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節 臣子陪侍國君吃飯,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子插在帶之間的搢(jìn)叫做挺,形狀四角都是方的,這是要向天下顯示天子的方正無私;諸侯插在腰帶之間的叫做荼,它的形狀是上端兩角呈圓形,下端兩角呈方形,這是表示諸侯是天子任命的;大夫插在腰帶中的姿,它的上下四角都是圓的,這表示大夫既服從天子,又要服從國君。

臣子陪侍國君坐著,一定要把自己的坐席向側後退一點。如果國君不讓後退,也一定要向後坐,離開國君所坐的地方。登洗入座時,一要按照順序,由下而升,否則就是越前登席。沒事閒坐的時候,身子要和席的前邊緣保持一尺的距離。讀書時為了使尊者聽到讀書聲,吃飯時為了避免弄臟席子,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身子要坐得和席邊緣對齊。盛食物的豆離席有一尺遠。如果國君賜給臣子吃飯,而且是用客禮來對待臣子,那麼臣子在進食之前要向祖先祭食,但也要先奉君命,然後再祭祀。

祭祀過後,臣子要先嘗遍各種食品,然後慢慢地喝湯,來等待國君先吃。如果有膳宰品嘗食物,臣子既不用祭祀,也不用品嘗,二是等候國君吃過之後再吃,在等候國君吃飯時,自己可以喝點湯。國君命令臣子吃菜,臣子應該先吃就近的菜。國君命令臣子嘗遍各種菜,然後臣子才可以想吃什麼菜就吃什麼菜。不論國君是否用客禮招待,凡是想取用遠處的菜肴,一定要從近處開始,按著順序,由近到遠。

臣子陪侍國君吃飯,在國君沒有表示吃飽之前,臣子不敢先飽。在國君表示吃飽之後,臣子還要向國君勸食。勸食的禮數是臣子用湯澆飯吃,但以吃三口為限。國君吃完退席之後,幫助國君進食的臣子就可以懈怠吃剩的飯和醬,出門授給自己的隨從來帶回家,因為這是國君的恩賜。

凡是陪侍尊貴的人吃飯,不可以自己儘興地吃。凡是作客吃飯,不可以吃飽。在地位相等的人家吃飯,所有食品都應該先向先祖祭祀,隻有水和漿不祭祀,因為水、漿並非豐盛的飯食,如果也祭祀,就顯得太降低自己身份了。

臣子在國君旁侍飲,國君如果賜給飲酒,臣子就應該離開坐席,向國君行再拜叩頭之禮,恭恭敬敬接過酒杯,然後回到自己的坐席,先祭酒,然後乾杯。乾杯之後,等待國君乾杯,然後將空杯交給讚者。君子飲酒,飲第一杯時神色莊重,飲第二杯時神色和氣恭敬;臣侍奉國君飲酒,按禮是三杯為止,所以喝完第三杯後,就應該高高興興恭恭敬敬地退下。退下以後要跪著取鞋,而且到堂下隱蔽處去穿。穿右腳時要左腿跪下,穿左腳時要右腿退下。

凡是陳設酒樽,盛放玄酒的酒樽要放在上位,這是表示尊重古事。國君宴請臣子,隻有國君正對著酒樽,這表示此酒乃是國君所賜。隻有在款待鄉下人時全部用一般的酒,不用玄酒的禮數。大夫在宴請客人時,酒樽不能正對著主人,而要設置在旁側,放在長方形木盤棜上,來表示主客共同飲用這個酒。士在宴請客人時,酒樽的設置和大夫相同,不同的隻有把棜(yù)改為禁。

行冠禮時,第一次加的冠是緇布冠,上自諸侯下至士,都是這樣。這種細布冠在行過冠禮之後就不再戴,可以任其破敗。天子行冠禮時,第一次加的冠是玄冠,而用朱紅色的絲帶作為帽帶;諸侯行冠禮時,第一次加的冠雖然是細布冠,但配有彩色的帽帶。玄冠配以紅色的絲質帽帶,這是諸侯齋戒時所戴的冠。玄冠配以青黑色的絲質帽帶,這是士齋戒時所戴的冠。用白色絹製冠卷染作為玄色,這種用白表示凶用玄表示吉的凶吉參半的冠,是孫子在祖父去世後,父親喪服未除而自己喪服已經除去時所戴的冠。

用白色的生絹製作冠,又用白績繩作為冠的邊緣鑲邊,這是孝子在大祥以後戴的冠。正在勞教當中的不務正業的民眾,他所戴的冠和孝子大祥以後所戴的冠相同,但冠縷隻許有五寸長。玄冠配上白色生絹作為好的冠卷,這是解除勞教後的不務正業的人在一段時期內所戴的冠。閒居時所戴的冠,冠緌(ruí)不下垂,而要分彆給到冠卷的兩側。這種做法,自天子以下都通用,隻有有事時菜垂下冠緌。

五十歲的人已經進入老年,在送葬時可以不讓腰紐散垂;父母去世以後,做子女的就不須再戴髦發了。用素冠不加垂緌作為裝飾,因為這是一種凶冠。玄冠配上紫色帽帶,這是從魯桓公開始的。

諸侯的大夫士,早晨在家服玄端,晚上在家穿深衣。深衣的大小尺寸是:袖圍是立尺四寸,腰圍是袖圍的三倍;深衣的下擺是一丈四尺四寸,是腰圍的加倍。衣襟開在旁邊,左襟掩住右襟。袖子的寬度是二尺二寸左右,不妨礙肘部的自由活動。長衣、中衣和深衣的形狀大體相同,隻是長衣、中衣的袖子要比深衣長出一尺。曲領寬二寸,袖口寬一尺二寸,衣裳的鑲邊寬一寸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