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賑濟災民,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禎十年,朝鮮,漢江口。

二十艘安南糧船緩緩駛入港口,船帆上繡著大明的日月旗,在烈風中獵獵作響。岸邊早已擠滿了饑民,他們瘦骨嶙峋,眼窩深陷,卻死死盯著那些裝滿稻米的船艙,仿佛那是最後的生機。

李長風站在碼頭高台上,身旁是濟州島總兵李忠和侍妾沈初盈。沈初盈一身素白襦裙,腰間卻配著一柄短刀,眼神冷冽如霜。

“侯爺,這批糧食怎麼分?”李忠低聲問道。

李長風眯起眼,目光掃過那些餓得發瘋的災民,淡淡道:“先放三成賑災,剩下的……運往天津、登州。”

李忠一愣:“不全部賑濟?”

李長風冷笑:“全給他們?那他們吃飽了,還會跟我們走嗎?”

沈初盈在一旁輕笑,聲音柔媚卻透著寒意:“侯爺的意思是——讓他們餓不死,但也活不好,這樣才會乖乖聽話,上船去南洋幫咱們乾活。”

李忠恍然大悟,連忙點頭:“末將明白了!”

崇禎十年,山東,青州府。

烈日炙烤著龜裂的田壟,乾涸的河床上散落著幾具瘦骨嶙峋的屍體。一個婦人跪在枯井旁,用瓦片刮著井壁上最後一點濕泥,手指磨得鮮血淋漓,卻隻摳出半把帶著土腥味的泥漿。她顫抖著捧到嘴邊,還沒咽下,就被身後衝來的流民撞翻在地。

“滾開!這是老子的!”

破鑼般的吼聲從官道方向傳來。沈初盈勒住韁繩,眯眼望向遠處——十幾個麵黃肌瘦的漢子正圍著一輛翻倒的糧車廝打,車轅上還掛著半截孩童的胳膊。

“嘖。”她輕巧地翻身下馬,鹿皮靴踩過焦黑的麥茬,“李總兵,看來咱們來得正是時候。”

濟州島總兵李忠擦了把汗,鐵甲下的中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望著官道兩側或跪或臥的災民,低聲道:“夫人,侯爺真要收這些人為己用?怕是半路就得死一半……”

沈初盈沒答話,隻是從馬鞍旁取下一個錦囊。素手輕揚,雪白的米粒如雨點般灑落在塵土裡。

刹那間,無數雙充血的眼睛從四麵八方盯了過來。

沈初盈站在臨時搭建的粥棚前,手持長勺,親自為災民施粥。她的動作輕柔,聲音更是溫婉:“慢慢來,都有份。”

可她的眼神卻冰冷如刀,掃過每一個領粥的災民,仿佛在挑選牲口。

“大娘,您家裡幾口人?”她問一個老婦人。

老婦人顫巍巍地伸出三根手指:“就剩老身和兩個孫子了……兒子和媳婦都餓死了……”

沈初盈歎息一聲,從袖中摸出一塊糖,塞進老婦人手裡:“真可憐……您想不想去個有飯吃的地方?”

老婦人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夫人是說……”

沈初盈湊近她耳邊,輕聲道:“大明在南洋有良田萬頃,缺的就是您這樣的勤快人。隻要肯上船,包吃包住,還能分地。”

老婦人激動得直哆嗦:“真的?那、那我的孫子……”

“當然可以一起。”沈初盈微笑,隨即抬手指向不遠處的一艘大船,“您看,那就是去南洋的船。”

老婦人千恩萬謝,領著孫子踉踉蹌蹌地向大船走去。

三日後,登州港。

“都聽好了!”李忠站在棧橋上,聲如洪鐘,“上了船,頓頓管飽!到了南洋,每人先發三畝熟田!”

黑壓壓的人群在岸邊蠕動。有人低聲啜泣,有人麻木地拖著家小登船,更多人則死死盯著港口堆積如山的糧袋——那是他們賣身為奴的價錢。

沈初盈斜倚在船舷邊,指尖把玩著一枚孔雀石耳墜。這是臨行前李長風親手為她戴上的,石頭上細細刻著“長風”二字。

“夫人。”李忠湊過來低聲道,“這批人裡混進了幾個錦衣衛的探子,要不要……”

“留著。”沈初盈紅唇微啟,“正愁沒人給崇禎報信呢。”

她突然直起身子,繡著金線的裙裾在鹹腥的海風裡翻飛。纖指遙指南方,聲音陡然拔高:“開船!去呂宋!”

同一時刻,漢城行轅。

李長風將塘報擲入火盆,羊皮紙在火焰中蜷曲成灰。

“山東饑民易子而食,河南蝗災赤地千裡……”他望著跳動的火苗冷笑,“崇禎還在令群臣齋戒祈雨?”

薑氏捧著冰鎮梅湯從屏風後轉出,孕肚已頗顯輪廓。她將琉璃碗放在案頭,忽然蹙眉掩住口鼻。

“嘔——”

李長風條件反射般扶住她,手掌觸到微隆的小腹時,兩人俱是一僵。

“世子還在景福宮地牢。”薑氏突然沒頭沒尾地說了一句,杏眼裡水光瀲灩,“除了將軍,沒人碰過妾身。”

窗外驚雷炸響,暴雨終於傾盆而下。

崇禎十年,山東登州。

夜色如墨,暴雨傾盆。

李長風在登州對災民的賑災並將大明百姓運往海外的行為引起了洪承疇的不滿。

於是,在一個漆黑的晚上。

劉澤清的一千精兵將整座驛館團團圍住,火把的光在雨幕中扭曲成一片血色。箭樓上,李長風的二十名親兵背靠背結成圓陣,遂發火銃的硝煙在雨水中彌漫,每一次齊射,都伴隨著樓下慘烈的嚎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