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上古樂舞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節 上古樂舞,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祭祀成王不從主祭祀者開始,卻上溯到文王和武王,再追溯到上天,似乎有些離題。其實這並不難解釋,成王受命於文王和武王,文王和武王又受命於天,所以從天入手,來表示成王與文王和武王是一脈相承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真命。
成王是西周的第二代天子,聲望僅次於文王和武王,和他的兒子康王齊名,曆史上稱為成康之治。《史記》上說:成王和康王時,天下安寧,刑罰被棄置不用長達四十多年。而天下之所以安寧,是因為成王不敢圖安樂。《禮記》中記載:孔子說,朝夕謀政,誌在安邦,這句詩最近乎沒有聲音的音樂了。君主夙夜謀政,為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那麼百姓的生活一定是和樂的。
文王、武王開創的周朝在成王的時候得到了鞏固和安定,這就是主祭祀者一生的功績。
蒼天有定命,文、武二王接受之。
成王不敢圖安樂,朝夕謀政寬又靜。
多麼光明,殫儘其衷心,鞏固天下安定天下。
《我將》:武王祭祀文王
《大武》是中國曆史上很有影響的漢族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麵的:首先武王伐紂是為了推翻商紂王的統治而進行的戰爭。其次,《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戰舞,這種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經存在,從原始時代“刑天氏之樂”等,到曆代歌頌戰功的武舞,而《大武》在發展這種舞蹈形勢的同時,並有所創新。它的結構比較複雜,舞段安排得當,真實地表現了周人滅商的過程,以及滅商後班師回鎬京;第二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昭公輔佐;商紂的兒子武庚乘機作亂,周公東征,於是天下安定。
《大武》是是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共分為六段:(一)在一段擊鼓聲後,舞隊從北麵上場,舞者都手執兵器,列隊而立,以歌唱表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二)舞隊兩麵有人搖鈴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成兩行,做激烈的擊刺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經滅亡了商朝。(三)滅商後再向南進軍。(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經穩定。(五)舞隊再分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複雜的隊形,形成整齊的隊式後,舞者都坐下,做低勢的靜止場麵,表示國家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六)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表示對周王的崇敬。整部舞蹈結束。
《大武》的樂曲早已失傳,舞蹈形勢隻是留下了上麵的一些粗略的記錄,《我將》是《大武》第一段的歌詞,它的舞蹈表現了周武王盟津閱兵的曆史事件。根據《史記》記載,周武王出發前曾在畢地文王墓上舉行祭祀。他這次出兵伐紂,是以文王為號召,軍中載著文王的牌位,用來召集諸侯會師。這首詩歌原本應該是出兵前祭祀文王的禱詞,後來武王伐紂成功,又將這首詩歌定為《大武》第一段的歌詞。
周人出征,必先祭祀天帝,把犧牲奉獻給天帝,以求得天帝的保佑。武王繼承文王的遺誌,以求早日平定四方。文王時代,伐犬戎,伐密伐崇,文王去世後,武王想要完成文王未竟的事業,伐紂克商,追思文王的創業功勞,深知要遵循文王行之有效的種種法典。武王敬畏上天的威命,他日夜不忘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早日安定天下。對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遺誌也就是天命之威,祭祀文王就是在向上天禱告。
周武王在出兵之前向父親的神靈和上帝陳述出兵的目的,並祈求保佑,語言質樸,充滿敬畏之情。
我把祭品獻上.有牛又有羊,保佑我們吧,上蒼!
各種典章我都效法文王,盼著早日平定四方。
偉大的文王,請儘情地享用祭品。
我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命,保佑我大功告成。
《時邁》:武王祭祀山川
這是一首武王克商後,巡視四方,祭祀山川的樂歌,歌詠了蒼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周王敬祭山川百神,主張文教禮樂治民,以此來鞏固帝王之業,反映了周人神話祖先,天人合一的觀念。
根據文獻記載,夏、商、周三代建國統一天下之初,都創作過一套盛大隆重的樂舞,來紀念開國立朝的功業,用以向天帝和祖先彙報,樹立新朝的威信,並勉勵後嗣子孫。夏禹治水成功之後作《大夏》,商湯統一天下之後作《大濩》(huò),周武王滅亡殷商之後作《大武》。這些樂舞,就成為了三代最為崇高而尊貴的禮樂儀式。
頌詩都是廟堂的樂曲,這首詩歌既歌頌武王的武功,又讚美武王的文治。周武王在祖先和文王所開創的周部族基業的基礎上,在薑子牙、周公的輔佐下,聯合周圍重多的部族,討伐殷商,並在牧野一戰,取得了徹底的勝利。然後他大封諸侯,來作為西周王朝的屏障,這樣的功業,可以說是彪炳千秋。
周武王封建的諸侯各國,不僅得到了皇天的承認,而且皇天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而他們的作用就是保佑周室國運昌盛。上天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品德高尚的人,這就說明武王得到了天命,武王不僅能威懾四方,而且能安撫百神,所以他的即立,是能發揚光大周先祖的光輝功業的。
武王平定殷紂、興立大周,封建諸侯之後,偃武修文,並且用讚歎的口氣說,我們謀求治國的美德,武王還把這美德施行於天下四方。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這是值得讚美的。
按時巡視諸侯國,天帝使我為君王,保佑周家國運昌。周王聲威震天下,無不震動受驚慌。祭祀四方山川神,來到黃河泰山上。周王真是好君王。
周家德行最光明,百官依次行獎賞。乾戈武器都收藏,良弓利箭裝進囊。我求先王好德行,遍施華夏各地方,周王保持永不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