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十麵埋伏,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十一年四月,北京城。

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站在巨大的軍事沙盤前,手中細長的竹鞭在沙盤上劃出幾道清晰的痕跡。沙盤上,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地形栩栩如生,各處插著不同顏色的小旗——紅色代表官軍,黑色代表流寇。

"四正六隅,十麵張網。"楊嗣昌的竹鞭點過河南、陝西、湖廣、鳳陽四個方向,"以河南、陝西、湖廣、鳳陽為''四正'',由四位巡撫分剿而專防。"

竹鞭又移向延綏、山西、直隸、應天、江西、四川六個方位:"以延綏、山西、直隸、應天、江西、四川為''六隅'',由六位巡撫分防而協剿。"

最後,竹鞭在沙盤中央重重一敲:"如此,十麵張網,步步為營,漸次推進,流寇將無處可逃!"

兵部大堂內,十餘名身著緋袍的高級將領屏息凝神,目光隨著楊嗣昌的竹鞭移動。燭火映照下,楊嗣昌消瘦的麵容顯得格外堅毅,眼角的皺紋裡刻滿憂思。

"楊部堂此策甚妙。"陝西巡撫孫傳庭拱手道,"然各省兵力不均,糧餉短缺,恐難同時發力。"

楊嗣昌微微頷首:"正因如此,本官已奏請皇上,加派''剿餉''二百八十萬兩,限期一年征齊。"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此戰關係社稷存亡,望諸公同心戮力,不負聖恩。"

大堂內眾將齊聲應諾。隻有孫傳庭眉頭微蹙——加派餉銀意味著百姓負擔更重,那些已經易子而食的災民,如何還能榨出錢糧?

會議結束後,楊嗣昌獨留孫傳庭。兩人對坐,侍從奉上清茶。

"伯雅兄,"楊嗣昌以孫傳庭的字相稱,語氣緩和了許多,"陝西情勢如何?"

孫傳庭苦笑:"餓殍遍野,民變四起。下官冒死開倉放糧,已被禦史參了一本。"

楊嗣昌長歎一聲:"我知你難處。然流寇不滅,天下永無寧日。此番十麵張網,務必一舉功成。"

"下官明白。"孫傳庭沉聲道,"隻是擔心逼得太緊,恐生大變。"

楊嗣昌目光一凜:"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張獻忠、李自成等寇,必須徹底剿滅!"

同一時刻,河南鄢陵境內的一處荒廢村落。

張獻忠一腳踢開半掩的柴門,大踏步走進一間破敗的土屋。屋內,李自成正與幾位頭領圍著一張簡陋的地圖商議。

"八大王來得正好。"李自成抬頭,古銅色的臉龐上胡須雜亂,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探馬來報,官軍調動頻繁,似有大動作。"

張獻忠哈哈一笑,露出滿口黃牙:"怕他個鳥!楊嗣昌那老兒除了會寫幾篇酸文章,還能有什麼能耐?"他抓起桌上的水囊灌了一大口,"要我說,趁官軍還沒集結,咱們直搗鳳陽,再挖他朱家的祖墳!"

屋內幾位頭領聞言色變。兩年前張獻忠曾攻破鳳陽,焚毀皇陵,導致朝廷震怒,調集重兵圍剿,義軍損失慘重。

李自成搖頭:"不可。如今災荒連年,百姓困苦,我們應當穩紮穩打,先建立根基。"

"闖將這是怕了?"張獻忠眯起眼睛,"咱們乾的就是掉腦袋的買賣,前怕狼後怕虎的,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李自成不慌不忙地指向地圖:"據探報,楊嗣昌在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個方向布置重兵,又在周邊六省設防,分明是要將我們一網打儘。此時貿然出擊,正中其下懷。"

"那依你之見?"張獻忠冷笑。

"分兵。"李自成手指在地圖上劃出兩條線,"你率部向東南突圍,我向西進入陝西山區。官軍兵力分散,其圍自解。"

張獻忠拍案而起:"分兵?你這是要拆夥!"

屋內氣氛驟然緊張。幾位頭領麵麵相覷,不敢插話。這兩位都是威名赫赫的義軍領袖,張獻忠性情暴烈,殺人如麻;李自成沉穩多謀,深得人心。

李自成平靜地看著張獻忠:"八大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但如今官軍勢大,我們聚在一起,隻會被一鍋端。"

張獻忠瞪著李自成看了半晌,突然大笑:"好!就依你!老子去湖廣快活,你去陝西吃土!"說罷轉身大步離去,木門被他摔得震天響。

李自成輕歎一聲,對眾人道:"速做準備,明日五更,分頭突圍。"

......

周德福拄著一根粗樹枝當拐杖,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在塵土飛揚的官道上。身後,李氏牽著周小栓,三人衣衫襤褸,麵黃肌瘦,與周圍絡繹不絕的流民並無二致。

離開鹽山縣已經半個月了,周德福不知道走了多遠,隻知道要一直向東南。路上他們靠挖野菜、乞討為生,偶爾遇到好心人施舍一碗稀粥,就能高興一整天。

"當家的,前麵好像有個村子。"李氏虛弱地指著前方。

周德福眯眼望去,遠處確實有幾間茅屋的輪廓。他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去看看能不能討點水喝。"

三人加快腳步向村子走去。離得近了,周德福突然停下,一把拉住妻兒:"彆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