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節 管仲和晏子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6節 管仲和晏子,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孔子說:管仲身為大夫,卻用鏤花鑲玉的盛食物器具簋(guǐ),係著朱紅色的帽帶,在大門內設置屏風,在堂上設置用來放還空酒杯的土台子,住室的都公告上刻著山形圖案,梁上的短柱雕有水草。不能說管仲不是個賢大夫,但從他的尚書行為來看,要當他的國君也夠不容易的。晏子身為大夫,卻在祭祖時僅用一隻小小的豬蹄膀,連碗都盛不滿。不能說晏子不是葛賢大夫,但從他的這般克己來看,要當他的下屬也夠不容易的。君子的行為要和身份相稱,既不僭上,也不逼下。
婦道人家如果不是由於父母去世,就不越境到他國去吊喪。如果父母去世,就是貴為國君婦人也要回國奔喪。婦人回國奔喪的禮儀規格,和諸侯親自出吊的規格一樣。主國接待婦人,也要向接待諸侯一樣。婦人來到主國,從宮旁小門進去,從側階登堂,主國國君站在東階上等候,並不下階相迎。其他禮節都和奔喪禮一樣。小叔子去世,做嫂子的不可以撫屍而哭;嫂子去世,做小叔子的也不可以撫屍而哭。
君子有三種憂慮:沒有聽說過的東西,憂慮不能夠聽說;已經聽說到的東西,憂慮不能夠學會;已經學會的東西,憂慮不能夠實行。君子還有五種自己感到羞恥的事:身居其位而不謀其政,君子引以為恥;謀其政而不能付諸實行,君子引以為恥;已經付諸實行了而又半途而廢,君子引以為恥;地廣而民稀,君子引以為恥;和彆國人口一樣多而人家的財富比自己多一倍,君子引以為恥。
孔子說:凶荒的年景,乘車要用不能快跑的駑馬,祭祀用犧牲的規格要比平時降等級。恤由死的時候,魯哀公派孺悲到孔子那裡去學習士喪禮,於是《士喪禮》才被記載下來。子貢觀看年終的蠟祭,孔子問他:賜啊,你看出蠟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歡樂了嗎?子貢答道:舉國上下都像是在發酒瘋,學生我還看不出樂在何處。
孔子說:人們辛勤勞作一年,好不容易才有這麼一天享受,這是你體會不到的。讓民眾一味緊張而沒有一天輕鬆,即使文王、武王也不能把天下治理得好;讓民眾一味輕鬆而沒有一天緊張,文王、武王也不會這麼辦。該緊張時緊張,該輕鬆時輕鬆,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天下的辦法。
孟獻子說:正月冬至那一天,可以祭祀上帝。契約夏至那一天,可以祭祀祖先。在七月舉行禘(dì)祭,是從孟獻子開始的。國君的婦人不再經過天子的認可,是從魯昭公開始的。外宗為國君、婦人服喪,規格和內宗相同。
孔子的馬棚失火,鄉人紛紛前來慰問,孔子表示拜謝時,對士拜謝一次,對大夫拜謝兩次,用的也是拜謝吊客的禮數。孔子說:管仲遇到一夥竊賊,從中選出二人,推薦給齊桓公為臣,說:這兩個人是由於結交匪類,所以犯法,實際他們都是可以造酒的人才。管仲去世,齊桓公命令這兩個人為管仲服喪。由於大夫的舉薦而為國君任用的人在大夫去世時為其服喪,是從管仲開始的。這是因為有國君命令的緣故。
由於一時疏忽而稱呼了國君的名,就應該起立,來表示知過要改。作為臣子,如果和國君同名,那麼臣子就應該把字作為自己的稱呼。國內發生了叛亂,自己如果無力阻止,至少也要做到不參與。對於外國的侵犯,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朝見天子所用的圭,上工是九寸長,侯、伯是七寸長,子、男是五寸長;寬度都是三寸,圭的上端左右削去一寸半,這些圭都是用玉製成的。圭墊上用三種顏色橫繞著畫了六圈。魯哀公問子羔說:你的祖上何時開始做官,俸祿又是多少?子羔答道:從文公時開始當個低等辦事的人。
新廟落成就要舉行血祭,其做法是:祝、宗人、宰夫、雍人都頭戴爵弁,身穿絲質的吉服,由雍人把要殺的羊擦拭乾淨,由宗人檢查一下,然後宰夫麵向北站在碑南靠東的首位上。雍人扛起羊從前簷正中登上屋頂,站在屋脊正中,麵向南,把羊殺掉,等羊血流到前簷,才下來。廟門和家室都用雞,順序是先廟門後家室。衈(ěr)祭都在屋下進行。殺雞血祭時,如果是祭門,就對著門殺雞;如果是祭夾室,就在家室中央殺雞。
血祭家室時,宰夫、祝、宗人都麵向夾室站立。血祭廟門時,宰夫、祝、宗人都對著門,麵向北。這些事情都做過了,宗人就向宰夫報告衈禮結束,於是全體退出,去向國君報告:某廟的衈禮已經完畢。報告是在國君的路寢進行,國君麵朝南,立在路寢的門內,身穿朝服。向國君報告以後,大家才退下。如果是路寢落成,那就隻舉行一個落成典禮而不舉行血祭。之所以要衈廟,是因為廟是和神明打交道的地方。凡是宗廟所用的器物,重要的製成以後,都要用一隻小公豬進行血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