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1章 特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凜冬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宣告它的主權。

剛入冬月沒幾日,北京城便迎來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

雪片又密又急,鵝毛般簌簌落下,不過半日光景,便將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鱗次櫛比的民居、喧囂的市井街巷儘數染成一片蒼茫的素白。

這場雪,比萬曆十年、十一年的初雪都來得更早,也更急……

大雪連下了一整夜,終於在天明時分漸漸止歇。

雪霽後的北京城,銀裝素裹,寒氣徹骨。

空氣清冽得如同冰刀,吸一口都帶著刺骨的涼意。

屋簷下垂掛起長長的冰淩,在微弱的冬日陽光下閃著冷硬的光。

乾清宮中,數個火盆燒得正旺。

朱翊鈞身著常服,正伏案批閱奏章。

窗外是琉璃世界,室內卻隻聞炭火偶爾的劈啪聲和朱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西北麻貴總兵六百裡加急,以及薊門李如鬆總兵急奏……”殿外傳來小太監略帶急促的通稟。

正在處理著奏疏的朱翊鈞筆尖一頓,心中輕笑一聲。

兩個心腹愛將,在同一天奏疏入京,還是在雪夜入京,倒是難得。

“呈上來。”

“是,陛下。”

陳矩快步走出,將兩份奏疏帶到,恭敬地放在禦案上。

朱翊鈞最先拆開的是,麻貴的奏疏。

那邊時不時就要打仗,更為緊急一些,而李如鬆的,朱翊鈞都不用看,肯定是告老爹黑狀呢。

李成梁去了朝鮮那麼久,每三個月李如鬆都會掌握一部分老爹的罪證。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李成梁帶到朝鮮的遼東係將領,跟著李如鬆聯係頗深。

麻貴奏報詳述,兩月前,在靠近西北方向、名為“庫普玉”的重要綠洲城附近,其麾下遊擊將軍主動出擊,遭遇並重創了葉爾羌汗國一支意圖滋擾的巡邏隊,約有一千餘人。

明軍斬獲頗豐,焚其輜重,並成功占據了該綠洲的幾處關鍵水源。

同時,在奏疏中,麻貴也提及了西北風向的一種變化。

葉爾羌人已經很久不敢派出巡邏隊了。

現在較為頻繁,可其內部強硬派勢力抬頭,在邊境的兵力調動和小股騷擾次數確有增加。

他據此判斷,葉爾羌汗國不甘失敗,極可能在來年開春冰雪消融、補給便利之時,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反撲!

因此,他奏請天子,授予其臨機決斷之權。

實際上,這個臨機決斷之權,朱翊鈞早就給了麻貴了。

可年輕一代的將領們就是懂事。

每次感覺有大的行動,還是早些上奏,重新提及這個臨機決斷之權。

而朱翊鈞用主筆寫下,卿所求臨機決斷之權,準許……

這盤踞西域的葉爾羌汗國內亂頻仍,實力遠遜於當年的瓦剌或北方的韃靼。

但那裡的環境可比草原上還要惡劣。

麻貴的戰略是對的。

步步蠶食。

慢慢的放血。

將大明的疆域和影響力再向西推進一步……

向西,向西……

實際上,朱翊鈞西進政策,不是單純的為了自己主體民族,也是為了那邊的民族。

世界大勢,風雲變幻,在未來,北邊的北極熊,蒙古的其他部落都是盯著西域呢。

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畸形的政權。

他存在不了多長時間。

而且,對於當地的百姓,奴隸,甚至是貴族來說,接受大明朝漢人們的統治,絕對比蒙古人,中亞人,羅斯人好太多了。

因為大明會把這些人當作人來看待,後續會派遣官員去治理……他們隻需要付出以前十分之一的代價,便能得到保護。

某種程度來說,此時的大明帝國,是那塊方外之地的救世主。

早早的掛鉤。

早早的進步。

朱翊鈞帶著尚未完全消散的情緒,打開了另外一個愛將李如鬆的奏疏。

“……臣父遠在朝鮮,代天巡狩,整軍經武,夙夜匪懈,陛下聖明燭照,自有公論……“

“然,臣近日接獲遼東舊部自朝鮮歸者泣訴,言及……言及臣父麾下個彆驕兵悍將,仰仗天威,於駐地多有滋擾……更有甚者,竟有強奪民女之事發生,雖屬個彆,然影響極壞,恐損天朝上國仁德之名,亦寒朝鮮軍民歸附之心……”

“臣聞之,五內俱焚,痛心疾首,臣寫信給了父親,卻反被訓斥,臣雖為子,不敢因私廢公;臣亦為將,深恨此等敗壞軍紀、辱沒國威之行!懇請陛下……念臣父年高,不要體罰,降旨申飭……”

“務使其嚴加約束部眾,整肅軍紀,以彰天朝法度,慰藩屬黎庶!臣李如鬆,泣血頓首……”

朱翊鈞看著“泣血頓首”四個字,眉頭隻是輕輕一挑,非但沒有怒意,反而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近乎玩味的笑意。

這個李如鬆。

沒有跟朕交心啊。

耍弄一些毛頭小子,不成熟的心眼。

朱翊鈞心中並無多少被愚弄的憤怒,反而覺得李如鬆此舉,透著幾分年輕人特有的“較真”和急於表現“忠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