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孤弱無助的母鳥
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節 孤弱無助的母鳥,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砍掉高高長枝條,攀著細枝摘嫩桑。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給貴人做衣裳。
四月遠誌結了籽,五月知了陣陣叫。八月田間收獲忙,十月樹上葉子落。十一月上山獵貉,獵取狐狸皮毛好,送給貴人做皮襖。十二月獵人會合,繼續操練和打獵。打到小豬歸自己,獵到大豬獻王公。
五月蚱蜢彈腿叫,六月紡織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簷下。九月蟋蟀進門口,十月鑽進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門縫。歎我妻兒好可憐,歲末將過新年到,遷入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穀。釀成春酒美又香,為了主人求長壽。七月裡麵可吃瓜,八月到來摘葫蘆。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養活農夫把心安。
九月修築打穀場,十月莊稼收進倉。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麥全入倉。歎我農夫真辛苦,莊稼剛好收拾完,又為官家築宮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裡趕著搓繩索。趕緊上房修好屋,開春還得種百穀。
十二月鑿冰衝衝,正月搬進冰窖中。二月開初祭祖先,獻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來始降霜,十月清掃打穀場。兩槽美酒敬賓客,宰殺羊羔大家嘗。登上主人的廟堂,舉杯共同敬主人,齊聲高呼壽無疆。
遠誌:一種植物名;紡織娘:一種昆蟲
《鴟鴞》(chīxiāo):無助的母鳥
寓言,是一種借著說故事的形式來表達人生感慨或者哲理的特殊表現方式,它的主角可以是現實中的人,也可以是神話、傳說中的虛幻人物,而更多的則是自然界中的鳥獸蟲魚、花草木石。這樣的表現方式,在戰國的諸子百家之說中曾被廣泛地運用,為古代的說理散文增添了動人的魅力,放射出奇異的哲理光彩。
但用寓言作詩,在先秦時代真的不多見;隻是到了漢代,才在樂府詩中大量地湧現,一時間蔚為奇觀。如果要追溯寓言詩的源頭,還得首推今天的這首詩歌。
今天的主角,是一頭孤弱無助的母鳥,當它在出場之前,惡鳥貓頭鷹剛剛洗劫了它的巢穴,奪走了它的雛鳥,在高空中得意地盤旋。母鳥發出了哀號:這隻惡鳥已經奪走了我的孩子,再也不能毀掉我的巢穴了!表現出了母鳥目睹飛來橫禍的極度驚恐和哀傷。我們沒有看到貓頭鷹作惡的那一幕,但從母鳥的這聲哀號中,似乎能夠想象到母鳥飛回來之後,雛鳥不見了,巢穴殘破的悲慘畫麵。母鳥仰對高天,發出淒厲的呼號,它的毛羽憤豎,哀怒交加!
但是,貓頭鷹是強大的鳥類,又不是孤弱的母鳥所能懲治的。憤怒的呼號聲隨著貓頭鷹的影子漸漸遠去,留下的隻有母鳥的傷心嗚咽。這嗚咽聲,從遼闊無情的天際傳來,從風高巢危的樹頂傳來,讓人聽到之後都感到顫栗。
人們很少關注鳥獸的悲哀,也很少能了解它們在麵對災禍時的偉大和堅強。這隻母鳥是孤弱的,卻又是富有生存勇氣和毅力的,它剛開始還沉浸在喪子破巢的哀傷之中,但隨即又在哀傷中抬起了自己剛毅的頭顱,它要趁著天晴之際,趕快修複自己殘破的巢穴。
哀傷的母鳥急急忙忙,忽而飛落在桑樹林之間,啄剝著桑皮樹根,忽而飛回樹頂,口中銜著韌性好的須根,好好地把巢穴纏好。它啄取桑皮桑根時非常不容易,纏結巢穴時非常認真。它辛苦忙碌之後,發出了既警惕又自豪的宣言:你們這些樹下麵的人,還有誰敢欺淩我!這是它飽經樹下麵的人騷擾的痛憤回顧,更是對纏紮緊密巢穴的驕傲自敘,也是對時常欺淩鳥兒的下民進行嚴正警告。如果人類真的能夠解破鳥語,就應該謹記這隻母鳥的警告,而對它的堅韌、頑強肅然起敬。
母鳥辛勤勞作後痛定思痛,更是對無法把握自身命運的哭訴,它的鳥爪拘攣了,它的喙角也累病了,它的羽毛和羽尾,也全然失去了往日的細密和柔潤,變得稀疏枯槁。遭受過巨大打擊的母鳥終於重建了自己的巢穴,充滿勇氣地活了下來,但是這堅強的生存,對於孤弱的母鳥來說,是付出無比巨大代價的。
母鳥在淒楚地訴說著,經曆了這樣的災禍,又萬般辛苦地掙紮修複巢穴之後,這樣的傷痛,就像潮水一樣洶湧而來。然而更令母鳥恐懼的,還是那夾帶著自然威力的風雨。貓頭鷹的進犯,母鳥可以憑借自己非凡的勇氣去抵禦,但對於這天地間的疾風暴雨,小小的母鳥是無力抵擋的。
母鳥在鳴叫著,穿透搖撼在天地的風雨之間,喊出了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哀傷。
貓頭鷹你這惡鳥,已經奪走了我的雛子,再不能毀去我的窩巢。我含辛茹苦,早已為養育雛子病了!
我趁著天未陰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將窗扇門戶縛緊。現在你們樹下的人,還有誰敢將我欺淩!
我用拘攣的手爪,采捋茅草花。又蓄積乾草墊底,喙角也累得病啦,隻為了還未築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兒垂危,正在風雨中飄搖,我隻能驚恐地哀號!
《東山》:東征歸來
大約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殲滅了商朝軍隊的主力,從此建立了西周王朝。為了更好地統治商朝的遺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製的領地分為四個地區:原先殷朝的都城朝歌,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來掌管;朝歌以東的地區為衛國,封給了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鮮來掌管;朝歌以西的地區為鄘國,封給了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來掌管;朝歌以北地區為邶國,封給了武王的弟弟霍叔姬處來掌管。他們共同來監視武庚,曆史上稱之為三監。武庚表麵上臣服於周王朝,實際上時刻準備著複辟商王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