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美滿生活的強烈向往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8節 美滿生活的強烈向往,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記述各種禮製的,如《王製》《禮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傳》《祭法》《祭統》《深衣》等篇。
有側重記錄日常生活禮節和守則的,如《曲禮》《內則》《少儀》等篇。
有記錄孔子言論的,如《坊記》《表記》《緇衣》《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哀公問》《儒行》等,這些篇大多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論。
有結構比較完整的儒家論文,如《禮運》《學記》《祭義》《經解》《大學》《中庸》。
此外,還有頒布曆書和政令的《月令》,意在為王子示範的《文王世子》。
《禮記》是一部儒學雜編,裡麵包含的儒家思想史料相當豐富。研究早期的儒家思想,需要讀《論語》,研究戰國秦漢時期的儒家思想,就不能不讀《禮記》了。讀《論語》能夠看到儒家學派的確立,讀《孟子》《荀子》《禮記》能夠看到儒家學派的發展。從《禮記》這部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對人生的一係列的見解和態度。
《王製》《禮運》談到了儒家對國家、社會製度的設想。如《禮運》展示的理想是: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為世人所共有;選舉賢能之人來治理,大家講信用,和睦相處,彼此合作,所以人們不隻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隻是施慈於自己的兒女,更能推延仁愛,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壯年人都能貢獻才力,兒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疾病人都能得到豐厚的供養;男的各儘其職務,女的各有其家庭;貨物資源唯恐放在那裡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必私藏在自己這裡;力氣唯恐沒有全部從身體中使出來,而不必計較是不是為自己做事;因此,人人都能誠實相待,和睦相處,因此不會有陰謀發生,也沒有劫奪偷竊殺人越貨的事情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這類光輝的語言,並不因為年長日久而失去亮度,它極為精煉地反映了祖先對美滿而公正社會的強烈向往。
《禮記》中有不少篇章是講修身做人的,如《大學》《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學的重要資料。專講教育理論的《學記》,專講音樂理論的《樂記》,其中精粹的言論,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價值。
《曲禮》、《少儀》、《內則》等篇記錄了許多生活上的細小儀節,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古代貴族家庭成員間彼此相處的關係。讀了這些篇章,我們可以知道,說中國是個文明禮儀之邦,絕不是空泛的讚語。
《禮記》中關於喪祭之類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這類文字整體是比較瑣碎和枯燥的,可是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特彆是研究中國宗法製度的人們來說卻是非常珍貴的文字資料。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對《儀禮》的補充和說明。
《禮記》中還有不少專篇是探討製禮深層次意義的,這類文章是研究儒家禮治思想的重要依據。比如,《昏義》就是解釋《昏禮》製定的專篇。一開始就解釋為什麼要重視婚禮,說“婚禮,這是一種將要結合兩姓之好,對上關係到祭祀宗廟,對下關係到傳宗接待的禮儀,所以君子很重視它”。所以,要在家長主持下搞一套隆重的禮節。
從上麵的句子可以得知,結婚一事之所以重要,儒家並不是著眼於當事男女的幸福,而是:密切兩個家族的關係;男方死去的祖先,有人祭祀了;傳宗接代。儒家認為,結婚隻能是家族中的一件莊重的事,不是個人的美事。傳宗接代就意味著新陳代謝,所以《禮記》中又說:舉行婚禮,也不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因為結婚就意味著新陳代謝,下一代將要產生,上一代將要衰亡啊!
此外,儒家對各種祭禮、喪禮、冠禮、鄉飲酒禮、射禮、聘禮等等,在《禮記》中也都有一套解釋。顯然,這些內容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麵理解儒家的思想體係。
我們都知道,儒家思想中有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起消極作用的部分,如全力維護等級製度,頑固宣揚男尊女卑等等。這些,在《禮記》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禮記》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曆史資料,是最早的封建禮製教科書。《禮記》是秦漢之際和漢代初期儒家學者的著述。唐代“十二經”出現時,確立了作為儒家經典的學術地位。《禮記》49篇內容比較蕪雜,但是對“禮”的闡述無疑是最重要的主題。《禮記》的題材可以分為3個方麵:一是詮釋《儀禮》和考證古禮,這些禮儀製度是此後儒家文化中生活習俗的源頭;二是孔門弟子的言行雜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禮”的生活實踐;三是對“禮”的理論性論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