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找準鑰匙開鎖,草根選調生,我是老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個人決定,為避免把穀子稱來挑去的麻煩,進穀子的人都跟著到出穀子的家裡,出穀子的人稱出穀子來後,進穀子的人就按花名冊的順序進穀子,不足的下一家補夠,要不完的第二個進穀子的人進。那些進穀子的人家就挑著籮筐,跟在他們四個人後麵,等著進穀子。

第一家出穀子的是齊班攸。走到齊班攸家門口,剛好碰到他家兩口子,扛著鋤頭正要出門。鐘國正趕緊主動招呼,齊叔,嬸嬸,這麼早就要出門做事了?

齊班攸很輕鬆的笑著對來人說,七蔥八蒜,耽誤不起季節啊。我們要到後山那幾塊地上翻翻土,先準備準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影響了年成。

齊班攸雖然昨晚參加了會議,鐘國正講得很厲害,但他還是沒有把鐘國正當做一回事。公社的主任、副書記和副主任都來了,都沒有把糧食調好,你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一般乾部,又算哪根蔥,還能鬨出一個哄麼花來?

鐘國正笑著對齊班攸說,齊叔,實在不好意思,我們今天來找你,是想落實昨天晚上的會議精神。還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看來,我們還是很有緣分的啊。

你看,能不能耽誤你們幾分鐘,等把事情搞清楚了,再去翻土?要不,等會我把這些事情搞清楚了,我也去幫你翻翻土,免得到時候耽誤了你的季節?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齊班攸看著滿臉笑容講話的鐘國正,隻好把一行人請到自己家裡。

他老婆給每人倒了一碗井水。

大曆縣公社的人曆來就有喝井水的特殊習慣,來了客人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倒一碗茶或開水,而是從自家的水缸裡舀一竹簞井水,給來客倒上,不論夏天還是冬天,都是這樣。

這裡的井水特彆的好喝,帶有淡淡的甜味,夏天沁人心脾,冬天暖人心房。傳說大曆縣人喝井水的習慣,源於遠古時期一個帝王到這裡巡遊時,一路喝井水而形成的,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了。

鐘國正接過倒滿井水的飯碗,一邊喝著,一邊想,像齊班攸這樣的人,是很講究麵子的。雖然至今有幾年沒有交應該調出的糧食,在村子裡沒有哄麼麵子,但公社領導來調了四次都沒有要他交,更說明他在公社領導心目中很有麵子。

像這樣的人,要他把糧食交出來,必須給他一些麵子。自己和他是第一次直接接觸,哪麼給他麵子好呢?對,就從聊家常開始,建立互信關係後,再進入今天的主題。

鐘國正微笑著對齊班攸說,齊叔,你雖然不是當老師的,卻勝似當老師的啊。你看你們家,四個兒女,老大、老二都考上了大學,老三、老四又在縣一中讀高中、初中,將來肯定又會考上大學的,到時,你家就是大學生之家了!

一個農村家庭,能夠做到這樣,在全公社全縣,甚至在全地區、全省,恐怕也是很少有的。你可是真正的教子有方,令人佩服和羨慕啊!你讓我們這些人,哪麼不佩服羨慕恨啊!

齊班攸聽到鐘國正誇獎自己,馬上謙虛的說道,哪裡是我教子有方,全是幾個小孩子懂事,老師教得好,他們都聽老師的話,為老師爭氣罷了。齊班攸說他到自己家的幾個孩子,滿臉綻放出自豪的笑容和驕傲的表情。

鐘國正接著說道,彆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覺得,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且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孩子從“呀呀”學語開始,到他們的整個成長過程,都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你的孩子能夠考上大學,都是你們言傳身教的結果啊。

齊班攸謙虛的答道,我們就一農村的土老百姓,大字都認不得幾籮筐,隻曉得種點田呀挖點土呀哄麼的,耍耍泥巴,哪裡曉得哄麼言傳身教。我們不過就是告訴他們,農村出生的小孩子,隻有發奮讀書,讀出書來了,才能走得遠,見識得多,有出息。

鐘國正話題一轉,說,你家這麼勤快,這幾年家裡的收成還可以吧?

齊班攸笑道,這幾年搭幫黨的政策好,雜交水稻產量高,天幫忙,勉勉強強還過得去。

鐘國正見談話投機,就開始進入今天來的話題,對齊班攸繼續表揚道,我調查了一下,這幾年,你家的上交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不錯啊,齊叔。

齊班攸就著鐘國正的問話答道,沒有國哪有家,國家的任務,我從來都不用彆人來催的。一接到通知,我們就把穀子跳到糧站去交了。

鐘國正進一步說道,是啊,包產到戶就是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不過,你好像還有一點要調的糧食?可能是這幾年,你事情太多了,人太勤奮了,沒有時間,今天我們到你家裡來了,你看,是不是把要調的糧食,一次調好算了?

這時,齊大貴、齊振平、齊振偉才搞清楚鐘國正葫蘆裡賣的藥,不由在心裡佩服起鐘國正來。他們開始聽到鐘國正東扯葫蘆西扯瓜的聊家常,還以為這個年輕人不曉得做農村工作,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不那麼起眼的小鬼螺絲乾部,還是一個蠻會做工作的老把式呢!

齊班攸聽到這裡,猶豫了一下,然後不經意的看了一眼齊大貴。他一下子要稱出五六百斤穀子,家裡確實有不少困難。兩個孩子在讀大學,下學期的學費、生活費,還有兩個孩子讀中學的學費,全指望著賣掉那些穀子才能勉強解決。

鐘國正看見了齊班攸看齊大貴的眼色,就對齊大貴使了一下眼色,要他開口說話。

齊大貴看到鐘國正給他使眼色,心裡很明白,就對齊班攸說,班攸,你家裡四個孩子現在都在讀書,還有兩個在讀大學,家裡確實需要不少開支。我看這樣行不行?你先把要調的糧食調出來,以後有哄麼其他困難,我和公社的鐘同誌,再想想其他辦法幫幫你。

這?齊班攸原本希望齊大貴幫他講兩句好話的,沒有想到他會這樣說,一時間猶豫起來。

鐘國正見齊大貴非常配合,又看到齊班攸猶豫的樣子,馬上表態,好,齊叔,既然大貴支書給我下了指示,你家如果以後有哄麼困難,隻要我鐘國正幫得到的忙,我一定會竭儘全力幫助你的。你直接找我也行,或找大貴轉告我也一樣。

齊班攸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鐘同誌,我不是不願出這點穀子,實在是家裡開支太多。彆人看到我兩個孩子讀大學,都好羨慕的,其實這個背後的苦處,又有幾個人曉得?

鐘國正說,齊叔,我能理解。我也是農村的,父母為我讀大學就付出了很多。好在我讀的是農專,有夥食補貼,家裡的負擔雖然少了不少,但每年都還是要向親朋好友借一些錢,才能轉得過彎來的。

像你家有四個孩子讀書這樣的情況,確實很少,也很特殊,家裡借錢是很難免的。我想,這種因為孩子讀書去借的錢,為了孩子未來的出息借點錢,不但不丟人,反而是一種很有眼光的投資。

因此,我建議你,也希望你,與其欠彆人的,不如借彆人的,這樣更顯得自己光明磊落,更有骨氣誌氣。因為那樣的拖欠畢竟不是一個好辦法,反而讓人產生其他的誤解。

至於孩子讀大學有哄麼難處,到時候找我和大貴兩個人,都會儘力和你想辦法的,你放心就是了。

齊班攸見鐘國正把話說這到這個份上了,也就不好再堅持下去,咬緊牙關答應了。

齊班攸家的穀子稱出來後,一直稱了五家人的穀子都很順利,再也沒有一戶出穀子的人家有什麼不願意的,或者囉哩吧嗦的。

鐘國正在感到高興的同時,也納悶起來,除了齊班攸家多做了一些工作外,這裡的農民其實都是很樸實很講道理的啊,就是齊班攸家,也是情有可原。

怎麼公社管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四個人先後來處理這麼一件事,都沒有處理好?鐘國正就悄悄的問齊振偉,原來公社領導來的時候,這些人怎麼就不出,現在為什麼又出穀子了?

齊振偉笑著說,開國領袖不是講了嗎,隻有落後的工作,沒有落後的群眾。他們哪裡像你這樣,既開會算賬,又親自上門做人家的工作。不看僧麵看佛麵,哪裡還好意思不交啊。他們來的時候,最多就是開一個會,講幾句大道理,就喝酒去了,把哄麼事情都丟給生產隊,我們生產隊有哄麼辦法?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乾部乾部,先乾一步,領導領導,先領後導。領導怎麼能這麼做事?鐘國正在心裡憤憤的想,難怪老百姓不交任務,領導這樣做事,這麼不負責任,問題越積越多,哪個老百姓還會交任務?這樣的領導,要和不要又有哄麼區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