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駿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故事21,遠境迷蹤,文耕駿馳,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6章:故事21第12頁 清晨的山地訓練場上,譯高站在高台上俯瞰著下方整齊列隊的山地角族戰士們。經過數月的整訓,這支部隊已經從最初的雜牌軍發展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力量。每名戰士都裝備著最新改良的機甲,圖騰標誌在晨光中閃爍著淡藍色的光芒。 “欣砌,今天你來獨立指揮作戰。”譯高轉身對站在身邊的年輕人說道。經過一年多的訓練,族長之子已經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身材挺拔的青年戰士,眼中閃爍著堅定而自信的光芒。 欣砌望著下方的三百名精銳戰士,說:“譯高將軍,我已經準備好了。這次對平原角族第七軍團的作戰,我將按照我們製定的計劃執行。” “記住我教給你的指揮要領。”譯高拍了拍欣砌的肩膀,“作為指揮官,你不僅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每一個決策都關係到戰士們的生死,容不得半點疏忽。” 根據最新情報,平原角族的第七軍團正在向山地角族的前沿陣地推進,企圖奪取控製戰略要道的龍鳴嶺。這個高地不僅地勢險要,還是連接兩個重要軍事基地的必經之路。一旦被敵軍占領,山地角族的整個防線都將麵臨威脅。 “敵軍兵力約四百人,裝備有傳統的機甲和少量重型武器。”蒸葵走上高台,向欣砌彙報最新的偵察結果,“他們的指揮官是平原角族的資深將領科莫,此人經驗豐富,善於運用地形優勢。” 欣砌仔細研究著戰場地形圖,這是譯高教給他的第一個要領: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龍鳴嶺地勢複雜,既有陡峭的懸崖,也有茂密的森林,還有一些天然的洞穴。這種地形對防守方有利,但也為靈活機動提供了可能。 “我們的優勢在於裝備和士氣。”欣砌分析著雙方的實力對比,“新型聚能場裝置讓我們的機甲續航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我們對這片地形更加熟悉。” 譯高滿意地點點頭。經過長期訓練,欣砌已經學會了戰前分析的基本方法。但真正的考驗還在戰場上,理論和實踐之間總是存在差距。 “部隊集合,準備出發!”欣砌走到高台邊緣,向下方的戰士們下達命令。他的聲音雖然年輕,但充滿了權威感。 三百名山地角族戰士迅速登上各自的機甲,整個訓練場瞬間被機甲推進器的藍色光焰照亮。這些改良後的機甲不僅性能優異,外觀也更加威武雄壯。深綠色的裝甲上繪著山地角族的圖騰,胸前安裝著微型聚能場裝置。 “第一小隊負責偵察,第二、第三小隊作為主力,第四小隊擔任預備隊。”欣砌按照事先製定的作戰計劃進行部署,“所有小隊保持通訊暢通,隨時報告敵情。” 部隊開始向龍鳴嶺進發。譯高駕駛著自己的指揮型機甲跟在欣砌身後,但他並不打算乾預年輕人的指揮。這次作戰的目的就是讓欣砌在實戰中成長,隻要不出現重大失誤,他就不會出手。 “報告指揮官,第一小隊已到達預定偵察位置。”通訊頻道中傳來前沿偵察兵的聲音,“發現敵軍先遣部隊,約五十人,正在向龍鳴嶺南坡推進。” 欣砌立即在戰術顯示器上標注敵軍位置:“第一小隊繼續監視,不要暴露。第二小隊繞行東側,第三小隊從西側包抄。我們要在敵軍主力到達之前,先消滅這支先遣部隊。” 這個決策體現了欣砌的戰術思維。麵對數量優勢的敵軍,如果能夠分割擊破,將大大減輕後續作戰的壓力。而且消滅先遣部隊還能獲得更多關於敵軍部署的情報。 “欣砌的判斷是正確的。”譯高在指揮頻道中對蒸葵說道,“他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時間差和地形優勢。” 山地角族的機甲在複雜地形中展現出了優異的機動性能。新型聚能場裝置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還增強了機甲的環境適應能力。戰士們駕駛著機甲在山林間穿行,如同一群鋼鐵猛獸。 “第二小隊已就位。” “第三小隊準備完畢。” 各小隊陸續到達指定位置,對敵軍先遣部隊形成了包圍之勢。欣砌站在指揮機甲的駕駛艙內,通過全息顯示屏觀察著戰場態勢。 “所有單位注意,按照預定計劃發起攻擊。”欣砌下達了他軍事生涯中第一個真正的作戰命令,“目標:全殲敵軍先遣部隊,不讓一人逃脫。” 隨著攻擊命令的下達,山地角族的機甲從三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聚能場增強的能量武器在森林中劃出道道藍光,而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隊完全沒有料到會遭遇如此突然的打擊。 “敵軍開始反擊!”前線傳來戰況報告,“他們試圖向北方突圍!” “第四小隊立即前往北方阻擊。”欣砌迅速做出反應,“不能讓敵軍逃脫,否則會暴露我們的作戰意圖。” 預備隊的及時投入有效封閉了敵軍的退路。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隊發現自己已經被完全包圍,隻能就地組織防禦。但在裝備劣勢和人數劣勢的雙重壓力下,他們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戰鬥結束,敵軍先遣部隊全部被殲。”前線指揮官向欣砌報告戰果,“我軍繳獲敵軍機甲十二台。” 這個結果讓欣砌感到振奮,但譯高提醒他不要過於樂觀:“這隻是開胃菜,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敵軍主力很快就會趕到,而且他們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存在。” 果然,不到一個小時後,偵察兵就報告了新的敵情:“敵軍主力部隊出現,規模約三百五十人,正在快速向龍鳴嶺推進。看起來他們已經發現了先遣部隊被殲的消息。” 欣砌重新分析戰場形勢。敵軍主力的到來改變了力量對比,雖然己方在裝備上仍有優勢,但數量差距縮小了。更重要的是,敵軍現在處於高度警戒狀態,想要再次實施突然攻擊已經不太可能。 “我們撤回,利用地形優勢組織防禦。”欣砌做出了戰術調整,“讓敵軍來攻擊我們,在防禦中消耗他們的力量。” 這個決策顯示了欣砌戰術思維的成熟。麵對不利的態勢,他沒有貿然硬拚,而是選擇了更加穩妥的防禦策略。 龍鳴嶺的地形確實適合防禦作戰。高地的三麵都是陡峭的山坡,隻有北麵有一條相對平緩的通道。欣砌將主力部隊部署在這條通道上,利用交叉火力構建了堅固的防線。 “在懸崖邊設置狙擊點。”欣砌繼續完善防禦部署,“利用高度優勢壓製敵軍。在通道兩側布置地雷,遲滯敵軍推進速度。” 這些都是譯高傳授給他的防禦戰術。雖然年輕,但欣砌在學習方麵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不僅能夠理解這些戰術的原理,還能夠靈活運用到實際作戰中。 “敵軍開始攻山了。”前沿觀察哨報告敵情,“他們采用了分批次攻擊的戰術,第一波約八十人,正在向我們的防線推進。” 平原角族的指揮官科莫顯然也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沒有選擇一擁而上的蠻力攻擊,而是采用了更加穩健的分批攻擊策略。這樣既能夠測試防守方的火力配置,又能夠保存主力的實力。 “讓他們上來。”欣砌冷靜地觀察著敵軍的動向,“等到他們進入最佳射程再開火。” 耐心等待是一個優秀指揮官必備的素質。欣砌雖然年輕,但在這方麵表現得相當成熟。他沒有因為緊張而過早暴露火力,而是靜靜等待著最佳的攻擊時機。 當敵軍推進到距離防線三百米時,欣砌終於下達了開火命令:“現在攻擊!” 山地角族的防線瞬間爆發出猛烈的火力。聚能場增強的能量武器比傳統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遠。藍色的能量束在山坡上織成了一張密集的火網。 “第一波攻擊被擊退。”前線指揮官興奮地報告,“敵軍損失慘重,正在向山下撤退。” 但欣砌知道這隻是開始。經驗豐富的敵軍指揮官不可能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攻擊,他們一定會尋找新的突破口。 “加強側翼警戒。”欣砌下達新的指令,“敵軍可能會嘗試從其他方向攻擊。” 果然,不到半小時後,側翼警戒哨就發現了敵軍的新動向:“發現敵軍小分隊正在嘗試從東側懸崖攀登上來!” 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戰術。東側懸崖雖然陡峭,但並非完全無法攀登。如果敵軍能夠從這裡突破,就能夠直接威脅到防線的側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26章:故事21第22頁 “派遣一個小隊前往東側。”欣砌迅速做出應對,“阻止敵軍的攀登行為。同時要小心這可能是聲東擊西的戰術。” 年輕指揮官的判斷是正確的。當防守部隊的注意力被東側的攀登行動吸引時,敵軍主力突然從正麵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敵軍主力攻擊開始!”前線傳來緊急報告,“規模約兩百人,火力強度比第一波高出一倍!” 這就是經驗豐富的指揮官的厲害之處。科莫利用佯攻分散了防守方的注意力,然後趁機發動真正的攻擊。如果換成經驗不足的指揮官,很可能會被這種戰術打亂節奏。 但欣砌在譯高的訓練下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第二小隊立即回防正麵,東側交給第四小隊處理。集中優勢兵力應對主要威脅。” 這個決策體現了欣砌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的能力。麵對敵軍的分進合擊,他沒有慌亂,而是根據威脅的大小合理分配兵力。 正麵戰場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平原角族顯然是下了血本,他們的攻擊波浪接著波浪,幾乎沒有間斷。雖然山地角族的裝備優勢明顯,但在如此高強度的戰鬥中,彈藥和能量的消耗也很快。 “彈藥儲備還剩60。”後勤人員向欣砌報告物資情況,“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還能堅持兩個小時。” 這是欣砌麵臨的第一個重大危機。如果彈藥耗儘,即使裝備再先進也發揮不出作用。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破解敵軍攻勢的方法。 “譯高將軍,您覺得我應該怎麼辦?”年輕的指揮官向自己的導師請教。 但譯高搖了搖頭:“這是你的戰鬥,你必須自己做決定。我隻能告訴你,有時候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這句話給了欣砌重要的啟發。一味的防禦隻會讓己方陷入被動,而且會持續消耗有限的資源。如果能夠轉守為攻,不僅可以緩解彈藥壓力,還能夠重新掌握戰鬥的主動權。 “準備反擊。”欣砌做出了大膽的決定,“趁敵軍攻擊間隙,我們主動出擊。” 這個決策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按照常理,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應該堅持防禦,主動進攻風險很大。但欣砌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發現了敵軍攻擊中的一個致命弱點。 “敵軍的攻擊雖然猛烈,但缺乏協調性。”欣砌向部下解釋自己的戰術思考,“他們的各個攻擊單位之間存在配合缺陷,如果我們能夠找準時機插入其中,就能夠分割他們的力量。” 這種戰術眼光是經過長期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的。譯高暗自讚歎欣砌的進步速度,年輕人已經開始具備一個優秀指揮官的潛質。 “第二、第三小隊準備突擊。”欣砌開始部署反擊行動,“目標是敵軍攻擊隊形的接合部,我們要像楔子一樣插進去,分割敵軍。” 反擊的時機選擇至關重要。欣砌仔細觀察著敵軍的攻擊節奏,尋找最佳的出擊時間點。當敵軍第三波攻擊剛剛結束,正在重新組織第四波攻擊時,他果斷下達了反擊命令。 “全軍出擊!” 山地角族的機甲如同鋼鐵洪流般衝下山坡,強大的推進器在地麵上掀起滾滾塵土。聚能場裝置為機甲提供了充沛的能量,讓它們在衝擊中展現出驚人的速度和力量。 “突破成功!”前線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成功分割了敵軍,他們的陣型開始混亂!” 反擊的效果超出了預期。平原角族顯然沒有料到防守方會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他們的應對顯得有些慌亂。更重要的是,山地角族機甲的優異性能在這種近距離戰鬥中展現得淋漓儘致。 “繼續擴大突破口!”欣砌抓住戰機,繼續推進攻勢,“第一小隊從右翼包抄,第四小隊斷其退路。” 戰場形勢在瞬間發生了逆轉。原本處於攻勢的平原角族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被包圍的困境,而且他們的裝備劣勢在這種混戰中被進一步放大。 “報告指揮官,敵軍開始大規模撤退!”偵察兵興奮地彙報,“他們丟棄了大量裝備,正在向山下潰逃!” 但欣砌並沒有因為暫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譯高教給他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窮寇莫追。過度追擊不僅會分散自己的力量,還可能中了敵軍的誘敵深入之計。 “停止追擊,鞏固陣地。”欣砌下達了理智的命令,“收攏部隊,清點戰果。” 這個決策再次顯示了年輕指揮官的成熟。在勝利麵前保持冷靜是一個優秀軍事領導者必備的素質,而欣砌已經開始具備這種素質。 戰鬥結束後的統計結果令人滿意。山地角族不僅成功守住了龍鳴嶺,還重創了平原角族的第七軍團。敵軍損失機甲八十多台,人員傷亡超過一半,而己方的損失很少。 “這是一場漂亮的勝仗。”譯高在戰後總結會議上對欣砌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你展現出了一個優秀指揮官應有的素質:冷靜的判斷、果斷的決策、靈活的戰術和適度的克製。” 但譯高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戰鬥初期,你對彈藥消耗的控製還不夠精確。優秀的指揮官必須時刻關注後勤狀況,確保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欣砌虛心接受了導師的指導:“我確實在這方麵還需要加強。戰鬥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期,導致對資源消耗的估算出現偏差。” “經驗是積累出來的。”譯高拍了拍欣砌的肩膀,“這次戰鬥已經為你提供了寶貴的實戰經驗,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龍鳴嶺之戰的勝利在山地角族中引起了巨大反響。族長欣昌對兒子的表現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在全族大會上公開表揚了欣砌的指揮才能。 確實,平原角族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他們的戰略目標。情報顯示,他們正在調集更多的軍隊,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而欣砌也將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大戰,譯高開始對欣砌進行更高層次的指揮訓練。不再是簡單的戰術演練,而是涉及戰略規劃、多兵種協調、後勤保障等複合性的指揮技能。 “大規模作戰不同於小規模戰鬥。”譯高在訓練中向欣砌傳授經驗,“你需要學會委托和信任,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必須善於利用手下的才能。” 欣砌在新的訓練中表現出了更強的學習能力。經過實戰的洗禮,他對戰爭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指揮藝術的掌握也更加嫻熟。 欣砌對譯高的栽培表示感謝:“沒有您的悉心指導,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指揮官的成長永無止境。”譯高語重心長地說道,“戰爭的形態在不斷變化,技術在不斷進步,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必須保持學習的心態。” 確實,隨著各族技術的發展,戰爭的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的武器、新的戰術、新的作戰理念層出不窮。欣砌雖然已經成為合格的指揮官,但仍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完善自己。 後來,族長欣昌正式任命欣砌為山地角族的副指揮官。這個任命得到了全族戰士的支持,因為欣砌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責任重大,不能有絲毫鬆懈。”欣砌在就職儀式上表示,“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但新的挑戰已經在等待著他。情報顯示,除了平原角族之外,還有其他勢力正在暗中活動。那個神秘的掠奪者聯盟似乎並沒有因為在地穴族的失敗而收斂,他們正在策劃更大的陰謀。 隨著職責的擴大,欣砌需要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除了軍事指揮之外,他還需要了解政治、經濟、外交、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知識。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是全才。”欣昌在私下裡對兒子說道,“雖然你在軍事方麵已經表現出色,但還需要在其他方麵繼續提升。” 欣砌深知父親和導師的期望。作為族長的繼承人,他將來需要承擔起領導整個族群的重任。這不僅需要出色的軍事才能,更需要全麵的綜合素質。 為了更好地準備未來的挑戰,欣砌開始參與族群事務的管理。從資源調配到外交談判,從技術發展到文化建設,他都要有所了解和參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