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基礎決定建築,一人執宋,天道一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任何朝代,其實隻要能讓人吃飽了,那就沒有那麼多事。

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人雖然有,但是吃飽飯,是一切繼續其他勞動的前提,也是一切精神享受的基礎。

吃飽飯,人們才會去建設更多的房屋;吃飽飯,人們才會想著怎麼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吃飽飯,人們才會經商做買賣。

隻有整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能吃飽飯,社會才能產生更細化的分工,做科研的做科研,生產奢侈品的生產奢侈品,三百六十行才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如此這般,整個社會才能進步。

哲學家們用一句經典的話就概括了這種行為和結果: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哲學家們喜歡用簡單的語言概括這世界上的大多數道理,其中這句話就是一句經過百年時間驗證的經典之語。

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團體,亦或是大到國家,這一條都充分適用。

無論是對於愛情,還是對於友情,亦或是大到國情,這一條都完全契合。

古代人每天為吃而奔波,到了災年收成不好,啃樹皮吃野菜那更是家常便飯,就在這種情況下,你讓他去聽音樂,附庸風雅,談詩論道?

餓著肚子的他恨不得能把你扔到鍋裡煮了吃了,吃都吃不飽,哪裡還有更多的力氣搞其他的事情。

同理,國家也是如此,整個國家一點錢都沒有,百姓們都吃不飽飯,紛紛要鬨造反,國家哪還有閒工夫去研究,去建監獄,去搞軍隊。

國家的領導人恨不得把你宰了換成錢,彆說去乾其他事了。

因此一個國家能擁有多少物質基礎,就最終能決定他的上層建築能發展到多高的水平。

薑胤在新宋國推廣種植的高產作物第一季度已經收獲了,整個新宋國,四個州縣的平均畝產量達到了兩千斤,這一個產量已經高於了薑胤的預計值,四州十六縣,一共種植了十九萬四千餘畝的土地,如果乘以兩千斤的平均畝產,一個季度大概總共生產了三千八百八十萬斤的食物。

這種產量對於薑胤這個現代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甚至在後世的南方,這種產量隻需要一個地方縣一年三季稻米就可以完成。

但是這種產量對於一千年前的宋人來說,那就跟地裡長出黃金來一樣,他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土地中產出這麼高的產量。

其實現在新宋國的糧食是完全不缺的,薑胤身為一個可以隨時回到現代的穿越者,他可以大量的批發現代的糧食,就如同他一開始向新宋國輸送陳糧一般,上百萬斤是絕對沒什麼壓力。

但是隻從後世帶糧食過來,絕不是一個健康國家的發展道路。

薑胤可不希望自己建造出一個畸形的國家,如同美蘇爭霸時的蘇聯一樣,工業非常發達,可以農業卻又瘸又矮。

這種國家,就是沒有物質基礎,硬是要發展上層建築,結果最後當百姓生活困難,糧食物資缺乏到極點的時候,整個國家便會從內部開始分裂了。

蘇聯最終的結局也是無奈的,從手無寸鐵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到足以抗衡世界頂級強國的世界級超級體國家,最終卻因為物質基礎的問題,整座大廈迅速崩塌,最終讓美國一家獨大。

薑胤不會讓新宋國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他也必須順應曆史的發展規律,先讓新宋國積累到足夠的物質基礎。

這種物質基礎不是什麼一次性儲備數十萬噸的糧食,也不是直接堆積大量的物資,而是整個社會具有大規模生產糧食的能力。

在這一次收貨之後,薑胤已經可以宣布,現在的新宋國,已經具有了大規模生產糧食的能力,他們本地農民生產的糧食不但能足夠交稅和自己吃,甚至能生產出大量的盈餘,這些盈餘就是改善百姓生活的物資。

而對於百姓來說,什麼定心丸都不如自家田地裡豐收能讓自己安心。

看到那些金燦燦的玉米,紅疙瘩塊的紅薯,他們的心裡早已是笑開了花,沒有什麼比豐收糧食更令他們興奮的了,雖然在新宋國,他們已經不再因為吃不飽飯而發愁,但是千百年刻在他們骨子裡對糧食的珍惜仍讓他們興奮不已。

對於這些,薑胤倒是沒有太多的激動,在後世,種植玉米和紅薯是公認的傷地,這些高產作物雖然產量高,但他們從土地裡汲取的營養也是非常大的,一塊地如果連續三年種植紅薯和玉米,那很快就會變成一塊廢地,在上麵種的作物隻能長的又小又弱。

所以種植紅薯和玉米這兩種作物隻能是一年一次,種植了一年之後,就隻能換雜交水稻和小麥種植,為土地增加一些肥力。

負責推廣高產作物的海外先生們也向鄉民們解釋了這件事,但是從未有過的大豐收讓所有的百姓都陷入了瘋狂的慶祝中,彆人說的話,他們也聽不進去。

新宋國高產作物豐收的消息也登上了《新大宋日報》,而隻要十文錢就能買到的一張《新大宋日報》也隨著來滄州做生意的商隊帶到了大宋.....

.......

“畝產三千斤?”趙光義坐在何事堂的大殿上嘴角冷笑道:“這新宋國,不僅驕縱狂傲,而且還如此信口雌黃,畝產三千斤,他為何不說畝產萬斤?一畝地能抵得上朕一個大宋?如此口無遮攔,嘩眾取寵。朕看這小小之國也算是氣數將儘了!”

“陛下所言有理,畝產三千斤,這種事情居然還敢白紙黑字的寫在紙上,供人傳閱,這偽朝也是滑天下之大稽,國之將亡矣!”宰相趙普也急忙附和道。

“對對對,陛下所言極是....”大殿下的十幾名高級官員也是紛紛表明態度。

聽了一會殿下眾人的恭維,趙光義這才滿意的朝著趙普問道:“則平,朕昨日聽說,朕派遣前往遼國的使者已經回來了,遼國的態度如何?”

趙普捧著一塊玉杯,有些糾結又有些迷惑道:“回稟陛下....聽使者所言,微臣竟覺得這遼國像是有幾分畏懼新宋國一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