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0章 鐘磬齊鳴大朝會,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張國之的部署下, 錦衣衛安插在各個官員家中的眼線,也開始動了……不過,讓朱翊鈞擔憂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朝鮮的事情,朝中官員好像知道的並不多……根本沒有人討論這個事情。

但朱翊鈞並沒有因此鬆懈,因為朱翊鈞還清楚一件事情,會咬人的狗是不經常叫的。

若是,此時朝中真的有人知道了朝鮮的事情,甚至,想著做些文章的話,他極有可能隱藏起來,然後,在大朝會上突然蹦出來。

故,朱翊鈞並未鬆懈,一邊讓錦衣衛的人調查官員是否有串聯,自己這邊呢,也在積極的準備話術來應對。

高老師當個副手,麵對這麼多同級彆的官員圍攻,還能遊刃有餘,而自己,這個做了十八年,風裡出,雨裡進的皇帝,沒道理吼不住。

隻要做足準備,就沒什麼好擔憂的。

萬曆十七年正月初八。

己醜年的第一縷天光,刺破了京師的薄霧。

巍峨的皇極殿在晨曦中展現出它無與倫比的威嚴。

沉重的殿門緩緩開啟,身著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如同彙入龍庭的溪流,按照品級序列,魚貫而入。

新年第一次大朝會,空氣中彌漫著莊重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鐘磬齊鳴。

“陛下駕到……”

隨著司禮太監陳矩一聲悠長洪亮的唱喏,身著十二章紋玄色冕旒、腰係玉帶的朱翊鈞,在儀仗的簇擁下,出現在了朝臣的麵前。

冕旒十二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動,遮蔽了他年輕麵容上的神情,隻透出一股沉凝如淵的帝王威儀。

等著朱翊鈞坐下身後,文武百官開始行禮。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浪……

文武百官,從首輔申時行到末位小官,皆匍匐於冰冷的金磚地麵。

“眾卿平身。”朱翊鈞的聲音透過冕旒傳來,平和而清晰,聽不出喜怒。

百官謝恩起身,垂手肅立。

大殿內一時靜得落針可聞,唯有禦座旁銅鶴香爐中升起的嫋嫋青煙,無聲地流淌。

按照慣例,朝會首先由內閣首輔申時行奏報歲末年初的政務要情。

申時行出列,手持玉笏,聲音沉穩:“啟奏陛下。去歲,仰賴陛下洪福,天佑大明。四海雖有小擾,然大體承平。太倉歲入……”

他簡明扼要地彙報了去年的財政收支、主要工程進展以及邊疆動態,重點突出了“歲入豐盈”、“倉廩充實”、“海波漸靖”等積極方麵,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欣慰。

實際上,申時行是現在大明朝壓力最大的一個人。

他前麵是張居正,輔佐的又是比之前更加激進,更有權威的天子……

他深知今日朝會另有重頭戲,官立蒙學,故奏報內容精煉扼要,不多贅言。

接著,幾位部院重臣也依次出列,奏報本部要務,皆是有條不紊,波瀾不驚。

氣氛看似一片祥和,正朝著朱翊鈞預設的軌道進行——接下來,就該是內閣拋出醞釀已久的“官立蒙學”章程,由皇帝定調了。

朱翊鈞的目光透過玉藻,掃視著階下肅立的群臣,心中那份因朝鮮之事而繃緊的弦,似乎也稍稍鬆弛了一些。

就在朱翊鈞微微抬手,準備示意申時行提出蒙學新政之時。

“陛下!臣有本啟奏!”

一個清亮而帶著幾分激越的聲音,打破了殿中剛剛醞釀起的平靜。

隻見從文官班列中,一位身著青色獬豸補子官袍、頭戴烏紗的禦史,手持象牙笏板,大步跨出班列,跪倒在禦道中央。

朱翊鈞的目光瞬間聚焦於此人身上。冕旒下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他認得此人——河南道監察禦史,江東之。

一個以剛直敢言、甚至有些“好搏擊”著稱的年輕言官……當年,海瑞在時,便多番舉薦他。

“哦?”朱翊鈞的聲音依舊平穩,聽不出情緒,“江卿有何本章?準奏。”

“謝陛下!”江東之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壓下心中的激憤,但開口時,那話語卻如同出鞘的利劍,帶著鋒芒直指目標:“臣江東之,冒死劾奏!劾奏寧國公、提督朝鮮軍務——李成梁……”

嗡……

原本肅靜的皇極殿內,瞬間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低聲議論!

無數道目光齊刷刷地射向跪在殿中的江東之,有震驚,有疑惑,有興奮……

李成梁!那可是手握重兵、在朝鮮權備倭的國之柱石啊!

新年第一朝,第一個彈劾,就是屬於他的。

朱翊鈞端坐禦座,麵上依舊不動聲色。

武班之首,靖國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戚繼光,這位同樣功勳卓著的老帥,在聽到“李成梁”名字的瞬間,

原本微闔的雙眼猛地睜開,精光一閃,隨即又緩緩閉上,仿佛事不關己。

“這老家夥,在遼東時就跋扈慣了,如今跑去了朝鮮,天高皇帝遠,果然又出幺蛾子了!”

戚繼光與李成梁同屬邊帥,彼此知根知底,對其作風心知肚明,此刻聽聞被彈劾,第一反應並非意外,而是理應如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