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進聖賢廟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9章 進聖賢廟,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文貴死了。
這在萬曆七年來說,甚至,是在整個萬曆年間來看,都是一場重大的事件。
影響深遠。
他的死,給大明朝不為人知的嚴格等級製度,來了一記重大的破壞。
在普通的百姓們看來,朝廷還是公正的。
當然,李文貴的死,也是進一步抬高了海瑞的曆史地位……
百姓們的歡呼聲,響徹許久。
周福將李文貴的屍首,草草收斂,裝入了棺材中。
百姓們漸漸散去。
三司主官,也進宮複旨。
乾清宮內,莊嚴肅穆。
朱翊鈞高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俯瞰著階下三人。
在他身後,站著馮保,陳矩兩人。
免禮之後,海瑞率先出列,雙手抱拳,高聲奏道:“陛下,李文貴一案業已審結,人犯已依律斬決,屍首也由宮裡妥善處置。”
朱翊鈞微微頷首,麵色平靜,卻難掩眼中的滿意之色 。
朱翊鈞頓了片刻,開口說道:“國法威嚴,猶如泰山不可撼動,在這大明律例之下,人人皆應平等,無一例外……此次海都禦史查辦此案,雷厲風行,彰顯了朝廷肅紀之決心……前些時日,海大人張貼告示,廣納案情線索,諸多陳年舊案得以重見天日,實在是功不可沒,也讓我大明朝的百姓,知道自己抬頭既有青天……”
“朕心甚慰……”
“朕心甚慰……”
海瑞聽聞,微微低頭,謙遜之意溢於言表。
“不過,都察院在行事時,往後倒也不必興師動眾,搞出如此大的聲勢。但該有的警示不能少,那些勳貴們,也得讓他們明白國法的厲害,切不可肆意妄為。”
“當然,朕說這些話啊,也不是在怪罪海愛卿,隻是想著,以後若是有這樣的事情要辦,還是要先稟告朕……”
朱翊鈞到後麵,還是表達了一些自己的擔憂。
對於張居正以及滿朝文武來說,朱翊鈞算是激進派。
可朱翊鈞在海瑞麵前,那就是妥妥的保守派。
實際上,張貼告示的時候,造成的民潮,作為統治者的朱翊鈞,也是想著喊停的,不過,思來想去,他還是按捺住了自己不安的情緒。
那日馮保對他言道動搖國本,雖然朱翊鈞表現的很是尋常,裝作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他內心也是認同馮保看法的。
而海瑞在三日告示期後,對於一些勳貴的事情,沒有打算放在明麵上說,隻是暗地派人通告。
這才讓朱翊鈞鬆下一口氣來。
水至清則無魚。
自己的統治基礎,現在即便根係有些爛了……但也是保護皇權的……
自己有了新的粗壯根係,才能跟之前說再見……
海瑞麵對朱翊鈞的提醒,坦然接受。
“臣這次有些魯莽了,請陛下怪罪。”
朱翊鈞揮了揮手,而後開口讓李世達,陳應祥兩人先行退下。
二人領命,恭敬地退至殿外,腳步聲漸漸遠去。
此時,乾清宮內隻剩下朱翊鈞、海瑞,以及在朱翊鈞身後的陳矩,馮保兩人。
朱翊鈞目光柔和地看著海瑞,輕聲喚道:“海師傅,您一生剛正不阿,為我大明江山社稷,可謂是嘔心瀝血。朕一直在想,待您百年之後,朕必定要讓您入那聖賢廟,與孔子等先聖並列,享受萬世敬仰。”
在明朝,聖賢廟(也可稱之為文廟)是一個極為尊崇的祭祀場所。
它主要是用於供奉那些被官方和社會廣泛認可的、在思想、道德、學術、功績等諸多領域有超凡建樹的先聖先賢。從傳統意義來講,孔子是其中最核心的人物,被尊為“至聖先師”。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根基,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理念,是社會道德和秩序的基石。
明朝對文廟的祭祀等相關事宜極為重視。能夠進入聖賢廟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對於國家的統治理念、社會風氣的引導有著深遠的價值。
比如在學術成就上,像朱熹這樣的理學大家,他對儒家經典的注釋、理學思想的構建,為明朝科舉考試的學術標準和士人的思想...
在大明朝的聖賢廟,也就是文廟中,主要供奉以孔子為首的儒家聖賢。
其中“四配”地位極高,包括顏回、曾參、子思、孟子。
顏回以其安貧樂道、品德高尚和對孔子學說的深刻領悟而被尊崇,曾參傳承孔子的孝道等諸多理念,著有《大學》,子思是孔子之孫,作《中庸》,深化儒家的心性之學,孟子則在孔子“仁”的基礎上提出“仁政”等重要理念。
而後“十二哲”也是重要的祭祀對象。
有閔子騫、仲弓、子貢等。
他們在傳播儒家思想、踐行儒家道德準則等方麵貢獻巨大。
此外,還有眾多古代先賢大儒,像董仲舒等也會在文廟祭祀體係中有一席之地。
到了現在,在大明的聖賢廟中,傳統人物還是居多的。
王陽明到現在,因為張居正的影響,還沒有進入到先賢廟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