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節 學習《詩經》的好處,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晉國的佛肸(bì)召見孔子去他那裡做官,孔子打算前往,子路知道後有些不開心地說道:從前我聽夫子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會去的。現在佛肸占據中牟反叛,你卻要去,這應該如何解釋呢?孔子回答:是的,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不是還有句話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我難道是個苦味的葫蘆嗎?隻能掛在那裡卻不能給彆人吃。

孔子對子路說:子路,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聽說過。孔子告訴子路:來,坐這,我告訴你。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行為放蕩;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危害親人;愛好直率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說話尖刻;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犯上作亂;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狂妄自大。

學生們為什麼不學習《詩經》呢?學習《詩經》可以激發人的誌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以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讓人們懂得合群的重要性,可以讓人們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多好啊!孔子對孔鯉說:你學習《周南》和《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和《召南》,就像整天麵對牆壁站著一樣。孔子說:我口中的禮,難道隻是說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我口中的樂,難道隻是說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外表嚴厲而內心虛弱的小人,就像在挖牆洞的小偷,內心很是不安。沒有道德修養的偽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小人。在路上聽到的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樣的行為是道德所唾棄的。和鄙夫一起事奉君主會很麻煩,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的時候,總擔心自己得不到;得到之後,又總是害怕會失去;他這一擔心失掉官職,就什麼事情都能乾得出來了。

古代的人有三種毛病,到了現在,恐怕連這三種毛病也都變樣子了;古代人眼中的狂妄之人隻不過是願望太高,而現在的狂妄之人卻是放蕩不羈;古代人眼中的驕傲之人隻不過是難以接近,而現在的驕傲之人卻是凶惡蠻橫;古代人眼中的愚笨之人隻不過是直率一些,現在的愚笨之人卻是敢明目張膽地欺詐。花言巧語,裝出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我厭惡用紫色代替紅色,厭惡用鄭國的聲樂來擾亂雅樂,厭惡用伶牙俐齒來顛覆國家這樣的事情。(古代傳統認為,紅色和黑色是正色,而紫色是紅色和黑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就是所謂的間色。而鄭國的音樂淫哀,性情不正,孔子也很是反對。)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問道:夫子您如果不說話,那我們這些學生還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不是什麼也沒說,但四季不是照常運行,百物照樣生長嗎?魯哀公派孺悲來向孔子學習禮,孔子稱自己有病,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就拿出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孺悲曾經在孔子門下受教,但他的缺點明顯,孔子對他不是很滿意。如今他受魯哀公之命,來向孔子學習禮。孔子的這番動作,就是要告訴他,孔子不想見他,讓他好好地進行自我反省。)

宰我對孔子說:夫子,服喪三年,時間是不是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必然會荒廢;舊穀吃完,新穀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一遍,這些事情,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孔子聽後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想吃起大米飯,穿起錦緞衣,你覺得安心嗎?宰我回答:安心啊!孔子有些生氣地說:你安心的話,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服。如今,你既然覺得安心,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之後,孔子歎息道:宰我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我對他的父母連三年的愛都沒有嗎?

(宰予,字子我,也稱宰我,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被孔子讚許為言語科的高材生,排名在子貢前麵。《史記》上記載,宰予比孔子小29歲,能言善辯,曾經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遊曆期間經常受到孔子的派遣,出使於齊、楚等國。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子中惟一一個曾正麵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就是上麵關於守喪三年的質疑。宰予除了有點懶之外,還經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為難老師,因此孔子經常批評他。不過,孔子雖然經常批評宰予,但批評歸批評,批評過後還是諄諄告誡,喜愛如常。)

每天吃飽了飯什麼心思也不用,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是還有對弈的遊戲嗎?嗬嗬,對弈也比閒著好啊!子路向孔子請教: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回答: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子貢向孔子請教:君子也有厭惡的事情嗎?孔子回答:當然有了,君子厭惡宣揚彆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身居上位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得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反過來問子貢:子貢,你有厭惡的事情嗎?子貢回答:有,我厭惡偷襲彆人的知識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作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彆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女子和小人真是難以教養,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又會報怨。一個人,如果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仍然被人厭惡,那他這一生也就要這樣終結了。

*********

(《論語》漸漸地接近尾聲了,隨著我們的成長,它的現實意義會越來越明顯。請大家繼續跟小歸的這部作品,多多支持一下,每天讀一點點,小歸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