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遠掃逋寇於遐荒,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候君集是典型的武將,本事大,脾氣大,野心也大!
當初他遠征西域,平滅高昌,為國也曾立下大功。
可惜他出身行伍,少時沒讀過什麼書,性格又剛強桀驁,雖然太宗李世民很喜歡他,與其他同僚卻大多處不好關係,是初唐少有的被多次舉報謀反,太宗李世民都予以原諒的大將。”
張清一驚:“自來謀反乃是必死的大罪,被人舉報一次,不死已是萬幸,這候君集怎麼能多次被舉謀反,這人緣也太差,聖眷也太濃了吧?”
唐烈笑起來:“第一次最好笑,他跟李靖互相指責對方要謀反!
李世民任命候君集為吏部尚書時,見他乾得不錯,非常喜歡他,讓李靖教他兵法。
結果候君集學了一陣,就去找太宗說,李靖要造反!
太宗嚇一跳,問為什麼。
候君集說,他隻教我簡單的兵法,精華部分都藏起來,所以我知道他想要造反!
太宗拿這事去問李靖,李靖叫起屈來,說這是候君集自己想要造反啊!現在主要地方的諸夏已經平定,就隻剩下邊遠地方的四方蠻夷,我教他的那些已經足夠了,他非要把臣的本事全學去,這不是要造反是什麼?”
張清也不由莞爾:“這兩個人,一個教得心不甘情不願,想要留一手,另一個乾脆就給對方扣個造反的大帽子,卻是過分了,幸得太宗這時還算氣度寬廣,對兩人都沒有深究。”
唐烈也笑:“對呀,這就看出來候君集氣量偏狹,你想想,這樣處事,怎麼能跟彆人搞好關係?
果然不久就又有人舉報他,江夏王李道宗對太宗說,候君集這個人,誌向大而智慧小,又以自己微小的功勞而自負,恥於居在房玄齡,李靖之下,雖然做了吏部尚書,但是仍不能滿足他的誌向,我看他必然會作亂。
太宗還是賞識喜歡候君集,回答說,以他的材器,坐哪個位置都可以!我並不是吝惜重位,隻是按資曆,順序都還輪不到他。你不可隨便揣度彆人的意思,對他妄生猜疑。”
張清不由咂舌:“這唐太宗竟如此信重候君集?對他評價這麼高!而且李道宗不光同是功臣大將,還是皇族,他出麵舉報,李世民都信之不疑,若是君父如此信重我等,我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悔!”
神往一陣,張清皺眉道:“既然如此,那候君集就真個天生狼子野心不成,這樣都還要反?”
唐烈歎息:“古來治軍之道,無非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方能收軍將之心,如臂使指。
這候君集雖自幼讀書少,確實才氣過人,太宗和建成,元吉爭位時,他獻策出力頗多,所以太宗即位後,封他為潞國公,賜下食邑千戶,拜為右衛大將軍。
後來候君集和李靖一起討平了吐穀渾,太宗封他為吏部尚書,到這時都還是君臣相得。
問題就出在候君集後來又立下的生平最大的那樁功業,滅高昌國上。
候君集率大軍西行七千裡,穿越兩千裡戈壁不毛無食水之地,討平高昌,本來是大功一件。
可惜也許是離朝廷太遠,候君集有些忘形,擅自分配高昌無辜的壯男美女,又偷偷地貪沒了高昌國庫的酒寶。
所謂上行下效,他手下的將士知道了,紛紛巧取豪奪高昌的子女財物,這時候,候君集自己有把柄被屬下知道,就不敢禁止軍隊。
等回了長安,這事他手下太多人知情,涉及,根本瞞不住朝廷,有司自然要奏請皇帝治他的罪。
高昌雖然遠在西域,卻也是貨真價實的一個王國,其國王某種意義上說之前跟你大唐的皇帝是平起平坐,最多低上半級一級,但是要比兩國的其他所有臣子都要高的位格。
所以自古滅國之功雖然很大,但是對滅國後的人力,財物的處置權都看得很重,哪怕是彆人王宮裡一個不值錢的小東西,這個權力和資格隻能自家的皇帝才有,你一個帶兵的將領隨便處置人家的國王和國庫,那你置自家的君王於何地?
所以太宗雖然喜愛候君集,這次也隻能把他下獄,不久後岑文本上疏,認為不應該輕易折辱功臣大將,李世民趁勢就赦免了候君集的罪過。
這事太宗倒並沒有對不起候君集,但是候氣量偏狹,覺得有大功於朝,卻反而因為貪冒被囚,自此就有了怨望之心。
貞觀十七年,另一位大將,太子詹事張亮出任洛州都督。
候君集就故意激怒他,問他為什麼被排擠,出任外職。
張亮也是個軍中的渾不吝,立刻回嘴道,被排擠的是你才對!
這下就正好捅了候君集的肺管子,他悶悶不樂地說:我平定一國,有大功,卻遭受嗔怪。
鬱鬱不可活呀,您能造反嗎?我和您一起造反咋樣?
這就是候君集不自知,也不知人了,本來隨便跟同僚吐槽下老板,問題倒不大,但是張口就約人謀反,這就太隨便了……
張亮扭頭就去唐太宗那裡舉報他了,要說太宗對老侯倒是真愛,想了半天,對張亮說:你是功臣,候君集也是功臣。他單獨跟你談這事,又沒有第三個人聽見,如果去問罪他,候君集肯定不承認說沒這回事,你們兩個功臣對質,這事兒就說不清楚……
就這樣,唐太宗就把這事兒生抹過去了,再也沒提!對候君集還是像以前一樣,還把他和其他功臣的畫像一起放在淩煙閣,晚年經常觀看感歎。
要說呀,唐太宗李世民至少在氣量上,在對功臣,老夥計們的感情上,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
可惜候君集還是管不住自己的野心和嘴巴,後來太子李承乾因為有一隻腳有病,行走不太方便,加之喜愛男寵的事被世人所知,外界對他的風評不太好,太子害怕被廢,知道候君集有本事,又經常心懷不滿,就想收買他為臂助。
當時候君集的女婿賀蘭楚時是太子東宮的衛士,李承乾就好幾次讓他引候君集入東宮,求教自安的辦法。”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