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萬曆五年 10(終章)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萬曆五年 10(終章),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實際上,不管是古代,還是文明更加先進的現代,很多案件,都無法被破……
想殺張文明的人太多了。
可能是當地的鄉紳士族,可能是宗室藩王……甚至,有可能隻是被欺壓的百姓……
但朱翊鈞清楚,即便在艱難,這場大案,也必須要有“答案”。
不僅僅是給張居正一個交代,更重要的是對後來之人的警醒……
不然,那些躲在暗處的野心家,今日殺了首輔的爹,明日,甚至都敢去殺首輔了。
張居正聽著皇帝陛下的話,心中動容。
“陛下,當務之急,還是清查田地,統計人口,若是案件牽扯太廣的話,可以停一停。”
朱翊鈞派人去調查了。
那張居正同樣也也派人去家中查詢了。
此時的他,所得到的信息不比皇帝陛下少,甚至在某些方麵,比錦衣衛調查的還要詳細一些。
朱翊鈞聽完張居正的話後,絲毫沒有遲疑的回複道:“先生,莫要以為牽扯太廣,會影響國事,在朕看來,牽扯的廣了些,國事的進展才能順利。”
張居正聞言,不再說話。
奪情的風波,算是結束了。
但張居正在朝中的定位,卻是發生了變化。
以前,眾人稱呼張居正,為賢輔,可因為奪情之事,朝中眾人在評價張居正的時候,卻已是滿臉不屑。
也是因為這突發的事件。
導致,皇帝陛下跟張居正的關係越發密切起來。
以前,有很多話,朱翊鈞都不會去跟張居正講,但此時,他幾乎可以做到“絲毫不隱瞞”。
而麵對皇帝陛下態度的轉變,讓張居正也開始發生了些許變化。
若說,張居正一路風雪獨自上朝,讓朱翊鈞防備的內心有了些許的波動,那這次,他的父親張文明被殺,奪清風波之後,朱翊鈞對於張居正防備壓製的想法,降到了最低點……
換種角度來看,若是張文明像曆史上的那樣,病死在了萬曆五年,那,朱翊鈞與張居正君臣之間的關係,還要再擰巴幾年……而因為他的死,讓君臣之間,能夠手牽手,心連心……
張文明之死,對於大明朝的社稷來說,是大功勞……弄不好,還能因其功德,能在萬壽帝君身旁討個差事……
錦衣衛在荊州的調查一直持續。
到了十一月底,也是在張文明被殺的兩個月後,他們終於掌握到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他們找到了本該被張文明買下卻消失不見的玉佩。
那個掌櫃的沒有說實話。
他說的是張文明將玉佩帶走,不錯,可他卻沒說,在張文明死後,他又從張文明的屍體上,將這塊玉佩收走了。
而這個掌櫃的也是陰謀的一環。
因為找到了這塊玉佩,便能將矛頭指向一個了不得的人。
掌櫃的將玉佩藏在萬寶閣的一處暗格中,錦衣衛的人數次所搜尋,都毫無所獲,而毫無進展的沈凱,也決定向萬寶閣的夥計,以及掌櫃的動刑。
掌櫃的嘴硬,問什麼都是不知道。
可夥計們不經打,一個月不到幾十個大錢,實在犯不上把命折進去。
在嚴刑拷問的時候,一名夥計,將矛頭指向了掌櫃的。
說曾看著他趁亂出去過。
而沈凱得知之後,便再度派人將萬寶閣仔細地搜查了一番,用了兩日的時間,將這塊玉佩,從牆壁的夾層中找到。
而這塊玉佩,在宮裡麵的牘案中,有記載的。
成化年間,這塊玉佩曾是宮裡麵的。
大明第一代的崇王朱見澤,與當時的憲宗皇帝陛下一母同胞,在他兒子出生的時候,憲宗陛下將這塊玉佩賜給了朱見澤。
而宮裡麵對於這塊玉佩有著詳細的記載。
可此時已經過了一百多年了,崇王府中對於這塊珍貴的玉佩來曆可是沒有記載的,尊貴的藩王,也不會將府中的寶貝變賣出去,貼補家用。
崇王,封地汝南。
離荊州江陵,距離不遠不近。
有了這個線索後,沈凱等人便立即停止了調查。
他們將這個信息上報給了朝廷。
而朱翊鈞得知之後,並沒有太過驚訝,他下了旨意,讓他們接著調查。
而在年底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也前往了汝南。
此時的崇王是朱翊??。
跟朱翊鈞是平輩,卻比朱翊鈞大了三十多歲……
這個崇王朱翊??平日不玩女人,丟棄了大明朝藩王的優良傳統,竟然,瘋狂的迷上了作畫,作詩,舞文弄墨起來了。
這跟成祖太宗皇帝的那句名言,極度吻合。
在府上有事沒事的時候,就找上一幫文人,一幫畫家,飲酒談詩,揮墨作畫。
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來到汝南,與沈凱等人會合。
眾人決定先從崇王府的周邊開始調查。
他派遣手下的錦衣衛暗中走訪,收集關於崇王的各種信息。
很快,一些消息便傳到了他的耳中。
崇王朱翊??癡迷作畫,也時常與一些士林文人交往,而這些文人中,不乏對朝廷政策有不同看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