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海瑞之死 2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6章 海瑞之死 2,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宮的龍床上,朱翊鈞輾轉反側。
海瑞最後豎起拇指的身影、無聲滑落的手臂、妻女悲慟的哭聲、那句“浮遊一日,亦撼乾坤”的歎息……
反複碾過他疲憊的神經。
案頭那方鮮紅的“皇帝之寶”印痕,在黑暗中仿佛灼灼燃燒,映照著他肩頭沉甸甸的江山與身後莫測的毀譽……
熬到窗外透出第一絲灰白,他才在極度的身心俱疲中,勉強墜入混沌的淺眠。
夢境,光怪陸離。
煙霧繚繞中,一個身著寬大道袍的身影背對著他,身形瘦削,氣質孤高冷峻。
朱翊鈞心頭猛地一緊——那是他十幾年未曾夢見的皇爺爺,世宗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並未轉身,隻有縹緲的聲音在虛無中回蕩,帶著一種洞察世情的漠然與玄奧:“癡兒……何為名?何為實?……”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終是鏡花水月……”
“……道法自然……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之道也……”
“剛極易折……然……不折,何以見其剛?……”
聲音斷斷續續,如同囈語,充滿了道家的玄機與一種難以言喻的滄桑。
朱翊鈞想靠近,想追問,卻感覺身體沉重如鉛,動彈不得,隻能眼睜睜看著那煙霧中的身影越來越淡,最終與繚繞的青煙融為一體,消散無蹤。
“皇爺爺,您是來接海瑞的吧。”朱翊鈞低吟一句。
原本已經慢慢消散的青煙,又猛地出現,那個背影再次在青煙中顯現出來:“朕來接他作甚?朕是來看望孫兒的……”
聲音中帶著一絲怒意。
而朱翊鈞輕笑一聲,對著背影輕笑一聲:“皇爺爺還是跟生前一般,言不由衷啊。”
窗外天色已然微明。
朱翊鈞從夢中醒來,努力回想夢中皇爺爺的話語,卻隻捕捉到一些零星的碎片:“名實”、“剛極易折”、“損有餘補不足”……那玄而又玄的意境,如同指間流沙,越想抓住,流失得越快……
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正欲喚人,驟然——
“咚——咚——咚——”
低沉、肅穆、穿透力極強的鐘聲傳來,一聲接著一聲,回蕩在剛剛蘇醒的紫禁城上空,也敲擊在朱翊鈞的心坎上。
這是召集百官上朝的景陽鐘……也是昨日他安排好的,也是為了告知百官。
鐘聲如同無形的鞭子,驅散了殘存的夢境與恍惚。
宮門外,文武百官早已聞鐘而動,身著各色官袍,按品級肅立等候。
此時,這些官員還都不知道海瑞去世的消息,隻是在他們來之前,隱隱察覺到了些許不對勁,那就是百姓們手提籮筐,去了西城。
原本上朝的時候,道路上是沒有多少人的,可今日,街道上行色匆匆的百姓,竟然如此之多。
直到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手捧明黃聖旨,在丹陛之上站定,宣讀了旨意,隨後,又宣讀祭文。
海卿遽逝,國之失砥柱,朕失肱骨!痛何如哉!著即輟朝六日,舉國同哀!一應喪葬事宜,由禮部會同有司,務必從優從厚,以彰朝廷旌表忠良之至意!欽此……
偌大的宮門前廣場,竟陷入一片死寂。
旋即,巨大的悲慟如同無聲的浪潮席卷開來。
有白發蒼蒼的老臣以袖掩麵,肩膀微微聳動,有中年官員緊抿嘴唇,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更有海瑞的門生故吏,再也抑製不住,發出低低的嗚咽。
海瑞在士林心中,是道德的豐碑,是士大夫風骨的極致象征……
在萬千黎民心中,他就是那不畏強權、為民請命的“海青天”!
現在這些官員,雖然有不少人討厭海瑞,但厭煩之餘,還是有著諸多的敬重。
他的死是天下人心的一角崩塌!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在景陽鐘的餘音還未散儘時,海瑞去世已如驚濤駭浪般席卷了整個北京城。
實際上,這些官員們是從聖旨,祭文中得知海瑞去世的消息,而北京城的百姓們,卻是在昨夜口口相傳,早都知道了。
因為海瑞在西城區的家外,掛起了白幡……周邊百姓看到之後,心猛地一緊,上前查問,才得知海青天已經去世。
而後,消息便迅速傳播開來。
“海青天……歿了!”
最初是難以置信的寂靜,隨即,巨大的悲聲如同決堤的洪水,從千家萬戶中爆發出來……
東市的布莊掌櫃,一大早,正欲開門迎客,看到行色匆匆的老漢,不由問道:“今天早上怎麼那麼多人。”
“你還不知道呢,昨夜,海青天在家亡故了,我們都趕著去燒紙呢。”
掌櫃聞訊手一抖,鑰匙“當啷”落地,隨即對著西麵撲通跪下:“青天老爺啊!您怎麼就走了啊!”
西城胡同裡,一位曾蒙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主持公道、討回祖產的商人,聽聞噩耗,呆立半晌,猛地衝回屋內,翻出珍藏多年的一幅海瑞畫像,恭恭敬敬掛在堂屋正中,點燃三炷清香,老淚縱橫,長跪不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