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寡人不用將軍計,巨宋,天意在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公子,你敢不敢信,就是京城禁軍裡的老卒,竟然有很多幾十年都沒有摸過真正的刀槍!

曆朝曆代,不管再廢弛武事的昏君佞臣,至少對保護自己最緊要的京師禁軍,總要抓在手上牢牢保證戰鬥力的吧?

唯獨本朝京師禁軍,實額隻有十之一二,而且全部軍旅生涯隻有拿過木製假刀槍的經驗,這樣的軍隊,對外吹噓京城八十萬禁軍,真的哪天有敵人兵臨城下,隻要三五千精銳凶悍之士,隻怕這大宋繁花著錦,烈火烹油的花花天下,還真不一定保得住!”

張清咧嘴苦笑:

“唐小公子,你是修道人,按理該叫你唐小道長才是。

你們修道人,講究的是天意,什麼是天意,我覺著,大勢就是天意。

大勢如此,我們兩個人,能補上這六七十萬缺額禁軍的缺口嗎?

還有,彆人看不上我們,我們為什麼要去補?我……我不願意可以嗎?”

唐烈怔怔望著遠處的山道,半晌回頭也跟著苦笑一聲:

“張將軍,凡事不要那麼悲觀,換個角度想一下,也許萬事有弊必也有利。

你說本朝不重武事,這確實是事實,那你說說看曆朝曆代誰最注重武事,你……願意為它做點事?”

張清沉吟了一陣,他還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此刻被問到想為哪一朝效力,卻一時答不上來。

唐烈笑了起來:

“你看你看,小可冒昧,那你作為一員武將,剛才還說得義憤填膺,若將軍真有報效國家之誌,卻為何半天說不出一個想效力的朝代呢?

我們隨便聊聊啊,曆代武功之隆,莫過於漢唐吧?

嗯,還有個暴秦,也可以算進去?”

張清點點頭,這自然是事實。

“那將軍為何興趣缺缺呢?這幾個朝代武功強盛,對武人想必差不了吧?

晤,暴秦二世而亡,對武將其實算不上好……

秦滅六國,席卷天下,何等氣勢如虹,當時自然是將星雲集吧。

可是短短一二十年後,項王劉邦反秦,對陣的好像就隻有章邯,王離,司馬錯這些二流角色了,那些曾經威震天下的強秦將領們,去了哪裡呢?總不能說都在這一二十年全老死了吧?

史書雖然對這方麵語焉不詳,想來隻怕不是被投閒置散,就是乾脆被問罪處斬了!

為啥呢?家天下嘛,天下都統一到我家了,還留那麼多不是我家的,又能打的名將乾什麼?有本事的名將脾氣都大,打天下用得著,天下都是我家的了,留太多有本事的人,以後不肯服我兒子孫子咋辦?

其實,天下還沒打下來的時候,贏家就是這個德性了。當初秦國最厲害的將軍是王翦,除了韓國外,其餘五國都是王翦和他兒子王賁所滅,和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我們來看看秦王是怎樣對待王翦這樣的國之柱石的。

秦國最強大的敵人是楚國,秦國還沒消滅楚國呢,就已經想把連滅趙國,燕國,軍功最盛的王翦放角落裡了,王翦本人也應該感覺到了。

秦王嬴政問群臣滅楚要多少軍隊和民夫,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就可以完成任務,秦王嬴政大喜,宣稱王翦老不堪用,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倒也識趣,自己稱病辭朝回老家養老去了。

結果秦軍被楚將大敗,嬴政聞訊大怒,不過他不愧祖龍,立刻丟下麵子,親自乘快車奔往王翦的老家頻陽道歉,王翦推辭老弱疲乏;秦王再以大義責之,什麼楚軍每天都在向西挺進啊,什麼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我不管了嗎?這又示弱又隱隱威脅的,王翦還是推辭,秦王就耍無賴了:好了,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王翦無法,隻能說大王非要任用我,那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馬上一口答應。

王翦沒辦法,隻能率領六十萬大軍出發,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王翦臨出發時,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秦始皇問:將軍儘管出發好了,何必擔憂家裡日子不好過呢?王翦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勞也終究難以得到封侯賜爵,所以趁著大王特彆器重我的時候,我也得及時請求大王賜予園林池苑來給子孫後代置份家產吧。秦始皇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王翦出發後剛到了函穀關,又連續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求賜予良田,隨行人都看不下去了,覺得他太過分。

王翦解釋道:我也沒辦法呀,秦王性情粗暴,對人又多疑。現在大王把全國的精銳武裝都給我指揮,我不多多請求賞賜田宅給子孫們置份家產來表示我對出征的堅定意誌和對秦國的忠心不二,難道反過來要讓秦王懷疑我嗎?

於是王翦大敗楚軍,殺了楚將項燕,俘虜楚王負芻,滅了大楚,一直向南打到百越,同時他的兒子王賁和李信等先後滅了魏國,齊國等。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需要武將出力的時候也算放得下身段的明君了,結果王翦這樣他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老將,公開當麵說為他效力難以得到封侯賜爵,這肯定不是亂說的吧?

好笑的是,這樣尖銳的差不多是當麵指責秦始皇刻薄寡恩的行為,竟然還是王翦故意這麼說的,以和求田問舍的行為一起自汙,表明自己胸無大誌,隻是想做個富家翁,不會有什麼造反不軌的野心。

天下剛統一,王翦立刻激流勇退,即使這樣,這麼一位智勇兼備,攻滅數國,戰功赫赫,還那麼知趣識相,想方設法保全自身和家族子孫的大將,之後的史料記載基本就查無此人了,有沒有善終,還是在某天像一條野狗一樣死在哪條陰溝裡,沒人知道!

嗯,這樣級彆的大將,是不值得秦史多寫上幾個字的吧?他和他的家族下場如何,後世大家隻能靠猜,他那個同樣出色的兒子王賁,雖然後來也出場不多,但是在秦始皇即位傳位時還是曾被寥寥數語帶過,所以大夥兒猜他老王一家至少還沒有被滿門抄斬過吧?”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巨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