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造反的邏輯,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新宋國占領了青州、德州、棣州這三州的行為算是觸動了趙光義最後的逆鱗,身為一個皇帝,最為惱怒的,便是有人造反。
君不見,自古不論曆朝曆代,隻要是造反,判的罪行都是最重的。
夏代五刑:墨、劓、剕、宮、大辟,其中大辟就是砍頭,主要就是懲罰敢造反的人,大辟也已經是古代最初五刑中最重的刑罰。
然後到了先秦五刑之外的酷刑炮烙相傳為商代紂王所用的一種酷刑,是把人放在炭火燒紅銅柱上烤的一種酷刑,據說紂王當時看人行刑之時,還笑道:“如有敢謀篡者,亦同此刑。”
然後暴刑在後世不斷增加,湯鑊,將人投入到滾湯中的煮死的一種酷刑;車裂,俗稱五馬分屍,即將人頭、四肢分彆拴在五輛馬車上撕裂肢體。
在五代之時,還新增了淩遲,這個也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五代時開始在刑法外另設淩遲一條,元代正式列入刑法內用。
接下來的一千多年時間裡,中國古代的帝王為了能讓百姓們對造反產生足夠的恐懼,因此也設計了越來越多懲罰造反者的終極刑罰,這些刑罰其施行恐怖,殘忍到令人發指,為人所不能想象。
第一個說起來就覺得毛骨悚然的是剝皮,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隻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麵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隻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麵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如果剝皮就已經讓人覺得反胃,那麼腰斬便是更血腥和殘酷的。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另外方孝孺還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是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朱棣暴君的名號自此也是傳了千百年。
什麼仇讓朱棣這麼恨方孝孺?非要誅人十族,以至於整個家族的血脈永恒的斷絕?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因為方孝孺如肯承認朱棣登基的合法性,他認為朱棣殺了朱允炆,是通過造反篡位才當上大明皇帝。
這下可不得了,中國古代,帝王對於造反這個詞的敏感性是超高的。
他們不能容忍有人對自己造反,更不能容忍彆人道出自己造反的實情。
於是剛直不屈的方孝孺便孤忠赴難,帶著一家老小,整個方家一族的血脈為建文帝朱允炆陪葬。
當然,關於造反所判的刑罰還有很多很多,活埋、抽腸、絞縊、大卸八塊等等。
這些刑罰全都是對膽敢造反人使用的,如此高壓之下,可見造反著實是實在走投無路的人的下下策。
也能看出中國古代的帝王對造反多麼深惡痛絕。
薑胤原本隻侵占滄州一處,這種不擴張的造反,都已經觸碰到了趙光義的神經,兩次剿匪,前後動用了超過十萬軍隊。
這種規格待遇,如果不是薑胤有奇石,如果不是他能把軍隊扔到另一個時空,那麼他恐怕現在已經是大宋的‘座上賓’,一身估計已經沒有幾塊好肉,趙光義也絕不是什麼好人,砍頭這麼輕鬆便宜的事也不會輪到薑胤這種敢大肆宣傳他篡位一事的‘罪人’身上。
薑胤曾經也想過,如果自己真的什麼異能都沒有,一旦兵敗被抓,趙光義恐怕恨不得淩遲處死自己,然後昭告天下,讓天下人看看膽敢反抗皇帝的下場。
這是一個殘酷的時代,如果沒有足夠強的實力,薑胤覺得自己一定會活的很艱難。
萬幸的是,薑胤還擁有奇石,這個他最大的底牌,隻要這個底牌一天不能被破解,他就能永遠的立於不敗之地。
顯然趙光義這種古代人是沒機會破解薑胤奇石的底牌,作為公元十世紀的古代人,他能做的也隻能是不斷的派兵而已。
從汴京城,趙光義組織了最後一批剿匪的陣容,這一次他沒有那麼衝動,謀劃了三個月,趙光義從大宋十個州抽調了接近十五萬人馬,然後又從汴京補了四萬名精銳騎兵,構成了大宋目前最強的戰鬥力。
這一次,趙光義打算禦駕親征,在同遼國達成共識後,遼景宗向趙光義表示這是你們大宋自家的內部矛盾,遼國不參與。
趙光義怎能看不出遼國打算坐收漁翁之利的打算,但是作為一個大宋的皇帝,自家的境內出現了叛軍,如果一天不能平亂,他一天就不能睡個安穩覺。
自從新宋國向周邊擴張了三個州縣後,趙光義就經常半夜被噩夢驚醒,他擔心有一天自己醒來的時候,聽到的是新宋國兵臨城下的消息。
‘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酣睡’這是趙光義的老哥趙匡胤曾說過的話,現在倒是成了趙光義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自從《新大宋日報》向整個大宋宣布新宋國建國後,趙光義就把大宋的全部國力集中在備戰的上麵,這個新宋國雖然不強,但是它非常邪門,兩次的兵敗差點給趙光義留下陰影,所以趙光義這一次是打算準備到完全之時再向新宋國發起進攻。
因為趙匡胤之前十六年的發展,大宋本地的百姓還是有些存糧,強行征兵雖然很傷民力,但是在趙光義許諾了大量的官職和好處後,民間的反對聲倒也慢慢平息了下去,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這兩個國家的最終對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