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忽看庭際刀刃鳴,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佑無計可施,隻能和親信們關起王府大門整日大吃大喝,用酒肉安撫自己的不安。

喝了三杯,親信們安慰李佑不用慌:憑咱幾個的武勇,等朝廷的軍隊來了,哥幾個右手端著酒杯不用放下,光左手拿刀槍就能打敗他們。

再喝三杯,親信們又提了第二個方案:要不,咱們把錢糧都帶上,往山溝老林子裡鑽吧?

聽聽,這幫親信的腦子,跟尉遲敬德那種純武夫真是一樣一樣的啊……

還沒等到李佑決定好用哪個方案,朝廷平叛的主帥兵部尚書李世積大軍尚未到,但是周邊青,淄各州的軍隊已臨其境,而齊王各屬縣的軍民根本沒有應從他檄文的。

齊王府的兵曹杜行敏等人知道李佑必敗,自己再不反正,到時候少不了一個反賊的殺頭大罪,於是謀劃抓捕李佑,大家都響應了,於是杜行敏等率兵千餘人趁夜翻牆進入齊王府。

到了這時候,李佑和他那幾個親信倒也不負勇武之名,一共就七個人披甲執兵在室內據守,區區七人麵對千餘人,一直撐到第二天中午,杜行敏最後威脅他們,再不投降就要放火全部燒成灰燼。

最後關頭李佑還是很講義氣,喊話說他不怕死,也可以投降,但是擔心燕弘亮等手下投降後當場被殺,所以除非保證燕弘亮六人的安全,否則他寧死不降!

杜行敏可沒有劉邦夫婦殺韓信那麼為了守誓而寧可麻煩,當場假意答應了李佑的條件,等七人一投降,除了留下李佑一個活口解送京師,其餘六個齊王的心腹手下當場就被殺光了,燕弘亮死得最慘烈,兩個眼珠子被摳出來扔掉,再用鐵鞭把雙腿打成幾截,最後才殺了他!”

張清皺眉道:“齊王李佑造反,他身敗名裂後史家自然也不會為他避諱,即使如此,他的罪過也不過是語焉不詳的遊獵縱樂,結交奸小。

所謂奸小,不過是他舅父陰弘智曾經私下跟他說: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萬歲後,宜得壯士以自衛。

這話雖然細究起來確實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但親厚之人私下商量,於國法不合,於人情卻可憫。

難道當年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沒給他說過類似的話?便是太宗李世民,他那些親信手下沒跟他說過類似的話?那玄武門之變怎麼來的?那些李世民成功後大肆封賞為國之重臣的手下,若要照此來查,豈不都是奸邪小人!

至於喜歡遊獵縱樂,更是可笑,李世民父兄都不愛遊獵麼?哈哈!若不縱樂,齊王那麼多兄弟是怎麼來的?甚至他祖父李淵子嗣也多得驚人,不是縱樂來的,都是克己複禮,天天閉門讀儒經生出來的?齊王好歹是太宗第五子,堂堂王爺,就因為不是太子,連打個獵喝個酒就是違法逾製,該被長史禁足甚至彈劾了嗎?我覺得過了。

想來他之前也並沒有犯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隻是與那個叫權萬紀的老古板長史性格不合,兩人多番陰差陽錯之下,最後可以說同歸於儘,真可喟歎!

齊王既然舉旗造反,於國法已是逆賊,於天理悖逆人倫,不敬父皇,那齊王府兵曹等人反正,擒殺他和親信手下,本來沒什麼問題。

但是你千餘人圍攻七人,還有什麼兵不厭詐的必要嗎?千餘人從半夜打到第二天中午,無法攻進室裡活捉齊王,還要用不殺降的條件欺騙人家放下武器?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既然答應了齊王的條件,人家投降後為什麼要出爾反爾,當場把齊王的六個心腹全殺了呢?

便是為絕後患,殺便殺了,大家以前總是同僚,一刀給個痛快便罷了,如何要又是挖眼,又是鐵鞭斷腿這般虐殺,簡直不當人子!”

張清越說越氣,怒氣勃發,唐烈卻住口不言,看向一邊,臉上似笑非笑。

張清正說得激動,突然注意到唐烈的神情有些古怪,怔了一怔,順著唐烈視線瞧去,卻是梁山那大撥同伴的方向。

凝神一思,張清不由得大窘,自己在這裡慷慨激昂說什麼“國法逆賊,悖逆人倫”,可是自己早已不是朝廷將官,自己和五十丈外那些同伴,此時都是連正經反賊還都不如的山賊水寇,自己罵的每一句,每一個字,套在自己頭上都是不冤!

便是說什麼虐殺殘忍,梁山好漢們挖人心肝,人肉包子的手段,難道遜色於古人嗎?

張清鬱悶地吐了口氣,一時間百感交集,想起自己從小苦練武藝,更兼練成飛石絕技,少時滿以為自己長大後必然能憑著一身本事報效國家,快意平生。

結果投軍後雖然屢立戰功,官場上卻一再碰壁,功勞總是被彆人領走,黑鍋倒是背了不少,卡在東昌府守將的位置上難以存進,最後心灰意冷下投了梁山,再回首這半生,竟已成了反賊,終究活成了少時自己幻想剿滅立功的對象……

唐烈見張清消沉,連忙岔開他注意力:

“此事……咱們後人知道的也不可能是全貌。

唐太宗收到權萬紀的奏報後,曾經派遣劉德威前往齊州調查,劉德威時任刑部尚書,也是朝中重臣,且與李佑,權萬紀雙方之前都無甚牽扯,立場應該還算中立公正。

他的回報是權萬紀的指責基本屬實,李世民才命令李佑和權萬紀來京對質,引發了這場禍亂,隻怕齊王李佑日常行事,跋扈欺人的事確實不少,所以他事敗投降後原齊王府的屬軍才那麼暴戾,非得當場虐殺了他那幾個親信手下,看來之前受了齊王和他的親信不少鳥氣。

隻是齊王被解往長安後,賜死自儘在太極宮,但他終究是李世民皇子,事關天家顏麵,既已伏誅,平生的惡行,史官不想再大書特書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管怎麼說,張將軍的看法卻與烈不謀而合,再有天大的仇怨,一刀殺了也便債消,毀諾虐殺,總不是大丈夫所為!

說回齊王,他謀反乃是大罪,雖然事敗自儘,後續的調查自然少不了,最後竟然牽扯出了太子李承乾也曾和候君集籌劃謀反的大案!”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