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之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孜然羔羊排·山藥排骨湯·杏仁,美食內卷:古代廚娘修煉手冊,喉舌之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十六章孜然羔羊排·山藥排骨湯·杏仁玉露第12頁
馬車在朱漆大門前停穩時,戚蘿正借著車簾縫隙打量外頭。
簷角銅鈴被風拂得輕響,兩個披甲侍衛立在石獅旁,甲片上的日光晃得人眼暈。
她指尖在膝頭輕輕碾了碾,將那點微訝壓了下去——原以為隻是尋常富戶,竟有這般氣派。
“姑娘,到了。”
車夫掀簾時,門內早候著個青衫小廝,見她下來便躬身:
“戚蘿姑娘,劉管事在裡頭等您。”
戚蘿頷首跟上,腳下青石板光可鑒人,廊下侍立的仆婦們垂著眼,沒人多看她那身洗得發白的粗布裙。
轉過月洞門時,她忽然頓住——滿園的芍藥開得潑潑灑灑,粉的像堆雪,紅的像燃著的火,竟比汴京城裡最大的花市還熱鬨。
風過時,花瓣簌簌落在肩頭。
“這是府裡特意從洛陽移來的新品,”引路的婆子見她駐足,笑著搭話,“光伺候這些花的匠人就留了四個,每日早晚兩遍打理呢。”
戚蘿“嗯”了聲,目光在花叢上落了一瞬便移開,繼續往前走。
穿過花徑,迎麵穿堂裡擺著張紫檀木八仙桌,桌角汝窯青瓷瓶插著兩枝綠萼梅,清潤得很。
剛要抬腳,穿寶藍比甲的劉管事已迎上來,手裡捧著本簿子,身後跟著個捧茶盤的小丫鬟。
“可是戚蘿姑娘?”劉管事聲音溫潤,目光掃過她周身,不見輕視,“我是府裡的廚房管事,這新沏的雨前龍井,姑娘先潤潤喉。”
白瓷茶盞遞過來時,杯沿沾著水汽,茶香清冽。
戚蘿接過捧在手裡,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輕聲道:“多謝劉管事。”
“姑娘客氣了。”劉管事側身引著路,指尖在簿子上點了點。
“今日勞煩姑娘做三道菜,一道主菜,一盅湯,再加道甜食。酬勞按上等廚子的例,一貫錢。若老夫人與貴客們吃得滿意,再加兩貫賞銀,姑娘覺得如何?”
一貫錢?
戚蘿睫毛微顫。
她在巷口擺攤,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剁餡、生火,收攤時總要到暮色沉沉,一個月下來也不過兩貫多。
這三道菜竟抵得過半月光景,足夠租個鋪麵了。
她垂眸掩住那點波動,語氣帶著妥帖的自謙:“多謝劉管事厚待。隻是我平日在街頭擺攤,做慣了市井吃食,手法粗簡,怕難登大雅。府裡既有貴客,若有不合規矩的地方,還望管事多擔待。”
“姑娘哪裡的話。”劉管事反倒笑了,更顯誠懇,“前日府裡嘗過您做的醬肉,都說那股子實在氣難得。您隻管放手做,老夫人與各位都不是講究虛禮的人。”
戚蘿這才放下心,微微頷首:“既如此,敢請問今日赴宴的客人可有忌口?或是偏愛什麼口味?我也好照著預備,免得失了分寸。”
劉管事讚許地點點頭:“姑娘考慮得周全。老夫人今年六十八,脾胃弱,吃不得生冷油膩;還有位鎮北將軍家的趙小姐,性子爽朗,跟著父親在邊關待過幾年,飲食上偏愛些醇厚入味的。”
“我曉得了。”戚蘿應著,心裡已大致有了數。
說話間已到西廚。
門一推開,熱氣混著各種食材的香氣撲麵而來。
十幾個灶台並排而立,銅鍋鐵鍋擦得鋥亮,反射著頭頂天窗漏下的日光。
牆角碼著的陶罐上都貼著紅紙標簽,寫著“隴右枸杞”“關中柿餅”,連切菜的木案都是整塊的紫檀木,泛著溫潤的光。
幾個係著白圍裙的廚子正在忙碌:
有人在剖新鮮的螃蟹,蟹黃濺在圍裙上也顧不上擦;有人在揉麵,麵團在案板上“砰砰”作響;還有個瘦高個廚子正拿著長柄勺攪鍋裡的醬汁,咕嘟咕嘟的冒泡聲裡,鹹香漫了滿室。
見她們進來,眾人都停了手裡的活計。
為首的胖廚子拱手道:“劉管事。”
目光掃過戚蘿時,帶著幾分審視。
這姑娘看著年紀不大,穿著也尋常,竟能讓劉管事親自引著來掌勺?
“這位是戚蘿姑娘,今日來掌勺三道菜。”劉管事介紹道,“張師傅,你帶兩個徒弟給戚姑娘打下手,食材隻管往上端,彆省著。”
張師傅應了聲,轉身對兩個年輕廚子使了個眼色。
那兩人一個矮胖,臉上帶著點憨氣,一個瘦高,眼神活絡,快步上前搬來三層木盤。
矮胖的先拱手道:“姑娘好,俺叫王二柱,您叫俺二柱就行。”
瘦高的跟著笑:“姑娘,我是李三,您有啥吩咐儘管說。”
戚蘿微微頷首,客氣道:“有勞二位了。”
目光落在木盤上層的羔羊肋排上,轉頭對張師傅說:“張師傅,勞煩借個砂鍋,這羔羊肋排看著新鮮,主菜就做紅燒的吧,用醬油燜透,再撒點孜然提味,該合那位小姐的口味。”
張師傅眼皮跳了跳。
孜然金貴,府裡廚子平日都舍不得多用,這姑娘倒敢下手。
但劉管事既說了讓打下手,他也不好多言,隻對李三道:“去把三號砂鍋刷乾淨,炭火備好。”
“那湯品便燉山藥排骨湯。”
戚蘿又指向旁邊的山藥,表皮帶著細密的絨毛,看著就粉糯。
“二柱兄弟,麻煩你幫我把山藥刮了皮,切成滾刀塊浸在清水裡,彆讓它氧化了。”
“哎!”王二柱應著,拿起竹刀就要動手,卻被戚蘿攔住。
“等等,”她拿起一塊山藥,指尖在表皮劃了道印,“這山藥性子嬌,用竹刀刮皮時輕些,帶掉一層薄肉正好,露出來的內裡才夠白。”
王二柱愣了愣,依言試了試,果然刮出來的山藥雪白雪白的,忍不住讚道:“姑娘這法子巧!俺們平時刮得急,總帶著黑邊。”
張師傅在旁瞥了一眼,沒說話,心裡卻暗讚這姑娘細心。
戚蘿又看向那袋杏仁:“甜食就做杏仁玉露吧,張師傅,府裡有石磨嗎?我想自己磨漿,更細些。”
“有有,”李三搶著道,“後院就有台新磨的,我這就去搬。”
“多謝。”戚蘿頷首,轉頭對張師傅道,“排骨麻煩您幫著焯下水,隻放薑片就行,彆加彆的,老夫人喝著要清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二十六章孜然羔羊排·山藥排骨湯·杏仁玉露第22頁
張師傅應了聲,接過排骨往水池去了。
這邊戚蘿已挽起袖子,先處理羔羊肋排。
她拿刀的姿勢穩,剁塊時大小均勻,骨縫裡的筋膜都仔細剔淨。
王二柱在旁看著,忍不住念叨:“姑娘這刀工,比俺們灶上二師兄還好。”
“在街頭擺攤,不快些不行。”戚蘿隨口應著,將肋排倒進冷水鍋,“二柱兄弟,幫我倒兩勺黃酒,去去膻氣。”
王二柱慌忙遞過酒壺,看著她趁浮沫剛冒頭就輕輕撇去,動作穩得沒濺出半點水花,越發佩服。
此時張師傅已焯好排骨,放進砂鍋裡,戚蘿往裡麵添了山藥塊和井水:“火彆太急,文火燉著就行,等山藥爛了再撒枸杞。”
說著轉身處理肋排。
熱鍋冷油,薑片蔥段下鍋“滋啦”作響,她握著鍋鏟輕輕撥弄,直到香味漫開才倒入肋排。
鐵鏟與鍋底碰撞發出清脆的“當當”聲,每塊肉都被翻得均勻,漸漸染上焦糖色。
“李三兄弟,醬油麻煩順著鍋邊倒,”她對湊過來看的李三交代,“讓熱油一激,香味才出得來。”
李三點頭記下,見她添熱水沒過排骨,大火燒開時湯麵滾起金紅色的浪,才轉小火慢燜,忍不住問:“姑娘,這得燉多久?”
“至少兩炷香,”戚蘿往砂鍋裡撒了把孜然粒,“得讓肉爛到脫骨,醬汁才肯入味。”
正說著,廚房門簾被人輕輕挑開一角。
一隻戴著銀鐲子的手扒著簾邊,銀環上鏨的纏枝紋在光下閃了閃,緊接著露出半張臉。
眉峰挑得高高的,鼻梁挺直,嘴唇抿成條直線,正是個十五六歲的姑娘。
她先是往灶台這邊望了望,鼻尖輕輕嗅了嗅,眉頭猛地皺起,臉瞬間沉了半截,嘴裡嘟囔著“什麼味兒這麼淡,莫不是忘了放鹽。
等聞到砂鍋裡飄出的孜然肉香,眉頭又悄悄鬆開,嘴角幾不可察地翹了下,卻又很快繃住,低聲咕噥“這還差不多,總算沒太糟”。
張師傅眼尖,瞥見那隻銀鐲子就低了頭,示意二柱和李三彆作聲。
戚蘿正專注地磨杏仁,石磨轉得勻勻的,漿汁順著凹槽往下淌,白如牛乳,沒留意門簾那邊的動靜。
“姑娘,這杏仁漿磨得比雪還白。”李三幫著濾渣,看著紗布裡滲出的清汁,忍不住驚歎。
“泡透了再磨,就細了。”戚蘿接過濾好的漿汁,倒進小銅鍋,“加冰糖慢慢熬,火大了容易糊。”
等羔羊排燉得能用筷子輕鬆戳透,她掀開鍋蓋,湯汁已收得隻剩小半碗,每塊肉都裹著紅亮的醬汁,孜然粒嵌在肉縫裡,香氣濃得化不開。
此時排骨湯也燉好了,山藥燉得半透明,用勺一碰就顫巍巍的,湯色清亮得能看見鍋底的薑片。
杏仁玉露盛在描金小碗裡,桂花撒得勻勻的,甜香混著桂花香,與肉香、清甜味纏在一處,倒也和諧。
那姑娘恰在此時掀簾進來,石榴紅騎裝的下擺掃過門檻,帶起一陣風。
她走到案台前,先是盯著紅燒羔羊排看了兩眼,指尖在盤邊虛點了點,像是在數肋排的塊數,又彎腰聞了聞杏仁玉露,鼻尖幾乎碰到碗沿,直起身時恰好對上戚蘿的目光。
“你就是那個擺攤的廚子?”她揚著下巴,銀鐲子隨著動作叮當作響,聲音清亮得像敲玉磬。
戚蘿聞言用布巾擦了擦手,微微頷首:“是。”
那姑娘盯著她看了片刻,忽然板起臉,重重“哼”了一聲,轉身就往外走。
剛到門口,又想起什麼似的停住腳,對著屋裡的廚子們揚聲道:“都起來吧,杵著做什麼,耽誤了傳菜仔細你們的皮。”
說罷,目光卻飛快地往那盤羔羊排上掃了一眼,才掀簾而去。
張師傅等人這才反應過來,慌忙躬身行禮,聲音都帶了點緊張:“見過趙小姐。”
直到那抹石榴紅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張師傅才直起身,抹了把額頭的汗,對戚蘿解釋道:“趙小姐自小在軍營長大,說話直來直去,姑娘彆往心裡去。貴人方才那神色,約莫是覺得菜還入眼。”
戚蘿這才恍然,望著門簾處愣了愣——方才明明見她聞著肉香時嘴角動了動,像是滿意的,怎麼轉臉就“哼”得那樣重?
正琢磨著,就見劉管事匆匆走進來,手裡捧著紅漆托盤,上麵擺著銀質溫盤、青瓷燉盅和描金小碗,盤沿還刻著纏枝蓮紋。
“姑娘的菜正好趕上時候。”他看了眼漏刻,笑意更深。
“按府裡規矩,主菜入銀盤保溫,湯品用燉盅蓋嚴,甜食配錦緞墊,由兩個仆婦端著,從西角門進傳菜廊,廊裡每隔三步有小炭爐溫著,直送正廳暖閣,半點不會失了溫度。姑娘看這樣安排可好?”
戚蘿點頭:“全聽管事的。”
二柱已手腳麻利地幫著裝盤,李三則細心地在杏仁玉露碗下墊了月白錦緞。
劉管事仔細檢查過,對候在門外的仆婦道:“記著走傳菜廊,莫要蹭了盤沿。”
仆婦們應著,端起托盤輕手輕腳地去了。
劉管事這才對戚蘿道:“姑娘辛苦了,灶房後間有歇腳的地方,我讓人給您沏壺茶來。”
戚蘿望著案台上收拾乾淨的廚具,目光掠過張師傅正忙著熬製的醬汁,輕聲道:
“多謝劉管事費心,其實我這三道菜做得簡單,也不費什麼力氣。府裡大廚們的手藝才叫地道,若不耽誤事,我想在這兒多待片刻,看看他們料理食材的法子,也算長點見識。”
她頓了頓,又補充:
“絕不敢叨擾,更不會亂伸手,就遠遠看著學個眼緣。”
劉管事聞言,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片刻,見她神色誠懇,眼底沒有半分貪求,反倒添了幾分讚許,笑著點頭:
“姑娘客氣了,後廚雖忙,多雙眼睛看著也不妨事。張師傅他們都是敞亮人,姑娘有不懂的,問問也無妨。”
說罷,眼角餘光似有若無地往正廳方向瞥了瞥,才轉身去吩咐雜役添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