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6章 若是個公主,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翊鈞在陪著兩宮皇太後,用過晚膳後,便陪著皇後一同回轉了坤寧宮,而這一晚,朱翊鈞留宿在了坤寧宮中。

帝後兩人,安寢之後,朱翊鈞一直都睡不著,在好大的一張床上,他鑽進了被窩,小心翼翼,如同民間的小丈夫一般,將耳朵貼在了林素微的小腹處,想著去聽聽肚子裡麵那微弱的心跳聲。

而這個舉動,讓林素微臉紅不已。

不一會兒,朱翊鈞便又鑽了出來,他笑著說道:“等到了明年的八月,咱們的孩兒可就要出生了。”

林素微看著這個時候的朱翊鈞,心情不錯。

她也鼓足勇氣,問出了一個問題。

“陛下,若是孩子是個公主,陛下會不會很失望。”

自從林素微有了身孕之後,不管是朱翊鈞,還是兩宮皇太後,在言語之中,都是將林素微腹中的孩子,定義成了皇長子,從來沒有想過,皇後腹中的孩子可能是個公主。

特彆是修道的李太後,皇帝陛下的親生母親,在得知林素微有了身孕之後,立馬差人到武當山祈嗣,雖然人還沒有到湖北,在前朝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但這道懿旨李太後是當著朱翊鈞與林素微兩人麵前下的……而這個嗣,就是皇孫。

這對林素微是一種壓力。

朱翊鈞聞言,稍稍一愣,正如林素微心中憂慮一般,他還真的先入為主,認定了林素微懷著的是個龍子。

朱翊鈞便動了動身子,躺在了林素微的身旁,而後,握住了林素微的手,微微用力,想要試圖讓林素微安心一些::“若是一個公主的話,那也是朕的掌上明珠,皇後,是朕的疏忽,你不要有任何的憂慮,實際上朕也希望你第一個孩子,是個公主,隻不過為了讓兩個母後開心,也順著她們說了些話…………”

甩鍋,是人生的必修課。

這個時候,體現了兩個道理,政治人物最會甩鍋,即便鍋要讓他最親近的娘親來背,也照甩不誤,第二個道理,婆媳關係緊張,全是丈夫的問題。

“陛下,母後想讓陛下,有皇嫡長子,她們殷殷期盼,沒有錯,我隻是害怕,讓陛下失望,讓母後們失望。”林素微輕聲說道。

聽著林素微的話,朱翊鈞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寬慰了。

好像說什麼,都有些蒼白。

朱翊鈞沉默片刻,將林素微輕輕擁入懷中,下巴抵著她的發頂,緩緩說道:“皇後,莫要再提失望與否。這皇家子嗣之事,本就不應成為你的枷鎖……年三十的夜晚,本應是闔家團圓、歡歡喜喜,你我更不該被憂慮籠罩。”

林素微靠在朱翊鈞懷中,微微點頭。

朱翊鈞接著道:“朕雖為天子,可在這後宮之中,你才是與朕相伴一生之人。朕盼著孩子出生,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朕都會喜歡,皇宮太大,太冷了,即便是他的主人,也會感覺到冷……”

“朕啊,喜歡公主,因為公主可以嬌生慣養,朕,也不用過多的去約束她……也能讓朕在這深宮之中,感受到些許的歡愉。”

林素微聽完朱翊鈞的話後,也隻是點了點頭,並未說話。

朱翊鈞與林素微相擁而眠。

北京城的煙花爆竹聲漸漸消失,預示著萬曆七年的到來……

萬曆六年,已是過去式。

可過去的輝煌,不會隨著時間而泯滅…………反而會成為這個時空,華夏的後世子孫追捧的一個曆史新紀元。

自華夏有正史以來,萬曆年間的曆史,無疑是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篇章之一。

萬曆元年至萬曆六年,張居正成了最耀眼的曆史明星,他與朱翊鈞的結合,被稱之為千古君臣佳話,仿若破曉之曙光,劃破大明長久以來積弊的暗夜。

彼時,年輕的帝王朱翊鈞,站在了曆史的拐角處。

他任用張居正開啟變革之路。

考成法一出,朝堂上下風氣驟變,慵懶懈怠之官無容身之所,政務處理如臂使指,效率之高遠超往昔,官員們深知,功過賞罰皆有考成之法衡量,於是儘忠職守,於是大有作為。

而新稅製,改變了封建王朝的稅製根本,窮人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小,朝廷的維持費用轉移到了鄉紳,商人身上。

高拱之策,開海通商,乃是大明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商船往來於浩渺波濤之上,將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瑰寶運往異國他鄉,換來了巨額的財富與新奇的事物。

海外之風吹拂著大明的沿海之地,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各種思潮開始碰撞融合。

華夏保守的姿態,已經改變,而是以開放包容之姿,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當然,這些都是這個時空後世對於萬曆元年至萬曆六年的一個評價,也是在這個時空中,高拱的曆史定位,比原先的那個曆史要高上不少,世界各地,隻要是華夏人做主的的地方,就有高拱的巨大銅像。

當然,這對於此時的朱翊鈞來說,都是後話了。

他的帝王生涯,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第二日,也就是華夏曆,萬曆七年正月初一,朱翊鈞在坤寧宮陪著皇後用了早膳之後,便回到了乾清宮中。

各地藩王宗室,慶賀天子新春歡愉的賀表,足足一千三百多封,這麼多的賀表朱翊鈞隻會選擇親王爵位的來看,郡王都多少不夠格,當然,其他的賀表也是有人看的,萬一哪個不開眼的宗室,向海瑞學“賀表”來了那一套,也能早早的發現,嚴懲……

天子在萬曆六年遭到了刺殺,繼而引起,朝廷對於宗室藩王的懷疑,進行了諸多政策的調整,而這個天子被刺案,到現在都沒有結案,也成為了藩王宗室頭上懸置的利劍。

朱翊鈞坐在乾清宮的禦座上,一封一封翻閱著親王們的賀表……

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在宗室之中的威望可是不小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銀子……以及對藩王的待遇問題。

太祖高皇帝給親王製定的待遇規格,實際上是在洪武年間,都沒有完全達成,自洪武之後,更是越來越少。

也是在萬曆三年之後,萬曆朝對於親王這一級彆的待遇規格,無限接近洪武朝……終歸的原因,還是朝廷有了銀子。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