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節 禮樂的功能,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樂是從內心發出,禮是從外部表現。因為樂從內心發出,所以誠實沒有偽裝;因為禮從外部表現,所以文質彬彬。最高級的樂一定是平緩的,最隆重的禮一定是簡樸的。樂深入民心,就會消除怨恨;禮得到貫徹,就會消除爭鬥。古代聖王之所以能用謙恭禮讓就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正是由於禮樂在起作用。沒有亂民鬨事,諸侯歸服,兵革不用,刑罰不用,百姓無所憂慮,天子無所不滿,做到了這一步,就表明樂已經深入民心了。四海之內,使父子關係密切,長幼的次序分明,大家都敬愛天子,做到了這一步,就表明禮得到了貫徹。

最高尚的樂像天地那樣的和諧,最隆重的禮又像天地那樣的有彆。由於和諧,所以萬物各得其所;由於有彆,所以要祭天祀地。人世間有禮樂,幽冥中有鬼神。這樣,四海之內就能互敬互愛了。禮是通過不同的儀式而教人互敬;樂,是通過不同的聲律而教人互愛。禮樂的社會功能相同,所以曆代明智的王者在繼承之外也有所損益。所以,禮應該具有時代特色,而樂的名稱也要和天子的功勞一致。

所以說,鐘鼓管磬,羽禽乾戚,是樂的器具;而屈伸俯仰的動作,一開一合忽慢忽快的變化,是樂的表現形式。俎器豆籩,製度文章,是行禮所用的器具;升降上下,周旋裼襲,是禮的表現形式。所以,凡是懂得禮樂社會功能的人就能創作新的禮樂,而隻是記住禮樂表現形式的人卻隻能複述舊的禮樂。能創作的人叫做聖,能複述的人叫做明。所謂明和聖,指的就是複述和創作。

樂,體現了天地間的和諧;禮,體現了天地間的秩序。因為樂的和諧,所以萬物都能融洽共處;因為禮的秩序,所以萬物都又有差彆。樂是效法上天而作,禮是效法地而製。禮的製作破壞了秩序就會引起混亂,樂的製作破壞了和諧就會導致偏激。弄清楚禮樂和天地的關係,然後才能製禮作樂。歌辭和歌曲配合得體,是樂的實情。使人高興喜歡,是樂的功能。中正無邪,是禮的本質。使人莊敬恭順,是禮的功能。至於使禮樂借助鐘磬等樂器發出聲音,用於祭祀宗廟社稷,用於祭祀山川鬼神,在這方麵,從天子到人民都是一樣的。

一個朝代的開創者,在大功告成以後才製定樂,在社會安定以後才製定禮。他的功勞越大,他所製的樂也就越完備;他的政治越安定,他所製的禮也就越完善。隻有手執乾戚的武舞,不能算完備之樂;用熟肉來祭祀,不能算至敬之禮。五帝不同時,因而不互相照搬前代的樂;三王不同代,因而不互相抄襲前代之禮。表達極致的樂,會讓人產生沉迷往返的憂愁;粗製的禮,有時會失中正無邪的本質。至於能夠做到愛好樂但沒有沉迷往返的憂慮,禮數完善但不失中正無邪的本質,大概隻有偉大的聖人吧。

從現象看來,天在上,地在下,萬物散在各處而各不相同,於是講完差彆的禮就應運而生了。從性質看來,這天地萬物又都處於流動不止的狀態,互相聯係又互相影響,於是講究和同的樂就應運而生了。春生夏長,體現著仁的精神;秋收冬藏,體現著義的精神。仁的精神接近於樂,義的精神接近於禮。樂強調的是和同,遵循神而效法天;禮強調的是差彆,遵循鬼而效法地。所以聖人製樂來順天,製禮來配地。禮樂如此顯明完備,也就可以說天地各儘其應儘的職分了。

天尊在上,地卑在下,君臣的關係也就依次確定了。高的是山,低的是澤,貴賤的位置也就依次確立了。天動地靜,有其常規,或大或小也就區彆開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各自的性命就不會相同。在天上有日月星辰風雷等不同現象,在地上有山川草木鳥獸等不同的形態。聖人依禮製禮,可知禮是體現天地的差彆的。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陰陽相互摩擦,天地互相激蕩,雷霆來鼓動,風雨來滋潤,四季交替循環,日月晝夜照耀,於是萬物化生。聖人依此製樂,可知樂是體現天地的和同的。樂以和同為貴,但如果不按照時節變化,物也不生;禮貴在區彆,所以男女無彆就會生出亂子。這是天地的本性。

說到禮樂的功能,上達於天,下至於地,可以行乎陰陽,可以通於鬼神,不管多遠之處,沒有不到的,無微不至。樂顯示創始萬物的天,禮體現形成萬物的地。顯示著不停運動的是天,顯示著靜止不動的是地。一動一靜,就生成了天地間的一切。所以聖人治理天下,口中必稱禮樂。

從前舜製作五弦之琴來演奏《南風》,夔(kuí)開始製樂來賞賜諸侯。由此看來,天子的製樂,是用來賞賜有德的諸侯的。作為諸侯,如果德行隆盛,尊重教化,五穀豐登,做到了這幾點才能夠被賜以樂。所以,凡是治理下的人民勞困,賞給他的舞隊就人員稀少;凡是治理下的人民安樂,賞給他的舞隊就人員眾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