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節 周幽王的罪狀,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瞻卬》(yǎng):周幽王的罪狀

周幽王昏聵腐朽,寵幸褒姒,敗壞綱紀,任用奸人,斥逐賢良,倒行逆施,招致天怒人怨。北方的犬戎趁機入侵,殺害了周幽王,導致西周滅亡。周幽王荒亂無道,禍國殃民,正直的士人在抒發憂國憂時的情懷時,同時表達出疾惡如仇的憤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的黑暗現實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

天災人禍,時局艱難危險,國家不得安寧,生靈塗炭。他仰望蒼天,這個天既指自然界的天,也指人類社會的天,也就是高高在上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天降災禍就包括天災人禍兩方麵的因素。而從百姓的受難情況來看,人禍更甚於天災。人家有塊好的田地,統治者卻占為己有;人家有好的勞力,統治者卻奪取過來;無罪之人反來拘捕,有罪的人得到寬恕,這是典型的倒行逆施的虐政。

有才男子稱霸王,有才女子便國亡,周王朝如今禍亂的根源是女人得寵,而這個得寵的女人害人的主要手段是讒言和搬弄是非。杜絕女子為禍的有效方法是,讓女人從事蠶織,不得乾預朝政。羅織罪名,戕害士人;苛政暴斂,民不聊生;侵占土地,掠奪奴隸;放縱罪人,迫害無辜;政風腐敗,紀綱紊亂;妒賢嫉能,奸人得勢;罪網綿密,忠臣逃亡,這些都是幽王的罪狀,不然的話,也不會落個國破人亡的下場。

賢人君子才是一國的棟梁,年高而有聲望、經曆多成熟穩重的人才是一個邦族的元氣,如今的周王朝元氣已損,棟梁將傾,人亡邦瘁,天神俱怒。士人麵對天災人禍,抒發了言辭懇切的憂國憂時之情,並勸誡幽王不要辱沒先祖,努力拯救周王朝的子孫。

仰望蒼天意深沉,蒼天對我卻無情。天下久久不太平,降下大禍世不寧。國內無處有安定,戕害士人與庶民。病蟲為害莊稼毀,長年累月無止境。罪惡法網不收斂,苦難深淵難減輕。

人家有塊好田地,你卻侵奪據為己。人家擁有強勞力,你卻奪取占便宜。這人原本無罪過,你卻反目來拘捕。那人該是罪惡徒,你卻赦免又寬恕。

有才男子稱霸王,有才女子便國亡。可歎此婦太逞狂,如梟如鴟惡名當。花言巧語善說謊,災難邪惡禍根藏。禍亂不是從天降,出自婦人那一方。不是他人來教誨,隻因帖近女紅妝。

羅織罪名窮陷害,前言後語相違背。難道她還不狠毒?窮凶極惡又有誰!好比奸商發橫財,君子洞察目了然。婦人不該理朝政,蠶織女工全拋開。

蒼天為何責罰苦?神靈為何不庇護?元凶頑敵全不顧,隻是對我相忌妒。人們遭災不憐憫,綱紀敗壞裝糊塗。良臣賢士儘逃亡,國家危急無救助。

蒼天無情降法網,嚴酷繁多難躲藏。良臣賢士皆流放,憂國憂時苦果嘗。蒼天無情降法網,頻繁危急勢難擋。良臣賢士全殺光,憂國憂時心悲傷。

湧泉沸騰水花噴,汩汩流泉淵源深。憂國憂時心悲傷,難道今日愁始增?生前不降災難重,死後禍亂又不跟。厚土皇天高莫測,控製生靈定乾坤。切勿辱沒你祖宗,拯救邦家為子孫。

鴟(chī)

《召旻》(mín):士人絕望地呼喊

周幽王寵幸褒姒,斥逐忠良,導致國家瀕臨滅亡;他任用奸佞,敗壞朝綱,這和他寵幸褒姒一樣,對國家造成極大的危害。通過幽王亡國的曆史,我們再來理解孔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可能就會有一些新的感觸了。

責問天並不是簡單的斥責,周人的天命觀已經有了天人感應的色彩。什麼是天人感應呢?它是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指的是天意和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乾預人事,預示災難吉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天子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天的意誌,天子政治清明,自然風調雨順,天子昏庸暴虐,天就會降下各種自然災害;所以老天接二連三降災荒,必然是天子缺德的結果。百姓受到饑饉的荼毒,流離失所,讓人不得不去思索上天為何要降罪於世人。

勾心鬥角,敗壞朝綱,這是昏王縱容的結果,這和上麵說的天降饑饉流亡是全然不一樣的,可見,天降災難的原因是周王實行惡政。奸佞小人亂糟糟地互相饞毀傷害,不認真供職,昏聵邪僻儘做壞事。這樣的結果是,把好好的一個周王朝給葬送掉!正直的士人發出這樣的感歎,內心其實是在淌血。

士人在不遺餘力地痛斥奸人之後,又開始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抨擊,並感歎自己職位太低,無法遏製他們的氣焰。小人欺詐攻擊心藏奸,正直之士兢兢業業,士人開始發問: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嗎?士人感歎自己位卑權微,其實是和感傷幽王寵信奸人,敗壞政事的家國之恨密不可分的。身為士大夫,哪怕是地位最低的那一層次,也有儘心竭力諷諫規勸君王改惡從善的責任與義務。

士人看到此時連年乾旱的天災人禍,說道:我看這樣的周王朝,沒有不滅亡的道理!其實這是士人反預言的心理,他痛陳國家必遭滅亡,正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滅亡。但曆史告訴人們,指出滅亡的趨勢並不能使昏君暴君停止倒行逆施,他們對國家形勢的覺悟隻可能是在遭遇滅亡之後。但是遭遇滅亡之後,覺悟也是毫無意義的。忠臣義士的勸諫對這種曆史過程向來是無能為力的,他們的所作所為,無非是為曆史中暗淡的一幕抹上一絲悲壯的色彩。

昔日富裕今日窮,富裕與貧病的反差讓人傷心,更令人對黑暗現實產生強烈的憎恨,於是士人再一次針砭那些得勢的小人。士人斥責彆人吃粗糧他們吃細糧,卻儘做壞事,不肯退位讓賢。池水枯竭並不是一天引起的,泉水枯竭是從源頭開始斷的,池水枯竭比喻周王的亂政是由於外無賢臣,泉水的枯竭比喻周王的亂政是由於內無賢妃,士人告誡幽王應當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否則小禍積成大禍,小難變成大難,國家終將會覆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