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陛下最愛講道理,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年初三的北京城,是一座冰雪大世界,暖和了一整個冬天,到了萬曆七年,一開年卻開始冷了起來。
天還未亮透,整個紫禁城便已忙碌起來。
宮裡麵的太監宮女們,成群結隊、成批次地出動,宛如一支支訓練有素的隊伍,開始了清掃宮廷積雪的浩大工程。
沿著宮廷的主要乾道,太監們手持特製的大掃帚,那掃帚的把柄被摩挲得光滑無比,長長的竹枝末梢整齊而堅韌。
他們先是用力地將厚厚的積雪往道路兩側推掃,掃帚劃過雪地,發出沙沙的聲響,在寂靜的清晨格外清晰。
每一下揮動,都帶起一片雪霧,似是要將這寒冷也一並驅散。
宮女們則跟在後麵,手中拿著小巧些的掃帚和簸箕,細致地將殘留在道路上的碎雪清掃乾淨,再把雪鏟進簸箕裡,一趟趟地運到路邊早已劃定好的積雪堆放之處。
皇帝陛下還未起身,乾清宮也開始忙碌起來了。
陳矩淩晨的時候,便讓人便又準備了兩個火爐,
在正門口放著兩個爐子,幾個小太監貓著腰,小心翼翼地用軟布擦拭著龍案下那兩個造型高貴的爐子。
爐身上精致繁複的龍紋、如意雲紋以及鏤刻的花鳥圖案,都被他們擦拭得纖塵不染,在昏黃的宮燈映照下越發熠熠生輝
一名小太監用小鏟子將爐灰輕輕掏出,又添上足量的上好炭火,那炭火剛一入爐,便劈裡啪啦地燃了起來,火星子在爐中跳躍,暖意也隨之慢慢彌漫開來。
等到兩個爐子都燒好之後,四名太監抬著兩個爐子進入了乾清宮正殿之中,一個放在皇帝陛下的禦案前,一個放在正殿的最中心,先讓他們升溫,等到皇帝陛下到了乾清宮後,也不會感覺太過寒冷。
朱翊鈞在宮女的服侍下,起床來到了乾清宮正殿,與以往一般,走到三龍圖畫像處的時候,他停住了腳步。
看著圖上的朱厚璁,朱載坖,忽然笑了笑:“父皇啊,孩兒已經超過你在位的時間了,皇爺爺,接下來,孫兒的目標就是超過你在位的時間 ……”
朱翊鈞的打趣聲,讓身後跟著的侍女都是趕忙低下頭去。
說完這些後,朱翊鈞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圖中的朱載坖,這才轉身離開。
這麼多年,他隻要住在乾清宮暖閣之中,每次出來,都會看一眼自己的皇爺爺,以及父皇,這也成了慣例了。
但,說話的時候可不多,大半年才會有一次。
在前麵張羅著的陳矩趕忙迎了上來。
“陛下,兩宮皇太後都派人來了乾清宮,說,陛下今日就不要去請安了,來乾清宮的也去了坤寧宮告知皇後娘娘了……”
朱翊鈞聽完後,點了點頭。
他先是到了正門口去看外麵的大雪景色,不過他失望了,宮裡麵的人都太勤快了,在他的視線中,除了宮殿上的積雪之外,地上的雪全部清掃乾淨了。
索然無味,朱翊鈞便坐在龍椅上,他身上的龍袍並不厚,卻並未感覺到多寒冷。
到底是少年人,血氣旺盛,渾身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勁兒。
況且這段時日,他對自己要求嚴苛,於男女之事控製得極為嚴格,因而精氣神格外旺健,每日晚上睡得迷迷糊糊間,夢不到自己的皇爺爺,道君皇帝,隻能夢到天上的仙子……
朱翊鈞在乾清宮中用了早膳,看了一個時辰的書,宮門值守的太監前來稟告,海瑞求見。
聽到這太監的通報,朱翊鈞苦笑一聲,就知道今日海瑞會來……他讓陳矩親自去迎海瑞。
不多時,一身紅袍頭戴烏紗的海瑞,便進了乾清宮的正殿,來的匆匆。
行禮過後,海瑞便趕忙說道:“陛下,今這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千裡,臣思忖著請旨再出宮去,往北邊諸府衙走上一遭,也好查看一番各地情形……”
話未及說完,朱翊鈞已然抬手阻止,麵帶微笑,緩聲道:“海愛卿,且先聽朕一言。朕以為,卿可留於京師,為朕舉薦幾人,從都察院挑些年輕才俊,遣他們出去,這些年輕人,精力充沛,辦起差事來,想必亦是得心應手啊。”
海瑞一聽,麵上略有不悅之色。
這,陛下啥意思。
這是嫌棄自己老了嗎。
海瑞趕忙道:“陛下,臣雖年事漸長,可尚有餘力,怎可全然置身事外,臣往昔一次次親赴各地,皆為儘忠職守,不敢有絲毫懈怠,而且臣知道情況……”
“朕當然清楚愛卿對百姓的體恤,可卿一次次親力親為,固有佳績,亦成美談,愛卿一心奉公,此等赤誠,朕心甚慰。然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海師傅每年都出去巡視,地方官員對於百姓受災,不敢視若無睹,這已經是大功德了,現在已成慣例,固然是好,但僅靠卿一人之力,猶如獨木難支大廈,待有朝一日,愛卿力有不逮,這過往的良風美俗,恐難延續,地方官員或又故態複萌,無所作為,這豈是朕願看到之景,豈是海師傅願意看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