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應天書院,大宋有噴子,長夜天高,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章應天書院第12頁 本來是來找章曠麻煩的,結果三兩下,就被章曠差去辦事了。 龐籍眼看著趙元儼要走,還想要阻攔,說服一二。 趙元儼根本不聽,大步流星上了轎子。 龐籍回來,一邊手背拍手心,一邊:“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章曠,你到底要乾什麼!” 他已經看出來了,章曠絕不是後黨的。 後黨不會這麼乾的。 章曠笑了笑:“龐大人,我隻是個平民而已,不想參與你們之間的爭鬥,彆來找我,否則我一出手,你們會很痛。” 章曠還真就是故意的,因為一旦文管集團做大,那大宋就沒救了。 趙元儼這家夥也就是膽子太小,當初真要是他當皇帝,雖然成不偉大的皇帝,但怎麼也比趙禎好。 但既然沒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王朝需要的是穩定。 但章曠卻有閒情希望這場爭鬥延續下去,不要出現文官集團兩三年速勝的局麵。 一旦這種局麵形成,那大造假時代可就開始了。 曆史上垃圾的沒眼看的幾十年,卻文人被粉飾成曆史上最好的時代。 對章曠來說,太惡心了。 內測版【近現代百年恥辱】。 點映版【大師的時代】。 古典版【不要大國崛起要小民尊嚴】。 這些詞,太惡心了。 眾所周知事實應該是,越是混亂的時代,文化、思想碰撞越是激烈,越是容易出大師。 也就是,亂世出大師。 但卻有一撥人,把大師輩出的時代美化成‘美好的時代’‘知識分子時代’用大師出的多來證明這個時代美好,進而說人人都應該追尋這樣的時代努力讓世界成為這樣的時代。 進而把亂世粉飾成,【大師的美好時代】【知識分子備受尊崇的時代】。 這對嗎? 到的確是知識分子備受尊崇,百姓流離失所,唯一可以生產的資本材料土地全部孝敬給大官了,可不尊崇麼。 因為萬千蠱蟲廝殺,殺出了最強蟲族,所以蟲族都應該渴望練蠱?還說這是為了每一隻蟲子好,這樣的時代蟲族個體才有尊嚴? 這是壞是蠢?章曠不知道。 章曠隻覺得惡心。 人家大師本人同意利用他吹牛嗶了嗎?蘇軾流浪天涯的時候知道自己過的日子被人吹噓‘向往’麼?胡說八道那些人真不怕被氣活過來的他托夢帶走? 簡直是其心可誅。 現在。 隻要趙元儼和丁謂能走到一起,那破局就完成了。 最可悲的是,要在這個時代完成破局,居然找不到正經人正麵人物,隻能找反派來抗壓,太逆天了。 人都走了,狄青才敢上前:“他們是來為難你的?怎麼又急衝衝走了?” 狄青接過聖旨,任何人要動章曠他都不能阻止,隻能記下是誰動手。 章曠:“他們當然是來找麻煩的,但現在換成我給他們找麻煩了。” “皇帝老兒是不是讓你跟著我辦事啊?” 狄青拱手:“是。” 章曠:“你派人去蘄水縣找一個叫畢昇的匠人,以最快的速度帶到應天學院來。” 狄青:“是!” “夫子,您找這人是?”既然是公務,那就不能私人稱呼了,狄青直接稱呼章曠為夫子,因為章曠已經是應天書院的實際負責人了。 章曠:“寫小說,挑撥八賢王、龐籍。” 狄青:“!” 章曠:“順便推廣白話文和標點符號。” 此時正在思索派什麼機構的人去辦這件事情的狄青要是知道這本小說主要寫的是皇帝的八卦,絕不會那麼積極的馬上就找人去辦。 攔路隊伍一走,章曠進入應天府地界,也就進入了應天書院。 書院裡,所有人都列著隊,等待著這位,把皇帝和大宋罵的狗血淋頭的新夫子,狀元公。 …… 應天書院所有人都列著隊,等待著狀元公。 要知道範仲淹隻是中了乙科第九十七名,來到應天書院後,都把應天書院搞的興盛了不知道多少倍。 現在官家派了個狀元過來,這還得了! “狀元公!” “章夫子!” 然而,章曠抵達之時,無視了排隊熱烈歡迎的所有人。 直接掠過了人群,走向南京書院牌匾下的院落。 應天書院在三十多年前成為府學,當時就改成了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升格為南京後,這座書院又改名為南京書院,升格為國學。 但大家習慣性還稱呼它應天書院。 章曠,對於書院的眾人是沒有什麼話想說的。 原因就是章曠看過一些宋代科考的資料。 宋代科舉三級考試,解試、省試、殿試,但普通人不知道的是,宋代還有免解,免省,免殿三個製度和科考對應。 簡單來說,某些情況下,可以免去解試,直接擁有省試資格。 某些情況下可以免去省試直接進入殿試。 某些情況下,可以免去殿試,直接封進士,當官。 什麼情況下可以免去解?因為這考試人太多了,所以一度發展到近二百人免解的情況。 什麼人可以免省?國子監優秀學生。 什麼人可以免去殿試?說是當新皇第一次登基的時候,沒工夫殿試,直接免了,改為推薦。 這看起來沒問題,但裡麵問題可就大了去了。 國子監,隻招收七品官以上的官員子弟進去求學。 這種環境裡麵所謂的優等生,是真優等生?什麼《我的區長父親》區長也配? 《我的丞相父親》都得排隊!人家太師太保太傅太尉都還沒上呢! 而所謂的新皇登基沒工夫殿試是什麼?說穿了就是這一次考試,變成了論功行賞,直接把當官的名額賞出去了。 也就是說,極端情況下,可以出現大傻子不認識字,三試免試,直入中樞的情況!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六章應天書院第22頁 曆史上當然不會專門記載有這樣的人。 但沒有嗎? 什麼時候有? 宋仁宗幾十年不管事兒,文官集團管一切的時代,沒有這種人? 章曠之所以對應天書院無感,就是因為應天書院正在積極地想要成為國子監。 這座本來普普通通隻是私學的學校,在宋真宗和趙禎這倆大傻子的治下,短短時間升格到了準國子監的程度! 劉娥雖然是曆史上數得著的強權太後,但畢竟對於學閥那一套門道不了解,所以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應天書院距離國子監也隻差一步了。 現在她死了,但凡朝堂政策再改一次,應天書院必順坡滾驢直接上馬國子監。 而這一切背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每一座國子監都有免試名額。 加一座國子監,多一些名額。 百官越來越貪心,想要擴寬免試的路,給自己不成器的傻兒子分名額。 這聽上去沒什麼,不過那麼一點名額而已。 但實際上,大宋有五種門蔭製度! 聖節蔭補:皇帝誕辰時授予官員子弟官職。大禮蔭補:三年一次的郊祀典禮中批量蔭補。致仕蔭補:七品以上官員退休可蔭一子。遺表蔭補:四品以上官員臨終可蔭補12名親屬(文官)或9人(武官)。特恩蔭補:皇帝特批獎勵軍功、撫恤等特殊情形。 這些門蔭製度幾乎都是給中樞官員設計的,這些人的子孫後代,幾乎穩妥妥的不考就可以當官。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在貪婪的製造新的免試當官資格。 為什麼全國那麼多私學沒有成為府學?為什麼偏偏應天府學升格成了國學? 為什麼這應天書院剛剛升格又馬不停蹄正在積極籌備成為國子監? 因為應天府距離東京,就是抽馬屁股兩鞭子的事兒。 教育資源壟斷,文官團體正在嘗試重演北朝舊事。 北朝被胡人占據這種曆史教訓就擺在那兒,也絲毫遏製不住這群文官的貪婪。 要兒子的鐵飯碗,勝於愛國、愛聖人,更彆說平民了。 章曠又怎麼會對應天書院有好感? 又怎麼會接受他們的好意? 雖然那些齷齪事是上一代人留下的,這些學生還有得救,還可以教育成為棟梁。 但,下一代黨爭的禍根,就埋在他們入官的途徑上。 所以,章曠直接無視了他們。 學生中,一位十六歲的少年朗聲:“章夫子,我們迎接你是因為尊師重道,您就這麼對待尊師重道的學生嗎?” 章曠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盯著說話的人。 說話的青年並不壯碩,但眼神中有光。 看到眼神中的光,章曠開口:“名字。” 少年作揖,一輯到地:“學生,周敦實。” 周敦實?這名字耳熟。 章曠思索了一下,立刻意識到了周敦實就是周敦頤,因為避諱後麵的皇帝被改了名字。 周敦頤不就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學創始人,程朱理學的祖師爺? 章曠回頭俯視周敦頤:“你舅舅鄭向是龍圖閣大學士,你表哥去年就得到了門蔭的機會,我掐指一算再等三年你就能門蔭入仕,你還讀什麼書,回家玩兒去吧。” 說完章曠轉身就走。 周敦實愕然,隨後大喊:“科考雖難,但我未必考不上!” 在場的學生也是覺得自己這些人似乎被鄙視了,你是狀元公你了不起,就可以無視我們? 群情激奮:“我們未必考不上!” 章曠繼續往裡走,頭都沒回,直接一揮手:“再等幾年,等南京學院成了國子監,你們排隊免試當官吧,彆浪費時間看什麼狗屁聖賢書了。” 現場鴉雀無聲。 外人不知道,但學生之間,早有耳聞。 父輩積極運作這件事情,學生雖然不理解,但至少知道不要瞎講話。 但今天被人堂而皇之的說出來後,不少人羞愧的麵紅耳赤。 更有一些人看向了章曠的背影,眼眸之中全是驚異。 這位狀元公,似乎不太一樣! 以前的學生、前輩都說範夫子如何如何。 不知道章夫子又如何? 周敦實此時已經回過神來:“那我非要考呢?” 章曠繼續往前走,根本沒回頭:“考上又如何?不如烤雞吃去吧。” 周敦實:“我能當好官!” 章曠:“你先把人當好再說。” 周敦實明白了,狀元公壓根沒把大家當回事,根本不把官宦子弟當人看,覺得官宦子弟沒幾個會做人的,都是些紈絝,畜生。 周敦實:“你憑什麼這麼看我們?!” 章曠:“就憑你們的父母叔伯爺爺外公。” 說完之後,章曠已經進入了院落裡。 幾個夫子對視一看,感覺這事情實在是太不好看了,於是都進去圍著章曠,想要讓章曠留下點墨寶。 這樣一來,這徹頭徹尾的鄙夷,也就成了一次嚴師的敲打了。 還真讓他求到了。 周敦實等人站在門口,看著門上貼上的兩張白紙。 【升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 橫批【為黎民者來】 眾人一聽:“章夫子其實對我們的期許很高啊!隻是刀子嘴豆腐心罷了!” 求字的王夫子漲紅著臉開口:“寫的時候,章夫子說,人總是缺什麼就在牆上貼什麼。” “沒土地的人往牆上敷泥巴。心黑的人往牆上刷白。沒情操的往牆上掛畫。沒節操的往牆上貼禮義廉恥。沒學識的往牆上掛學問。” 眾人一聽,按照這個理論,那這對聯就是【升官發財往這裡走,貪生怕死全來這兒】【為了一切就是不為了老百姓】。 “感覺……被淩辱了一樣怎麼回事?” 這就是官家坐在龍椅上看他文章看到跳起來的感覺嗎? 我也是好上了,體驗到皇帝般的感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