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1章 朝鮮東南倭患 5,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得到天子允許之後,李昖的聲音微微發顫,帶著哽咽:“陛下明鑒,臣屬國東南沿海,近年來倭患日熾,已非疥癬之疾,實乃心腹大患……”

“彼等倭寇,凶殘狡詐,聚散無常。每每乘船而來,如蝗蟲過境,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他抬起頭,眼中已是淚光隱現,好像他自己真的是托舉百萬百姓生靈的好國王。

“去歲春汛,倭船數十艘突襲慶尚道巨濟島,守島軍民奮勇抵抗,然賊寇勢大,島上數百名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儘遭屠戮,血染灘塗,三日不淨……”

“更有甚者,賊酋竟將數十名壯年男子斬首,懸於漁船桅杆之上,順流漂至釜山港,以示恐嚇!釜山軍民見此慘狀,無不目眥儘裂,肝膽欲碎……”

“同年秋,全羅道海南郡沿海村落,一夜之間,十室九空,倭寇趁夜登陸,見屋即焚,見人便殺……”

“年輕女子數百人,哭聲震天,竟被驅趕入海,押上賊船!所過之處,唯餘斷壁殘垣與焦屍遍地,更有繈褓嬰兒,被棄於道旁,啼哭至力竭而亡……臣聞報之時,心如刀絞,恨不能親提三尺劍,與彼獠決一死戰!然……”

李昖的聲音哽咽難言。

他身後的朝鮮重臣們,如柳成龍、李恒福等人,亦是麵色悲戚,緊握雙拳,顯得非常莊重,來訴聽自己國王的痛訴倭國的暴行。

實際上,這個時候,戚繼光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殿內鴉雀無聲,隻有李昖帶著泣音的控訴在回蕩。

張學顏、李成梁等武將麵色凝重,戚繼光眼中更是閃過一絲淩厲的殺意。

實際上,這個時候,戚繼光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馮保、陳矩侍立禦座旁,仿佛石雕。

朱翊鈞臉上的那絲淡笑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肅穆。

李昖強壓悲痛,繼續道:“……然倭寇船快刀利,來去如風,我朝鮮水師孱弱,陸路馳援不及,往往望洋興歎,徒呼奈何……”

“沿海百姓,朝不保夕,田地荒蕪,商路斷絕,實已苦不堪言,長此以往,恐東南半壁,將不複為臣國所有矣。”

“臣,臣無能,愧對祖宗社稷,更愧對陛下托付藩屏之重望!伏乞陛下……念在朝鮮世守臣節,恭順無貳,念在數百萬黎民嗷嗷待哺……發天兵以救倒懸,朝鮮舉國上下,必永感天朝再造之恩……”

說罷,李昖再次深深叩首,額頭重重觸在金磚之上,久久不起。

他身後的朝鮮大臣們也隨之伏地叩首,殿內一片壓抑的沉寂。

朱翊鈞沉默了片刻,目光掃過階下匍匐的朝鮮君臣,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倭患荼毒,生靈塗炭,朕聞之亦感痛心。然……”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上了一絲不容置疑的探究與嚴厲:

“據朕所知,洪武定製,朝鮮國兵甲之製,皆按藩國五倍之數呈報天朝,去年朝鮮國進獻武備誌,禮部存檔,當有常備水陸兵馬,不下十萬之眾。戰船亦有數百艘,水師亦有數千之軍。”

“區區流竄倭寇,縱有凶頑,其數幾何……”

“不過數百,至多千餘耳。卿藩坐擁數萬之師,水陸兼備,竟連保境安民,剿滅幾股海匪都做不到嗎……”

朱翊鈞這一問,直指要害,如同重錘砸在李昖心口。

“這……” 他渾身一顫,額頭上瞬間滲出細密的冷汗。

他張了張嘴,隻覺得喉嚨乾澀發緊,那句“五倍製”本就是虛報以壯聲勢、應付天朝的舊例,此刻被皇帝當麵點破,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

他該如何解釋?

說兵冊有假?

說兵力空虛?

說軍隊糜爛?

無論哪一條,都是好說不好聽。

甚至還有欺君罔上,給天朝上國玩心眼,不老實的嫌疑啊。

李昖腦中一片混亂,巨大的壓力讓他一時語塞,他下意識地、帶著一絲絕望的求助,微微側頭,用眼角的餘光瞥向身後肅立的領議政柳成龍。

站在他側後方的柳成龍,將天子那洞悉一切的目光和國王的窘迫儘收眼底。

他心中也是一片冰涼,知道此刻任何推諉搪塞都隻會火上澆油。

電光火石之間,柳成龍眼皮極其輕微、卻異常急促地向下眨動了兩下,給了李昖一個清晰無比的信號:認下!認下“不堪作戰”!

李昖瞬間讀懂了柳成龍的暗示。

“陛下明察秋毫!臣……臣萬死,臣番國……承平日久,武備……武備確有鬆弛!兵士……兵士多不習戰陣,甲胄器械亦多朽壞……加之……加之……”

“加之數百年來,仰賴天朝上國威德庇佑,海波不興,藩籬穩固……臣國……臣國上下,確……確有些安於太平,疏於整飭!此皆臣之過也……”

“然……然倭寇凶殘狡詐,遠非尋常海匪可比,其兵器犀利,戰法詭譎,臣國羸弱之兵……實……實非其敵手!每每交戰,潰敗如山倒……並非將士不用命,實是力有未逮啊!陛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