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沉默的高拱
光頭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沉默的高拱,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光頭李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拱的態度也是人之常情。
半年前,還在台上唱戲呢,半年後,身份調轉,成看戲的了。
雖然還在內閣,但現在跟邊緣人物區彆不大。
張居正這場考成法的大戲唱的越大,高拱心裡麵就越發不爽。
他當然知道考成法此事對大明朝吏治的好處。
但,這卻不是自己主導的。
高拱心中清楚,若是沒有自己在隆慶年間對於言官體係的改革,此時的張居正是沒有辦法把考成法弄起來的。
可此時,高拱成了旁觀者,張居正也從未問詢高拱的意見。
每當內閣之中討論考成法內政的時候,高拱都是獨自一人坐在角落,不發一言。
不過,高拱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椅子的扶手,那雕花的紋理似乎都要被他嵌入掌心。
他心中的憤懣如同潮水般洶湧,卻又被理智的堤壩死死攔住,畢竟,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個能呼風喚雨的內閣首輔……
那個對他十分信任的先帝,已經埋進了陰沉的地宮之中……
天都變了。
內閣首輔發生變化,也是人之常情之事……
高拱清楚自己被兩宮皇太後貶斥出京,而後,在路上又被皇帝陛下一道旨意召了回來。
說白了,就是為了起到製衡張居正的作用……但,現在的他好像根本就做不到。
原本考成法之後,高拱還想靠著自己的個人威望,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好巧不巧,刺張案出現了。
刺張案剛剛發生那兩天。
高拱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場陰謀是圍繞自己而來的。
他惶恐至今。
每日都怕錦衣衛衝殺上門。
提心吊膽的過了一段時間,案子破了,殺了一個徐瑛。
但刺張案對高拱帶來的影響並沒有結束。
直到此時,民間對於這件事情還是議論紛紛,官場上麵也有不少人懷疑是高拱動的手腳,徐瑛是冤枉的。
雖然現在高拱沒有背鍋,但在史書之上,他注定成為這場謎案最大的嫌疑人……
這又無形的約束了高拱。
而這日,內閣之中,眾多官員齊坐一堂,還是就考成法的事情,進行商談。
而高拱坐在最末席位,聽著郭樸,張居正,以及數位內閣閣臣的商討,依然,選擇一言不發……
司禮監執筆太監。
張鯨來到了內閣……
張鯨看著內閣之中的官員,轉頭看向了高拱:“高大人,陛下召見……”
而聽著張鯨的這句話,眾多官員紛紛側目看向了高拱,特彆是坐在主位上的張居正……眼神之中有著諸多複雜的意味。
高拱站起身來,麵上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張公公,請。”
“請。”
說完之後,高拱便抬起腳步走出內閣。
而張鯨朝著房中的官員拱手示意之後,才轉身離開……
乾清宮中。
朱翊鈞手中正拿著考成總述的目錄簡易版,他親自挑選的“皇帝秘書”禦政學士,司汝霖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麵。
司汝霖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山東人,隆慶元年舉人,隆慶二年進士,並未進入翰林院中,在隆慶三年放授臨川知縣,丁母憂,服闕,隆慶六年入京,補任兵部武選司主事,再次期間,一直都是各衙臨時工般的存在……
朱翊鈞看了又看,最終放下了考成總述:“司愛卿……”
“臣在。”
“張閣老嘔心瀝血推行的考成之法,所有的彙總都在禦政房中,你可不敢大意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兢兢業業,不負陛下的信任。”
朱翊鈞點了點頭,實際上錦衣衛對司汝霖調查了很多,朱翊鈞也在同期考察的十二個人中,選擇了他,因為在朱翊鈞看來,司汝霖有一條是其他十一人沒有的優勢,就是他當過一年的縣令,有著最基礎的行政經驗。
朱翊鈞將考成總述遞給了身旁的馮保。
而馮保接過之後,下了台階,將總述交給了司汝霖。
司汝霖恭恭敬敬的接下。
“每月三日,你需攜帶考成總述,來乾清宮與朕講述百官行錄,當然,若是全部講完的話,這一天也是不夠的,先是京師五品之上,地方四品之上的官員講述,朕,用一天的時間聽講……”
“是,陛下。”
“先下去吧。”
“是,陛下。臣告退……”司汝霖說著便恭敬行禮,而後才退出乾清宮去。
司汝霖剛剛離開乾清宮,便見到了張鯨,以及他身後的高拱。
司汝霖趕忙拱手施禮,而張鯨,高拱兩人也是紛紛拱手還禮,並未過多的言語,張鯨便帶著高拱進入到了乾清宮中。
“臣高拱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愛卿,免禮。”
“謝陛下。”說完之後,高拱才站起身來。
朱翊鈞目光沉靜地看著高拱,緩緩開口道:“高愛卿,今日召你前來,是想聽聽你對這考成法的看法。”
高拱微微一怔,沉吟片刻後說道:“陛下,考成法於當下之朝局,確有整肅吏治之效,然施行之細節,尚需斟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