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驚堂木一響,人間正道是滄桑,大宋有噴子,長夜天高,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十二章驚堂木一響,人間正道是滄桑第12頁 宋千順還在回味包子的味道:“爹爹,我還是覺得我們家的油條比小二狗子他們家的魚好吃。” 宋百安哈哈笑:“好吃好吃,睡覺吧。” 宋千順翻身,有些激動:“不知道新鮮的油條什麼味道呢,聽彆人說新鮮油條可脆了,不是這種耐嚼的。雖然這種也很好吃,但好像吃吃新鮮油條啊。” 講真,要在自己家炸油條,把宋百安全家家當都賣了,都湊不齊一鍋油錢。 但去買油條,那就便宜許多了。 宋百安若有所思。 自己上一次買油條,就是去城裡送菜的時候買的。 因為上一次是幫應天書院割蒜苗,割完拿工錢。 早就聽說應天酒樓很火的宋百安,跟負責的人套近乎,要了個幫忙送菜去城裡的活兒。 因為彆人要麼沒名字,要麼名字不好聽,很難記,而宋百安的名字很好記,所以應天書院負責計數的賈憲記住了宋百安的名字,就選了他去送菜。 他比彆的農人多乾了一份活,多一份錢,他錢多所以才舍得買油條。 這一次,宋百安又在幫忙收菜。 因為蒜薹比蒜苗難收,所以雖然量沒有上一次大,但人一樣的多。 收菜一半,休息喝水時,宋百安看到賈憲又在撥弄算盤不知道算著什麼。 這蒜薹宋百安也見過,就跟賈憲說話:“賈管理,這蒜薹運輸可需要噴水保鮮,要不然這日頭,不給蒜薹曬焉啊。” 賈憲低頭一看,好像是這個道理。 早上起蒜薹,讓客人晚上就能吃到蒜薹,掏出高價吃一桌,吃不到新鮮的成何體統? 要知道晚上隨便一桌客人花的錢,按照平常百姓的生活,能花銷幾年。 賈憲:“老宋,要不然還是你多走一趟,你放心,還是多一份工錢。” 宋百安樸素的笑著:“可以可以,我一定照看好。” 賈憲算了一下賬,突然發現,自己每次都額外掏錢臨時雇傭,還不如讓宋百安就長期乾呢。 “老宋,你要不入職我們公司吧,以後就專門負責從我們應天書院運輸菜去酒樓。”賈憲:“雖然我們隻種了薑蒜,但其他菜也是要從應天收集送過去的。” 酒樓的菜供應,當然是從應天這個熟悉的地方拿最好,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何拿? 所以,實際上運輸隊每天都要送很多東西去東京。 雖然以後運輸的東西種類會增加很多,但其中,每天的新鮮蔬果,還有活豬羊狗,是不會少的。 的確需要一個懂農事的人。 這個人不止得懂,而且還得是本地人,彆看圓通綱運裡麵所有人以前基本上都是種田的,但很多不是本地人,對本地作物特性不了解,容易闖禍。 而且這個人還得聰明,能學到新知識。 宋百安這個人就挺不錯的,賈憲就想簽下他。 就像其他人招募員工一樣,招募他。 宋百安眼睛一亮。 彆看自己來一回賺的挺多,但十天半個月才有一回,哪有穩定拿工資好? “我可以啊!我願意!” 這一天,彆提其他的了,宋百安感覺自己總算是過上好日子了。 應天酒樓知道嗎?裡麵包間裡隨便一桌客人,一晚上的消費,就夠應天書院農田這邊所有臨時農人發一年薪水! 吃上這碗飯,那就跟吃上了鐵飯碗似的。 而且,比彆的地方薪水高出三分之一,同時還包吃。 這下賺麻了,真的發了! 下午送貨進城,宋百安也是跟圓通綱運的人熟絡了不少。 “兄弟,自己人自己人,以後就是自己人了,我以後就是應天酒樓專門管新鮮蔬菜運輸時的隨船了。” “兄弟,以後就一起工作了。” 圓通綱運的人一聽:“啊,大師說過,應天酒樓就是我們的顧客,大師還說過,顧客就是佛祖,以後你就是佛祖了。” 宋百安瞪眼:“啊?是……是嗎?” 大家當然知道那是圓通大師開玩笑說的,大家工作久了,知道圓通大師懷賢其實也是個幽默人了,勞苦大眾最不缺乏的就是幽默,所以今天宋百安也被幽默了一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六十二章驚堂木一響,人間正道是滄桑第22頁 等宋百安看著他們送菜,然後宋百安給應天酒樓的人交代了身份。 拿出了賈憲寫的文書。 這邊的沈周當然認識賈憲的字,馬上就幫宋百安辦理入職,簽訂合同。 這看的宋百安十分心疼。 小時候他就是賣不起紙墨讀不了書,沒想到自己入職,還需要浪費四張紙。 沈周:“哦,這個是書院自己做的,成本比外麵賣的便宜的多。” “而且這是淡黃色的,又不是白紙,不那麼值錢。” 作為實用主義者,章曠在把任務派發下去後,又帶領招募的匠人研究了一段時間造紙後,發現造紙的最大問題是讓紙張變白。 想了許久之後,章曠決定,先擱置問題。 因為目前的處理方法要麼成本高,要麼時間久。 黃的又不是不能用,先用著。 所以,印刷用紙確定後,書院開始大量造紙了,用的是木纖維而不是單純的古造紙法,成本低很多。 簽下合同,一想到自己也成了這座東京最耀眼的銷金窟的一員了,宋百安就美的沒邊了。 到處去看,卻發現一處和上一次來看到不一樣的地方。 “沈經理,那是什麼?” 沈周抬頭看去:“哦,那是說書人,他們正要準備說書,說的是董事長剛寫的新書《少年包青天》。” 宋百安不懂,但宋百安知道,董事長就是大家的福報。 董事長搞出來的東西,必須支持……搞不好有得賺。 誰不知道董事長搞的東西都特彆好,自己吃的油條,還有隔壁大二狗子學的釣魚技術,哪個不是董事長搞的? 宋百安左看右看,有點想去。 沈周笑了:“你的活兒做完了,接下來就是休息時間了,隻要不耽擱回程,就去聽吧。” 宋百安狠狠地點頭,然後過去。 說書先生的地方擺好後,來的人其實不多。 但也有看熱鬨的人坐過來。 大家來吃飯的,聽啥書啊? 但很多人也很好奇,都說以前的皇帝說過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不知道士大夫怎麼想,但大家倒是好奇書中有沒有黃金屋,顏如玉。 說書先生看沒有多的人過來了,更多的人都在遠處觀望,而不是過來,於是敲下驚堂木。 “噠!” 所有人都注意過來。 說書先生淡然。 自己是所有選出來的說書先生中最厲害最好的一個,所以擔任第一講的任務,一切穩住,隻需要講出水平就行。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說書人田桑蠶,桌前有禮。” “今天說的是,《少年包青天》,一個善於斷案的青天少年大老爺,包拯的故事。” 沒讀過書的人,聽得懂善惡到頭終有報。 遠處讀過書的人,聽得懂人間正道是滄桑。 讀沒讀過書的人,都被這個開場白給震住了。 這是什麼水平?! 妙啊! 一些本來在遠處聽的讀書人,直接帶上酒壺端上菜,拉上朋友,轉移陣地。 “話說那不知其處不知時間的地方,有一個國家,也叫那大宋國,大宋國廬州,有一名少年學生,名叫包拯。” 說書人一分鐘差不多八十多字,說道激動出一百字。 節奏張弛有度,很快就讓所有人代入了進去。 包拯用油花解決銅錢案件,又被嫂子斥責黑臉尖嘴猴腮也想當進士,也是引起了人群的不滿。 有人大喊:“這種能斷案的青天大老爺不當官,反而讓那些狗官當官,真是不公,不公!” 人群響應著。 說書先生淡然的端起茶杯喝茶,不開口。 大家都不笨,立刻就發現了自己出聲,人家就不說了,也就閉嘴了。 最多隻是聽到好的地方,叫好。 ———— 求月票,求支持! 不知道最高能衝到新書榜第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