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慚愧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0章 慚愧,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在這場賜宴之中,存在感並不強。
因為年齡差距太大了。
朱翊鈞不大聲說話,老人們都聽不清楚,可若是一直扯著嗓子喊,又不現實。
所以,他在這裡大多數都是點頭,笑,而後,舉杯,輕抿。
主持的人,正是海瑞。
隻有一個老人喝了酒之後,問道海瑞:“在座的哪位是天子時。”
朱翊鈞才道:“老人家,這裡沒有天子,隻有後輩……”
隨後,老人們找準目標,都看向朱翊鈞,像是提前排練好了一般,開始猛誇。
這些……內容,說白了都是應天府安排的,這些日子,可沒少教給這些老人們好聽的話。
而一旁的數名翰林編修,奮筆疾書……
說的這些誇獎的言語,讓朱翊鈞多少有些臉紅,當然,他也明白一件事情。
原本自己隻是想著請這些老人們吃一頓美味佳肴。
可現在這些老人們,卻被折騰了一番,這麼大的年齡了,還要背詞,當托。
哎,越想越是慚愧。
在這種慚愧之中,朱翊鈞端起酒杯。
真真的喝了一杯黃酒……這也是,他第一次喝酒……可能是表達自己的歉意,也可能就是心中的慚愧所至。
一旁的馮保心裡也都明白。
不過,在殿中陪同的官員們,卻是各個滿意……
賜宴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老人們可不能在這裡演上大半夜。
等到老人們都被攙扶走了後,陪同的官員們,原以為會受到皇帝陛下的嘉獎,可,隻迎來了皇帝的三聲冷哼,而手足無措。
倒是,海瑞對陛下頗為不快的反應,有所準備,甚至,非常滿意。
這件事情也可以更直觀的告訴皇帝。
他是天子,他想看的事情,想聽的話,都是能安排出來的……可看到的事情,聽到的話,真假就不知道嘍……
次日,晨鐘撞破金陵薄霧。
奉天殿外丹陛之下,百名官員整齊列隊,紫銅鶴形香爐中升起嫋嫋青煙,將漢白玉欄杆氤氳成朦朧的剪影。
在鴻臚寺的唱班中,官員們進入了奉天殿。
隨著馮保一聲尖細的:“陛下駕到……”
朱翊鈞玄色冕旒在晨光中掠過蟠龍金柱,龍靴踏在金磚地麵發出沉穩的回響,他登上禦階,坐於禦座之上後。
官員們下跪行禮。
“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參拜聲襲來。
朱翊鈞抬手:“平身。”
“謝陛下……”
等放到官員們全部起身後。
朱翊鈞這才開口,將此番南巡總結了一番,當然,當著這麼多外臣的麵,自己微服私訪的那段,他並未說出來。
說著,說著,話就到了昨天晚上的賜宴之上。
先是誇了一番應天府的辦事能力,隨後,又看向海瑞詢問道:“ 海愛卿啊,昨日那些老人家說朕,聖人天子,又是堯舜在世,還說了諸多朝廷新政的好話,你說說,昨日宴席上老人們所言,可句句屬實啊……"
文武官員,聽到朱翊鈞的話後,眼珠子直轉,殿內空氣也驟然凝固……
“回陛下,老人家們所言,七分真情,三分官話。”
這話驚得應天府尹差點站不準。
隨駕官員們交換著眼色。
朱翊鈞卻輕笑一聲,冕旒晃動間,鎏金珠串撞出清響:“好個七分真情,三分官話啊……”
“朕此番南巡,想看的是田間疾苦,聽的是百姓心聲,不是各地官府精心編排的戲碼……”
“不過,朕這一路走來,也看了不少的戲……”
“這都是慣例了,朕今日說這些,也不是說要怪罪誰,隻是望諸卿日後,引以為戒,不要粉飾太平,太平不是演出來的……”
聽到皇帝陛下鬆口,說不怪罪誰,官員們無不鬆了一口氣。
張四維整了整官袍,越眾而出,沉聲道:”陛下聖明燭照,臣等愧不敢當。此番南巡雖有疏漏,然江南吏治民生之變,亦足見新政初顯成效。臣鬥膽建言,陛下仁德已深植民心,誠如海都禦史所言,七分真情自是百姓肺腑。往後朝廷必嚴飭地方,杜絕虛浮之風……”
在張四維說完之後,申時行也出列道:“陛下,張大人所言甚是。然粉飾之舉,實乃官場積習。此番陛下南巡如明鏡高懸,照出各地積弊。臣以為,與其事後懲戒,不如著都察院增派巡按禦史,查訪民情,方能使下情無阻,直達天聽……"
在這兩個人領頭下,隨後諸多官員也開始紛紛附和……
朱翊鈞聽得微微頷首,忽將目光轉向張四維:“回程之事,卿意如何安排?”
張四維聞言躬身奏道:“臣已按來時路線擬定規製,預計二十三日可抵京師……"
”太慢了!朕此番南巡已耽擱許久,後日便啟程,隻帶錦衣衛與禁軍精騎三千,輕車簡從。諸卿啟程,自行安排,朕不再等候……"
此言一出,殿內鴉雀無聲。
群臣望著禦座上神色冷峻的天子,方才鬆落的心又懸回嗓子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