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食物和童年陰影
水下五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2章 食物和童年陰影,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水下五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到孫朝陽,建築隊的工頭眼睛裡全是金光:“孫哥,孫哥,你可算來了,想死我了。”竟模仿馮鞏的口頭禪。
孫朝陽:“彆,彆,你年紀比我大多了,應該我喊你哥。對了,你想我什麼,我對建築質量抓得嚴格,你應該恨我才對。”
這是單位房,住的都是《中國散文》的同事朋友哥們兒,大家都是普通人,估計這輩子隻有這套房。以北京未來驚掉人下巴的房價,大夥兒也買不起新樓。所以,以後大家都是一生一世住一塊兒的。
自從上次單位宿舍下水道堵塞事件之後,孫朝陽對集資建房都小心盯防,生怕眼前這個家夥搞豆腐渣工程。
如果將來真有問題,自己可是一輩子要被同誌們罵的,這你受得了嗎?
工頭討好地笑道;”好,我還是喊你孫社長好了。”
孫朝陽糾正他:“副社長。”
工頭:“我們乾的活要您驗收合格才領得到工程款,你就是大夥兒的米飯班主,是老板,你說我能恨你嗎,我們盼你過來都來不及。你今天來了,我們是久旱的大地遇到了雨露。”
孫朝陽哈哈大笑:“去你的吧。”
工頭:“孫社長,你今天運氣好,我們工地中午吃回鍋肉,香得很。”
孫朝陽:“我也是四川人,沒吃過回鍋肉嗎,又有什麼稀奇?”
工頭搖頭道,不然,今天這肉和你們北京人吃的肉不一樣,是從四川老家弄來的黑豬。
一聽說是黑豬,孫朝陽激動,忙問:“可真?”
工頭:“真,十足真金,十足真金。”他這幾天正在讀《鹿鼎記》,讀得入了迷,一張口就是書裡麵的梗。
原來,黑豬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豬種,回鍋肉必須用這種豬肉的二刀做出來才正宗。另外,黑豬華中地區還有另外一個親緣品種,叫兩頭烏,是做金華火腿的原料。
黑豬肉質鮮美緊實,做成菜有濃鬱的香味。可有一個缺點太要命,就是生長緩慢,糧肉比低。
所以,國家就從國外引進了良種白毛豬,又叫約克夏。這種豬吃草都長肉,身體又長,在四川鄉下又被農民稱之為長白山,估計是諧音以訛傳訛。
白毛豬一進入中國,就在市場上把黑豬打得潰不成軍,於是,養本土豬的農民越來越少。
孫朝陽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吃過黑豬肉了。
工頭又道:“今天的回鍋肉有蒜苗不說,還有冬菜。”
孫朝陽驚喜:“那我就必須留下吃飯了。”
所謂冬菜,乃是四川鹹菜的一種做法,用的是一種特有的青菜。
那種青菜葉子很長,做不規則鋸齒狀,舒張如籠,所以又被人稱之為箱籠菜。
入秋後,農戶會在冬天采摘下來,洗乾淨,掛在晾衣繩上晾乾。然後放進一口壇子裡,每放一層就撒一把鹽。壇子的口部還要塞上一把穀草,用篾片固定好,倒扣在盛水的石臼裡隔絕空氣。
如此一個多月,等到入冬,那些菜葉都成了黃色,味道變成爽口的酸味,所以又被人叫做冬菜。
冬菜除了當小菜外,還是四川人特有的調味品。可以用來做酸辣湯,可以用來燒菜,最大的用場是熬回鍋肉。
沒錯,最早的回鍋肉都是用冬菜,而不是泡二荊條和泡生薑。因為二荊條和生薑貴,冬菜便宜。農民節約,辣椒和生薑是要賣了換錢的,冬菜實在太多,吃不完隻能扔,不妨廢物利用。
所以,正宗的回鍋肉指的是冬菜回鍋。
至於兩種做法哪種好吃,見仁見智。
工頭見孫朝陽答應留下吃飯,就朝手下農民工吼了一聲:“聽到沒有,孫社長要在這裡吃飯,你們做飯的時候把手洗乾淨,彆邋裡邋遢的讓人看了反胃。”
孫朝陽笑道:“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沒那麼多講究,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笑著就走進工地用來當廚房的窩棚,迎麵就是濃鬱的肉香。
定睛看去,卻見一個農民工正在用鏟子把裡麵的幾坨肉鏟起來,放盆裡。
肉且不說,肉湯帶著微微的白色。農民工就把一簸箕切好的佛手瓜倒進去,肉湯實在太香,倒了可惜,索性做個湯。
佛手瓜這玩意兒產量實在太驚人,六零年代糧食過關,大夥兒餓得實在不行,國家提倡瓜菜代。於是,磚瓦廠大雜院花壇裡的花都被工人刨了,改種紅薯玉米和蔬菜。
花壇裡的土都是紅土,四川是紫色盆地嘛,土壤裡沒養分,紅薯種出來隻有指頭粗細,玉米索性不結,平白浪費土地。雖然有生物肥可用,但大家肚子裡沒油水,拉出來的屎都沒臭味,裡麵的營養成分也有限得很。
倒是佛手瓜漲勢可怕,一窩佛手瓜彌漫開來,鋪天蓋地,滿目都是手雷似的玩意兒。
於是,大夥兒朝也吃晚也吃,吃了半年,枝頭碩果累累,吃一年,累累碩果。吃到最後,都吃傷了,吃出了心理陰影。
這玩意兒對於四川人心靈的打擊可以媲美豆橛子之於山東人。
孫朝陽也被佛手瓜戕害過,喉嚨裡發出一聲乾嘔:“把鍋蓋蓋上,受不了,受不了。”
工頭嗬斥那個農民工:“等會兒彆把這玩意兒端上桌,彆說孫社長,我看到這東西也受不了,還有其他蔬菜嗎?”
農民工:“還有點萵筍腦殼。”
孫朝陽點頭:“可以,涼拌一個。”
童年的記憶實在太慘痛,他對很多菜都有心理陰影。除了佛手瓜,還有老玉米,對的,曾經有一段時間,家裡吃過老玉米蒸的飯。那東西口感糟糕,刺嗓子。對了,孫朝陽最痛恨的食物是紅薯,仁德縣是四川紅薯的主產地,小時候天天吃,吃得眼睛都綠了。後來日子好過了,他一輩子都不再碰這玩意兒的。
對了,前世他去插隊的地方不錯,是稻米主產地,白米飯吃得那叫一個爽,感覺插隊的日子,比在老家快活。
當時大夥兒十幾歲,來自五湖四海,年輕人說話口無遮攔。其中一個成都省來的娃娃經常拿仁德縣人吃紅薯開孫朝陽的玩笑,說:“啊,美麗富饒的仁德城,掛滿了紅苕藤。”
孫朝陽哪裡聽得這個,把那成都小子揍了一頓。
哈哈,現在想起來,沒必要,大家一口鍋裡吃飯,也是緣分。
俱往矣。
說話間,那農民工就拿了菜刀開始切肉。
孫朝陽一看,驚住:“老哥好刀法。”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