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燕禮中主人和主賓的選定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節 燕禮中主人和主賓的選定,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和四方的賓客宴飲,主賓向國君進獻酒器觶時說:臣接受賜予,臣請求佐助拿酒器的人。輔佐禮儀的相用國君的命令回答說:您不要過分客氣。在宴會的過程中,有弦歌《周南》《召南》的詩樂。
*********
燕禮就是宴禮的意思,是古代中華民族貴族在政事閒暇之時,為聯絡和下屬的感情而宴飲的禮儀。燕禮可以是為特定的對象而舉行,比如出使而歸的臣僚、新建功勳的屬官、聘請的貴賓等,也可以是無特殊原因而宴請群臣。燕禮的目的是為了明君臣上下互相尊重之義。
燕禮是在天子或者諸侯的正廳路寢中舉行的。古代天子有六寢,路寢1個,寢宮5個。諸侯有三寢,路寢1個,寢宮1個,側室1個。路寢是正寢,是天子、諸侯聽政、處理事務的地方,寢宮是休息的地方。
燕禮開始之前,有司們要陳設好各種器物。膳宰將菜肴陳設在路寢的東側。編鐘、編磬、鐘、鎛(bó)、鼓等樂器陳設在正堂下的東、西兩個台階之間。在正對著堂屋東側屋簷滴水處的地方,放著洗手時接棄水用的洗器,洗器的東邊是盛水器,洗器的西邊是盛物的竹筐,裡麵陳放著酒器爵、觶等供卿大夫使用的酒器。國君使用的酒器是用象牙裝飾的,稱為象觚。陳放象觚的竹筐稱為膳篚,設置在洗器的北邊。
國君和卿大夫的酒樽也是分開的,卿大夫用的是兩隻方壺,陳設在正堂東邊柱子的西邊。國君專用的酒樽稱為膳樽,陳設在卿大夫的酒樽那邊,上麵用粗葛布或者細麻布覆蓋,樽的底部有托架。參加燕禮的還有許多尚未得到爵命的士,他們用的是兩把圓壺,陳設在門內的西側。
參加燕禮的人很多,身份和地位有很大差彆,因此,席位的安排要體現出尊卑和等差。《禮記》中寫道:國君的席位設置在東階之上,這表示國君的席位是主位;國君單獨升堂,站在自己的位子上,麵朝西獨自站著,這表示沒有人敢與他匹敵。
國君就位之後,卿、大夫、士、士旅食者等,在小臣的引導下進入寢門。卿大夫在門內的右側、麵朝北、按照尊卑的順序並排而立,地位尊貴者在東邊。士在門內的左側、麵朝東並排站立,地位尊貴者在北邊。士旅食者在門內左側、麵朝北站立,地位尊貴者在東邊。
卿大夫等人站定後,國君站在東階的東南方,麵朝南向卿作揖,讓卿進前,卿稍稍向北進一些,然後麵朝西而立;國君又揖請大夫進前,大夫也都稍稍向北進一些,麵朝北站立;這是在確定群臣的位置。
諸卿的隊列轉身麵朝西,地位尊貴者在北邊;國君又向大夫行拜禮,讓他們進前來,大夫隻是稍稍上前,隊列的方向不變;士的隊列依然在原地。國君麵朝南,卿、大夫、士等分彆站立在東、南、西3麵,圍擁著國君。君臣的這一方位,正是天子會見臣子的位子,所以這一程序含有定君臣之位的意思。
在燕禮進行的過程中,賓客和卿大夫要先後登上正堂入席,他們在正堂上的席位也預先作了安排:主賓的席位在正堂上的門和窗之間;上卿的席位在賓客席位的東側,上卿中地位尊貴者的席位在東邊的首位。大小卿的席位在賓客席位的西側,地位尊貴者的席位在西邊的首位,靠近賓客的席位,大夫的席位接著小卿的席位往西排,如果大夫的人數較多,西側拍不下,可以在西廂房之前折一下往南坐。席位安排的原則是,地位越尊貴,離國君的距離越近。士沒有資格在正堂上就坐,席位安排在庭中的東方。
宴飲之禮,一定要設置主人和主賓,否則就不能成為禮,這和鄉飲酒禮和鄉射禮中的賢賓是一樣的。
按照常理來說,燕禮的主人應該由國君擔任,主賓由卿中地位尊貴的人擔任。但是,燕禮中的主人和主賓平起平坐,彼此匹敵。這樣一來,就會發生兩個問題,一是卿在朝臣中的地位最高,地位僅次於國君,尊卑最為接近。如果國君為主人、卿為賓,則國君勢必要處處和卿分庭抗禮,不免讓人產生國有二主的感覺。二是如果讓國君擔任主人、卿擔任賓,那麼兩人始終會為繁瑣的禮節所累,難以儘興暢飲。
因此,燕禮使用了一種變通的方法:讓主管膳食的宰夫擔任主人,宰夫的爵位等級是士;另選一位大夫擔任主賓。讓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讓,不僅沒有了君臣無彆的顧忌,而且可以使國君和卿得到解脫,坐觀其成,歡聚宴飲。所以,《儀禮》中說:國君讓宰夫代表自己向賓客敬酒,這是因為臣下沒有人敢和國君對等行禮;不用公卿作為賓,而用大夫作為賓,這是因為公卿本來已經非常尊貴了,現在再讓他做主賓,就有和國君匹敵之嫌,所以這樣做含有避嫌的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