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 大宰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節 大宰,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典枲(xǐ),由下士2人擔任,還配有府2人,史2人,徒20人。
內司服,由奄1人擔任,女禦2人,還配有奚8人。
縫人,由奄2人擔任,女禦8人,還配有女工80人,奚30人。
染人,由下士2人擔任,還配有府2人,史2人,徒20人。
追師,由下士2人擔任,還配有府1人,史2人,工2人,徒4人。
屨人,由下士2人擔任,還配有府1人,史1人,工8人,徒4人。
夏采,由下士4人,還配有史1人,徒4人。
*********
下麵是對《敘官》中所列舉的官職進行的逐一解釋。
(2)《大宰》
大宰的職責是,掌管建立和公布施行王國的六種法典,來輔助王統治天下各國。六種法典中,第一是治典,用來治理天下各國,治理官府,治理民眾。第二個是教典,用來安定天下各國,教育官府的官吏,使民眾順服。第三是禮典,用來諧調天下各國,統禦百官,使民眾和諧。第四是政典,用來使天下各國政治公平,百官政風端正,民眾賦役平均。第五是刑典,用來禁止天下各國的叛逆,懲罰百官的違法者,糾察民眾。第六是事典,用來使天下各國富強,百官勝任職事,民眾能得到生養。
大宰會依據八種法則來治理官府。第一種法則是官署,用來開展王國的政事。第二種法則是官職,用來區彆王國官吏的職責。第三種法則是官聯,用來會合各個官員共同辦事。第四種法則是官常,用來考察官吏的工作。第五種法則是官成,用來治理王國的政事。第六種法則是官法,用來端正王國的政風。第七種是官刑,用來糾察王國的政事。第八種是官廿(niàn),用來評斷王國的吏治。
大宰會依據八種製度來治理王畿內的采邑。第一種是祭祀製度,用來節製對神的祭祀。第二種是有關宮室、車服等級的製度,用來統禦屬官。第三種是廢置製度,用來治理官吏。第四種是祿位製度,用來督勵學士。第五種是賦貢製度,用來調節財用。第六種是禮儀風俗,用來約束民眾。第七種是刑賞製度,用來樹立威信。第八種是田役製度,用來役使民眾。
大宰用八種權柄來輔助王統禦群臣。第一種是授予爵位的權柄,使得臣尊貴起來。第二種是授予俸祿的權柄,讓臣變得富有。第三種是賜予的權柄,讓臣受到寵幸。第四種是安置官吏的權柄,來勸勉臣下的美善德行。第五種是赦免死罪的權柄,讓臣擁有免死的福分。第六種是剝奪的權柄,讓臣變得貧窮。第七種是廢黜的權柄,來懲罰罪臣。第八種是誅殺的權柄,使得罪臣遭禍。
大宰用八項原則來輔助王統禦民眾。第一是親近親族,第二是尊敬舊友,第三是薦舉賢人,第四是任用能人,第五是撫慰有功的人,第六是尊重尊貴的人,第七是提拔勤勞的小吏,第八是禮敬賓客。
大宰用九類職業來任用民眾。第一類是在三種不同的地形來從事農業,生產各種穀物。第二類是園圃業,培育瓜果。第三類是山林川澤業,開發利用山林川澤的材物。第四類是畜牧業,蓄養鳥獸。第五類是營建製造業,利用各種原材料來製造器物。第六類是商賈業,使得財物更好地流通起來。第七類是嬪婦業,用來治理絲麻。第八類是臣妾業,用來采集草木果實。第九類是閒民,沒有固定的職業,經常轉換雇主給人做工。
大宰用九種賦稅法來征收財物。第一種是王都中的賦稅法,第二種是距離王都百裡的四郊的賦稅法,第三種距離王都百裡到二百裡的邦甸的賦稅法,第四種是距離王都二百裡到三百裡的家削的賦稅法,第五種是距離王都三百裡到四百裡的邦縣的賦稅法,第六種是距離王都四百裡到五百裡的邦都的賦稅法,第七種是邊關交易場所的賦稅法,第八種是山澤的賦稅法,第九種是給公用的剩餘財物的回收法。
大宰用九種法則來調節財物的用度。第一種是祭祀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二種是接待賓客時所用財務的法則,第三種是遇到死喪或者災荒時所用財物的法則,第四種是飲食和車服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五種是工匠製作所用財物的法則,第六種是行聘問禮時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七種是飼養牛馬草料支出的法則,第八種是分賞群臣俸祿時所用財物的法則,第九種是王在閒暇時為了與諸侯和臣下結好而賜予財物的法則。
大宰按九種貢法來收取諸侯國的財物。第一種是貢獻祭祀的用物,第二是貢獻接待賓客的用物,第三種是貢獻各種器物,第四種是貢獻絲織物,第五種是貢獻竹、木材,第六種是貢獻珠貝金玉等自然之物,第七種是貢獻縫製祭服用的材料,第八種是貢獻玩賞之物,第九種是貢獻各地的土特產。
大宰用九種和諧的辦法來聯係天下各國的民眾。第一種是諸侯國君,用土地來取得民眾。第二種是官長,用尊貴的爵位來獲得民眾。第三種是老師,用賢德取得民眾。第四種是儒士,用道義來取得民眾。第五種是大宗,用親睦族人來取得民眾。第六種是主人,用有利可依來取得民眾。第七種是官吏,用治理民事來取得民眾。第八種是朋友,用可以托付信任來取得民眾。第九種是掌管山林川澤的官吏,用山林川澤的材物來取得民眾。
周曆的正月初一,大宰開始向各國的諸侯和王畿內的采邑宣布治國的法典,把形成文字的治國法典懸掛在王宮門外的高建築物上,讓民眾觀看,十天之後就會收藏起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