨款,徐福在拿到這趣÷閣錢的時候,就覺得一切仿佛做夢一樣,人生的起起落落是那麼的快。
而在拿到錢之後,新滄州城的城中廣場上立著的那塊《新宋律》石碑也被緊急修改。
自徐福之後,《新宋律》新規定“凡新宋國國民,娶妾者不能超過五人,妾室不享有與主人同等戶口。”
而徐福,也成為新宋國史上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擁有五十多名妾室的男子。
在擁有了五千多兩白銀之後,徐福又重新操起了他的舊業,他原本就是打算自己收糧食搞一個釀酒作坊,之前是苦於沒有資金,而現在資金充足,開酒館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用一千兩租下一個酒釀大作坊,然後又花費重金招募了一批曾經和自己一起釀酒技術熟練的兄弟,在和糧行老板達成協議後,徐福開始使用大量的廉價糧食釀酒,他給自己生產的酒,也起名字就叫徐福酒。
本來徐福隻不過是為了方便才起了‘徐福酒’個這個名字,可是沒想到自己家釀造的酒一投放進市場,倒是引起了滄州城百姓們的交口稱讚,所有人都對這個鑽了《新宋律》空子,又娶了五十四房姨太太的徐福非常好奇。
不過古人信息閉塞,很多關於徐福的事情都難以知曉,但是他家釀的酒倒是能買到,因此一般人便都會買上一瓶一缸的嘗嘗鮮。
因為徐福都是從糧行收最便宜的糧食釀酒,所以他家釀出來的徐福酒價格都是極低,而且全用那些陳糧釀出來的酒,居然有一股彆致的味道,而且這酒也特彆辛辣後勁也大,因此徐福酒深受那些工作出力的豪爽漢子們喜歡。
大家夥在喝徐福酒的時候,還會不自覺的說些葷段子,如同徐福一夜睡五十四個小妾之類的,這樣的話題百說不厭,而且隻要一聊這些事,一整日的辛勞苦悶便會煙消雲散。
徐福的名字也隨著他酒業的擴大傳遍了新宋國的大街小巷,甚至這故事都傳到了遼國的幽州等地,徐福酒也成為新宋國國內最受普通百姓歡迎的飲品。
徐福不知道,其實他這樣的經曆,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紀的話,一定會被稱為網紅,而現在,他在一千年前的大宋,也是新宋國的第一位‘網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