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高風亮節”的李太後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0章 “高風亮節”的李太後,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想讓海瑞進入聖賢廟中。
這是他盤算許久的事情。
按照常理來說,這個事情,應該是海瑞的身後事,此時,朱翊鈞不講,在海瑞去世之後,在做安排,才算合理。
而朱翊鈞終究還是忍不住,想把這個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告知了海瑞。
儒家學說從孔子開始。
而後曾子、子思、孟子、荀子都做延申、董仲舒、朱熹等人,開始按照這個學說的基礎來發揮自己的思想。
而武宗時期的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算是讓儒家學說,周而複始,自圓其說,拚上了最後一塊拚圖……
而海瑞,他是踐行者。
他可以告訴世人,儒家學說,不是隻講講。
雖然在思想上他不能跟孔子,王陽明等人相提並論,但自身的行為舉止已經非常符合儒家描述出的意義上的聖人。
當然,朱翊鈞想捧海瑞,公心大,但也有一小部分的私心……私心就在於,朱翊鈞還是沒有跳出後世人對自己看法的圈子。
海瑞百般勸解,一直都在推辭。
但朱翊鈞還是固執己見。
往常的事情,朱翊鈞能夠說服海瑞,可這次進入聖賢廟的事情,海瑞是下定決心不受的。
兩人在乾清宮中爭執了許久。
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朱翊鈞眼瞧著自己說服不了海瑞,再加上他也知道,都察院正是多事之秋。
朱翊鈞說道:“海愛卿,今日暫且先到這兒吧,你先退下,容朕再想想。”
海瑞聞言,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朱翊鈞目送著海瑞離開,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宮門之外,這才緩緩回頭過來,看向馮保:“大伴,你說,當一個讀書人,誰不想名留千經史,著書立說,留名千古呢,為何海師傅就不願接受朕的一番好意呢?”
馮保微微低頭,思索了片刻,說道:“陛下,人各有圖。海大人一生剛正不阿,行事隻遵循自己內心的道義,他或許並不看重這身後的虛名。在他心中,踐行儒家之道,為百姓謀福祉,才是真正的聖人之舉。”
而馮保的回答,想來並不讓朱翊鈞滿意,他又看向了陳矩問道:“陳矩,你來講一講……”
一旁的陳矩也微微頷首,開口說道:“陛下,海都禦史一生清廉,言行合一,他所認為的聖人,必定是要達到極高的道德境界,他或許覺得自己還未達到那個高度……”
“當然,也有可能是海都禦史認為,聖人不一定是真的聖人,人終究是人,終究都有七情六欲啊……”
“奴婢說的多了些,陛下恕罪。”
朱翊鈞聽完陳矩的話後,嘴角微微上揚,說道:“你這話倒是有些深度……”
說完之後,朱翊鈞便回到了禦案前坐下,而後,拿起一份奏疏,認真查看起來。
這時,馮保低聲說道:“陛下,武勳貴胄那邊,泰寧侯、武定侯等幾位侯爺都上了奏書,直接送到了司禮監,您要不要過目一下?”
朱翊鈞抬了抬眼,問道:“是不是都是請罪的呀?”
馮寶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聖明,確實都是請罪的奏書,不過,請的罪,也都是小節而已……”
朱翊鈞輕輕歎了口氣,將手中的奏疏放下,說道:“朕就不看了,都退回去吧。告訴他們,讓他們以後謹言慎行,切莫再犯這些小錯。朝廷念在他們祖上有功,這次就不予追究了。但若是再有下次,朕可就不會這麼輕易放過了……”
馮寶連忙應道:“是,陛下,奴婢這就去辦。”
人人都說殺雞儆猴,可這次,海瑞殺的是猴,嚇得是雞……可從兩個方麵體現這一句話,第一方麵就是皇帝對於勳貴們,犯下的滔天大罪,是零容忍的,這是政治態度,也是現實情況……第二個方麵,也是更深層的,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角度切入,殺雞能夠嚇住猴子,但殺猴子卻很難嚇住雞,即便嚇著了,雞子這麼大的腦袋,又能記多久。
從海瑞抓人,審問,到今日的斬殺,已經過去了八天的時間了。
而這八天之中,朱翊鈞一次都沒有去過李太後那裡請安。
現在塵埃落定。
朱翊鈞知道,自己該去拜見母後了。
在乾清宮待到了傍晚,朱翊鈞便前往坤寧宮。
他陪著皇後林素微在坤寧宮中用了晚膳,隨後,朱翊鈞便帶著林素微,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下,緩緩朝著李太後的宮殿走去。
宮燈的光暈在夜風中搖曳,映照著他們前行的道路。
當他們來到太後宮殿時,隻見殿內燭火通明,周福在殿外候著,見皇帝和皇後過來,急忙迎上前去,跪地行禮:“陛下萬歲、皇後娘娘萬安。”
朱翊鈞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輕聲問道:“母後可在裡麵?”
周福點頭應道:“回陛下,太後正在打坐。”
朱翊鈞與林素薇兩人在得到確認之後,便進入了宮殿。
而後,兩人徑直到了道房外。
隻見李太後身著素色衣衫,麵容“慈祥”,正閉目靜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