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天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八賢王,大宋有噴子,長夜天高,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章八賢王第12頁 狄青騎馬走在路上,按道理章曠這個狀元公,應該坐轎子才對,那可是一輩子就一次的恩賜。 但章曠也騎著一匹馬,恥與士大夫為伍。 狄青:“你說陛下真的對我動過一絲殺心麼?” 章曠擺頭:“一絲?不會。” 哪兒是一絲,是全是殺心。 大宋的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你一武夫,他都沒把你當人看。 按道理趙禎應該找自己最忠誠的戍衛陪著自己見章曠。 但他卻選了狄青。 目的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 但章曠沒有直說告訴狄青,原因也簡單,倘若狄青對朝廷皇帝有不滿,日後大宋就完蛋了。 章曠一路上也是忍不住歎息。 東京,真的繁華啊。 清明上河圖真沒開玩笑。 而且,清明上河圖,是用了截取的手法,把開封城中心,一直到應天府這段路上的標誌性景物和有代表性數量極多的景物,濃縮了進去。 章曠一路上,都感覺自己在清明上河圖上走。 狄青介紹:“前麵就要離開東京抵達南京了。” 所謂南京,就是應天府,也就是商朝開國之丘。 “進入應天地界,就是應天書院的範圍了。” 章曠有點驚訝:“應天書院不應該在應天西南方嗎?” 這兒難道不是應天西北方? 狄青:“狀元公您不知道嗎?範仲淹範大人前幾年在應天書院時大興土木,把應天書院重新建造了一番,把這兒建造成了準官學,建立在了北方靠近東京的位置。” 章曠點頭:“原來是這樣。”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應該是才從應天書院離開,自己和他錯過了。 正說著,狄青突然勒馬低頭:“王駕!” 章曠:“王駕?誰取這麼怪的名字?” 狄青已經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是八大王趙元儼殿下!” 章曠愣了一下,趙元儼?那不就是八賢王? 八賢王有兩個原型,一個是戲劇中的八賢王趙德芳,一個是現實中的八大王趙元儼。 趙德芳是趙匡胤的四兒子,也是南宋趙構之後所有皇帝的先祖。 趙元儼是趙光義的八兒子,權勢很大,被稱作八賢王、八大王。 章曠就在馬上,未曾讓路。 雖然道路很寬,但雙方也沒有擦肩而過。 八賢王的車駕就是衝著章曠來的,停在了章曠的馬前。 準確的說,這行駕最核心的是一抬八抬大轎。 整個隊伍,車有九乘,鼓樂九案,侍衛侍從衛兵各一隊,帶甲騎兵八人。 這種行駕,比前幾年規定的天子出門最小的排場——鑾駕要稍微小一點點,但比普通王爺的行駕大得多。 八抬大轎停下,下來的八賢王並並沒有如同陳道明一樣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而是威勢十足,遠在趙禎之上。 他腰間挎劍,優容華貴的同時,還給人一種劍術高超武力值爆棚的感覺。 同樣很帥,同樣是龍顏長臉,比陳道明不差。 趙元儼,八賢王,太師,荊王,河陽三城、武成節度,鎮永興、鳳翔,雍州、鳳翔牧,京兆尹。 少年包青天裡麵,八賢王和龐太師兩個人的活兒,他一個人乾了。 但章曠看到他就想笑。 因為曆史上,趙元儼死後,趙禎給他追封了燕王。 燕現在就是析津府,是遼國都城之一。 這種粉飾太平掩耳盜鈴的行為,可以說是恬不知恥。 倒不是笑話趙元儼,隻是笑話趙禎。 趙元儼能看得出章曠笑容中的譏諷,臉上看不出表情,手卻已經搭在了劍上。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轎子裡,一名中年快步上前,落後趙元儼一步而立。 趙元儼:“最討厭狀元了。” 趙元儼以前是有機會當皇帝的。 當初宋真宗死的時候,趙元儼整日待在皇宮等著,就等宋真宗斷氣,他好乘虛而入。 李迪想了一招,用筆在送給趙元儼的洗臉水裡麵點了一下。 趙元儼心思縝密,發現洗臉水裡麵居然有一點發灰,立刻認定有人對自己下毒。 皇宮之中,皇帝不出手,誰能下得了毒?趙元儼立刻騎馬退走。 隨後才有了趙禎登基。 而李迪,就是狀元公。 事後,趙元儼得知盆子裡的隻是墨痕,不知道後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麵對章曠,跟過來的中年人先是拱手一禮:“本官,龐籍。” 章曠挑眉。 這才有了興趣。 好好好,八賢王和龐太師的原型,聯袂而來。 什麼意思? 八賢王趙元儼眼神狠厲,盯著章曠:“你是怎麼知道李宸妃的事情的。” 章曠:“王爺是不是覺得我打亂了你的部署,所以生氣?” 趙元儼輕蔑一笑:“本王有什麼部署?” 章曠:“李宸妃現在還泡在水銀裡,屍身不腐,等著陛下去看,難道不是八賢王您的手筆?” 趙元儼緊盯章曠,有點拿不準了。 他到底是怎麼知道這些隱秘的事情的? 章曠直說:“水銀劇毒無比,王爺你屬下那麼多工匠研究各種技術,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吧?” “哢”趙元儼已經拔出了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五章八賢王第22頁 龐籍急忙阻攔:“王爺,王爺,不可!” 趙元儼四下看了看四方,仆人兵卒都在聽不到三人談話的地方站著,所以還好。 於是,劍回鞘。 曆史上,告訴趙禎李宸妃才是他親媽的就是趙元儼。 但趙元儼可沒安好心,他早在李宸妃死的時候,就命人收斂屍身,以水銀防腐。 水銀本身沒有防腐的效果,要依靠揮發來破壞蛋白質才能防腐。 所以所謂防腐,就是在巨大的容器裡裝滿水銀,然後密封。 如果趙禎決定自己親自去起棺儘孝道,那他基本就死定了。 趙元儼既然這麼設計,那棺槨就不可能放在露天環境下。 曆史上的趙禎是個徹頭徹尾的懶人,什麼都不做,所以不會錯,他安安靜靜的給劉娥守孝,命人先一步收攬屍體。 可以說趙元儼距離成功,其實隻差一點點耐心。 假如他等劉娥喪期過了再行動,就可能成了。 趙元儼盯著章曠,不知道章曠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禎這小子,為什麼不殺了章曠? 難道說章曠其實是趙禎的拋出來的棋子?趙禎真的執子了? 龐籍想的更複雜。 千萬不能讓趙元儼殺了狀元公。 一旦這一劍下去,這幾十年來士大夫們爭取而來的局麵就完蛋了。 趙禎太適合大宋了,他當皇帝,等於沒有皇帝,大家想乾嘛乾嘛! 雖然現在龐籍和趙元儼合作,但龐籍絕不能讓趙元儼得手。 但章曠卻不會對龐籍阻止趙元儼抱有好感。 而是開口:“龐籍,劉太後遺誥楊太妃同議軍國事,你費儘力氣說服皇帝隱瞞了遺詔,真是好手段啊。” 此話一出,龐籍渾身雞皮疙瘩直接炸裂! 所謂楊太妃是宋真宗的妃子。 她和劉娥關係極好,同時,郫都人。 郫都在成都西麵,華陽在成都東麵,實際上相隔不到十公裡,口音沒有絲毫區彆。 所以在後宮爭鬥時,她們是同一黨。 劉娥是黨魁,楊太妃是副手。 劉娥當初抱來趙禎後,是沒興趣帶孩子的,隻是想要利用太子掌權而已,所以就讓楊太妃養趙禎。 所以,趙禎一直叫楊太妃小娘娘,也就是小媽的意思。 劉娥垂簾聽政這些年,已經完完全全確定了趙禎就是個純純的大廢物。 根本不想讓趙禎親政,他一旦親政,大宋江山就等於送給文官集團了。 所以,劉娥遺詔就是,楊太妃繼續垂簾聽政。 劉娥活著的時候,龐籍一黨不敢有任何動作。 她死後,龐籍呼朋喚友,召喚了最強陣容,直接壓住了劉娥留下的班底,彆看這幾天滿東京城的人都在喝酒作樂,趁著大喪之前爽個夠。 實際上背地裡早就殺的血流成河了。 隻是牌麵上的人物,一個都沒死罷了。 目前,雙方應該是達成了某種默契。 楊太妃依舊把有部分權力,但朝堂讓渡給了李迪等人,目前鬥爭還在繼續,李迪隻是複起,距離成為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還差一步。 這種事情,極度隱秘,就連趙元儼都不知道。 但章曠知道。 八賢王愕然回頭看了一眼龐籍,又看向了章曠。 瞬間明白了。 章曠是劉太後的遺手!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章曠是個成都人,劉太後楊太妃都是成都人,章曠又消息靈通,說出了自己和文管集團的隱秘,他不是後黨是什麼?! 章曠看著趙元儼,心想趙元儼為什麼不動手。 看了半天終於從麵無表情的趙元儼和龐籍身上看出了端倪。 隨即哈哈大笑。 現場等在外圍的人都是忍不住側目。 章曠笑完之後肚子都笑痛了,捂著肚子:“搞了半天,原來二位結黨之後,互相不知道對方在乾什麼啊?” “八賢王你還有功夫來找我,我跟你提醒一下,你最討厭的李迪回來了,你要是去得快,幫楊太妃一把,還能擋住李迪入主中樞。” “如果晚了,那就沒戲了。” 趙元儼看著龐籍,重重的出了一口氣。 章曠再次提醒:“你去找丁謂,他肯定幫你。” 丁謂,所謂東京五鬼之首,也就是五個奸臣之首。 其實劉太後用他,就是看中了丁謂有能力,名聲什麼的不在乎。 要知道其他幾鬼十幾年前就死了。 丁謂也知道這一點,甚至知道太後非常討厭自己,甚至他也不在太後那邊,有時候還小惡心太後一下,但他明白隻要用自己的能力把太後需要辦的國事辦好了,自己就沒事。 而曆史上,太後死後,被丁謂鬥下去的李迪複起,丁謂辭官然後回老家蘇州。 結果剛剛走到光州,就死了。 要知道光州距離東京沒多遠,剛剛離開京畿。 這是怎麼死的,就不言而喻了。 這說明背後下手的人,完全等不及了,一刻都不想等。 作為這種人物,丁謂現在沒有察覺有人要動手嗎?當然察覺到了。 丁謂現在肯定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隻要趙元儼找上門,丁謂一定會投誠。 趙元儼二話沒說,直接轉身就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