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萬曆十五年 4 新鮮事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1章 萬曆十五年 4 新鮮事,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年節的喜慶氣氛尚未散儘,北京城還沉浸在慵懶的餘韻中。
然而,正月初七的清晨,內閣大堂內卻已是一片愁雲慘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六部九卿、各衙門堂上官們,天不亮就齊聚於此。
大堂內,炭火燒得旺旺的,卻驅不散眾人心頭的寒意。
十幾位身著各色品級官袍的重臣,或坐或立,早已沒了平日的威儀和矜持,一個個眉頭緊鎖,唉聲歎氣,甚至麵如土色。
爭論不休,各個都在說著些抱怨的話。
“二百萬兩!肉食!布匹!還要在五月端午前造冊,八月中秋前發到每一個老人手裡?!這……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陛下是撥了銀子,可這銀子怎麼變成東西,怎麼運?江南的布好說,可那肉食!新鮮肉食!五斤!偏遠州縣如何保鮮?如何運輸?沿途損耗算誰的?這賬……這賬根本沒法算!”
“對啊,對啊,這根本沒法算啊。”
“這清點人口就是第一道鬼門關,六十五歲、七十歲!這歲數如何核準?地方上多少老人連生辰都記不清!裡甲胥吏趁機上下其手、虛報冒領怎麼辦……咱們總不能派個欽差去給每個老頭老太查生辰八字吧?時限又如此之緊,逼死地方官也辦不周全啊!”
“誰說不是!限期隻有八個月!公文傳遞到雲貴川,快馬加鞭也得月餘!清點造冊、采購調運、分發入戶……陛下…這……”一個性急的侍郎脫口而出,話到一半,被旁邊同僚猛地扯了下袖子,硬生生咽了回去,臉色煞白。
妄議君父,這罪名也不小……
大堂內亂哄哄一片,你一言我一語,巨大的壓力讓這些平日裡養尊處優、指點江山的帝國重臣們,徹底失了方寸……
砰!
一聲不算響亮卻異常清晰的拍案聲響起,壓過了嘈雜的議論。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坐在次輔位置上的張學顏臉色鐵青,猛地站了起來。
“肅靜!肅靜!都給我肅靜!吵吵嚷嚷,成何體統!這裡是內閣大堂,不是市井菜場!”
被張學顏的氣勢所懾,大堂內的喧鬨聲瞬間低了下去,隻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壓抑的咳嗽聲。
張學顏環視一周,語氣嚴厲:“聖旨已下,覆水難收,爾等在此怨天尤人,推諉塞責,除了徒亂人心,於事何補?難道還能指望陛下收回成命不成……”
“我等身為朝廷股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陛下此旨,固然……艱難,然其體恤萬民、恩澤耆老之心,天地可鑒!縱有千難萬難,亦當竭儘全力,設法周全,而不是在這裡自亂陣腳,徒呼奈何……”
說完之後,張學顏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手扶額頭的首輔申時行身上:“閣老,事已至此,當斷則斷!需立刻拿出一個應急的章程,通傳各省,令其即刻行動,不得有誤,再拖延下去,莫說五月端午造冊,八月中秋發放,便是年底也休想完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申時行身上。
這位素以溫和持重、善於調和著稱的首輔,此刻眉頭緊鎖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他臉色蒼白,眼袋浮腫,顯然也是一夜未眠。
申時行緩緩放下揉著額頭的手,抬起頭。
“昨夜,我這裡也籌謀的差不多了,內閣即刻擬令,以八百裡加急,將聖旨原文及此令,火速傳諭天下各省、府、州、縣……”
“由各部衙抽調官員進入恩養司辦差……”
“著戶部、工部、光祿寺,即刻統籌。”說著,申時行看向了張學顏。
“銀子在你手上,立刻核算,分撥各省采買肉食、布匹之定額!工部協同,確保鬆江布優先足額供應,光祿寺統籌各地官倉、民間畜養,務必保障肉食來源,有什麼法子都用上!”
“著吏部、都察院,立刻行文各省督撫、布按二司!令其親督所屬府州縣官,親自掛帥,以保甲、裡甲為基礎,立即清點轄內六十五、七十歲以上老人……”
“戶籍黃冊、鄉老佐證並用!務求速速造冊!同時,嚴令在六月的時候,就地、就近籌措部分肉食布匹,以緩解中樞調運壓力!
………………
………………
事雖難,但隻要有人肯做,有人願意去理會,總是能辦成的。
天子又不是去吃海南的荔枝,是讓朝廷給老人們發恩典,官員們各個都是讀著聖賢書長大的,連反駁的角度都沒有……
實際上,這些在此時討論的官員都清楚。
這是天子給百官的一場考驗……
長達八個月的考驗。
朱翊鈞也一直關注著朝廷的部署。
錦衣衛派遣下去數千人。
一直到了萬曆十五年的三月份,朝廷的工作流程才算捋順,也就是說,在三個月後,各地方官府才開始登記人數。
萬曆十五年的三月,春風剛吹化了北地的殘雪,南方便已飄起了楊花。
從遼東的黑土地到嶺南的稻田,從蜀地的深山到江浙的水鄉,一道道官府文告貼在了村口的老槐樹上、鎮口的石牌坊上,連偏遠山寨裡的土樓牆壁,也被裡正用鍋底灰刷了告示——要給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登名造冊,將來有肉有布領。
這新鮮事像長了腿,沒幾日就傳遍了千家萬戶。
山東曹縣李老漢蹲在自家門檻上,摸著下巴上的白胡子直犯嘀咕。
他記不清自己到底多大,他兒媳婦急得團團轉,搬來村裡最老的張嬤嬤作證。
張嬤嬤眯著老花眼,掰著滿是皺紋的手指頭數,好像是嘉靖元年,她嫁過來那年年尾,這個李老漢出生的。
一旁的裡正劈裡啪啦打了陣算盤,一拍大腿:“六十六……夠數!”
李老漢聞言咧嘴笑,露出缺了的門牙:“敢情我還沾了朝廷的光,總算知道自個兒多大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