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如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節 祭祀的重要意義,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歸來如鬆,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彆人爭的事情,如果要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比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去登堂喝酒,這就是所謂的君子之爭了。子夏向孔子請教:請問夫子,《詩經》中有一句詩“美麗的笑容真好看,美麗的眼睛真明亮,潔白的紙上才會有燦爛的顏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先有白底子,然後才能繪畫;子夏想了一會兒,接著問道:就是說一個人應該先有良好的內在品質,然後才能真正懂得禮,是嗎?孔子聽後高興地說:子夏,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我們可以一起好好地討論《詩經》了!

夏朝的禮,我是能說出來的,但是夏朝的後代杞國卻不能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也是能說出來的,但它的後代宋國卻無法證明我的話;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多;如果足夠多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孔子說:對於行禘禮這樣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再往下看了。

(關於禘禮,這裡需要重點解釋一下。禘禮是指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種隆重儀禮。禘禮本來是帝王才可以行的禮,為什麼魯君也可以行禘禮呢?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建立的諸侯國,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天子把禘禮賜給了周公的後代,這應該算是一種莫大的榮耀。所謂祭祀,無論是隆重還是簡單,祭祀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通過向天地祖先的致敬,來追念列祖列宗創業之艱難,以激勵當代後人要效法前輩之精神,不負使命,並且要不懈努力地去發揚光大祖宗的事業。)

(說到禘禮,就是要讓當代人與前代的祖先麵麵相對,祭神如神在,麵對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就如英靈親臨,充滿崇敬地感念先輩之情,並且小心謹慎地省察拷問自己的行為。心中要有決心,世世代代,一定要繼承祖宗之豪烈,創造仁德良善的社會秩序,福佑萬世子孫。在整個典禮的過程中,場麵隆重隻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誠敬之心,一定是發自肺腑的。)

(孔子看到魯國上下權貴行禘禮之後非常地不滿意,這是有原因的:魯君並不懂得珍惜周天子賜予魯國禘禮這樣的榮譽,而且在整個祭祀的過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在走形式,並沒有發自內心,場麵的宏大和內心的虛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孔子一直在強調禮製的重要作用,無非是想通過這種儀禮的形式,把禮的概念深入到每個人的內心,最終的願望是想構建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這也是孔子從來都不談及鬼神卻執著於祭禮的原因。如今孔子麵對著魯君行的這禘禮,是既氣憤又無奈,所以他索性都不往下看了。)

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禮的規定,孔子回答: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在治理天下大事的時候估計就會以為,治理天下大事就像把東西擺在那裡一樣簡單了吧!孔子一邊指著自己的手掌一邊說: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的在麵前,祭祀神明,就像神明真的在麵前。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是一樣的!衛國大夫王孫賈向孔子請教: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呀?孔子回答:事情其實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奉承哪個神都沒有用了。

周朝的禮儀製度是借鑒夏、商兩朝的,那是何等的豐富多彩,我遵從周朝的禮儀製度!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人請教,旁邊的人見孔子如此缺少見識,嘲諷地說:誰說孔夫子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兒都要問彆人;孔子後來聽到了這句話,回答:這就是禮呀!子貢提出了一個想法,他想要去掉每月初一祭祀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聽後回答:子貢啊,你愛惜的是那隻羊,我卻愛惜的是那種禮。孔子說:我在完完全全地按照周禮上的規定去侍奉君主,彆人卻以為我是在諂媚呢!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每個人的力氣大小是不同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這裡稍微解釋一下。射箭比賽時不一定要射穿靶子,隻要射中就行了。儒家不把力不能及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也就是說,儒家向眾人所講的,都是他們隻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讀書和做人,一分耕耘便一分收獲。射禮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於周禮的內容之一。孔子在這裡說射箭,隻不過是一個比喻,可以這樣理解孔子的這句話,學習禮,不一定需要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好,隻要肯學習,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魯定公問孔子:做君主的應該怎樣使喚臣子,做臣子的又應該怎樣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君主應該以禮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侍奉君主。孔子評價《關雎》時說:《關雎》這首詩歌,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魯哀公問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主應該用什麼樹的木頭呀?宰我回答:夏朝用的是鬆樹,商朝用的是柏樹,周朝用的是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可以讓老百姓顫栗;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道:已經做過的事就不要再去提了,已經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

孔子曾經評價管仲,說這個人的器量很狹小。有人問孔子:管仲節儉嗎?孔子回答: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都是一人一職從不兼任,這怎麼能談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自己家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彆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專門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家裡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儘在起點原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