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喜當爹,明風再起,浮世蒹葭,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長風這邊正滿心期待著伊莎貝拉能在商船隊管理上大展拳腳,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彈劾風波卻如暴風雨般向他襲來。

朝堂之上,多位言官紛紛上奏彈劾李長風。其中,周道登的彈劾尤為尖銳,竟直指李長風身為駙馬,行為不檢,與秦淮河的花魁柳如是有染,還因爭風吃醋鬨出諸多事端,實在有傷大雅。這些彈劾之詞,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崇禎帝看到這些奏章後,龍顏大怒,當即下旨對李長風進行訓斥。

"周道登這老匹夫!"李長風摔碎手中的龍泉窯茶盞,碎瓷片在《坤輿萬國全圖》上劃出裂痕,"上個月他侄兒走私暹羅米,賬本還在我書房..."

遠在海南的李長風得知此事後,頓時一個頭兩個大。他心裡清楚,這些彈劾雖多有不實,但在朝堂之上,眾口鑠金,若不妥善處理,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大禍。經過一番思索,李長風深知想要平息這場風波,必須要疏通各方關係。

於是,他趕忙安排人手,給京城的大員們每人都備了一萬兩白銀作為孝敬錢。這些大員們在朝中頗具影響力,若能得到他們的諒解,對自己化解危機至關重要。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被換成徽州錢莊的兌票秘密 送往京城,送到了各位大員的府上。李長風希望這些銀子能讓他們在皇上麵前為自己說些好話,淡化此事的影響。

除此之外,李長風深知宮中太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皇帝身邊侍奉的乾爹王公公。王公公深得崇禎帝信任,他的一言一語都可能對皇上的決策產生影響。所以,李長風咬咬牙,又給王公公送去了十萬兩銀票,還附上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希望乾爹能在皇上麵前多美言幾句,為自己開脫罪責。

燈下裁衣待歸人

正當李長風被彈劾風波攪得焦頭爛額之際,一封來自鬆江府的信箋,如同一束穿透陰霾的光,讓他原本愁雲密布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信是鬆江府王家大掌櫃陳婉君所寫。信中言辭溫婉,卻蘊含著令李長風欣喜若狂的消息。

李長風握著那封素白信箋的手微微發顫。信封角角浸著水漬,卻仍平整如初——那是鬆江碼頭特有的潮氣,仿佛連時光都在替陳婉君護著這份心意。

"長風爵爺:

自姑蘇一彆,青絲成雪八千縷。您走後忽聞喜脈,昨夜脈象如潮水初漲,起伏間似有故人踏波而來。窗外的梧桐葉落了滿地,倒像是誰將心事都揉碎了撒在石階上......"

“自昔之彆,忽焉八月有餘矣。悠悠歲月,度日如年,每念君顏,妾心繾綣。

今妾身懷六甲,腹中胎兒,日夕躁動,似亦盼君之歸也。胎動之時,妾撫腹而思,此新生命之萌動,皆君我之情種也。每念及此,既喜且憂,喜者,新生命將臨,家族有繼;憂者,君行遠方,未歸身畔,獨對產期,心內彷徨。

妾常夢君歸,攜手漫步庭間,共話家常,其樂融融。及寤,唯見衾枕獨寒,淚濕羅襟。鬆江舊居,處處皆留君我往昔之跡,睹物思人,情難自已。

海南之地,想必風光殊異,然妾深知君身負重任,為國為民,奔走操勞。但望君諸事順遂,保重貴體。妾多麼冀君能速返鬆江,陪妾共迎此新生命之降臨。待君歸時,嬰兒啼笑,一家團聚,此乃妾日夜所盼之盛景也。”

信紙末尾的淚痕暈染成梅枝,李長風望著"妾身望眼欲穿"那句,喉間忽地哽住。八個月前他帶領船隊前往海南,卻不知陳氏已默默將思念熬成了雙倍的牽掛。此刻鬆江府的雨正密,簷角銅鈴搖碎一地清愁,倒像極了去年七夕她為他縫香囊時,針尖戳破指尖的血珠。

李長風將海南的建設、軍隊、甚至窗台上那盆她親手澆水的茉莉都托付給最信任的巡撫孫元化時,指尖在檀木桌案上劃出簌簌裂痕。他望著案頭未拆封的邸報,墨跡在燭火中明明滅滅,恍惚間又仿佛看見陳婉君歪頭笑時發間步搖的流蘇,與八個月前鬆江碼頭那枚浸著潮氣的姻緣石重疊成雙。

"即刻備船!"他猛然擲開狼毫筆,驚得窗外棲著的斑鳩撲棱著飛向月夜。船長捧著航海圖的手微微發抖:"伯爺,南海季風正緊,此時揚帆..."話音未落,李長風已抽出發間玉簪劃破掌心,血珠滴在航線圖上蜿蜒成河:"鬆江的潮水等不得!"

船隊破開南海的驚濤時,李長風站在船頭任憑鹹澀海風吹散束發金冠。他腰間那半塊玉佩在波光中明明滅滅,刻著的"與君共潮生"篆文仿佛與天際線銜接著什麼。夥計遞來的薑茶燙得他指尖發紅,卻恍若未覺——昨夜重讀婉瑩來信,末尾那句"妾身已備好火腿煨肘,隻等君來同煨一甕陳年雪水",竟生生燙得心口起燎原之火。

當船隊終於駛入黃浦江時,暴雨忽至。李長風卻解開青衫任憑雨水澆透,赤足立於船頭嘶聲高喊:"陳家娘子!"江麵驟然安靜,唯有雨聲與他的回音在萬安橋下纏綿。恍惚間他看見雨幕深處飄來一葉扁舟,船頭紅燈籠映著半闕殘詞:"溪水奔奔趨滄海,怒濤滾滾複歸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明風再起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