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山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大道之辯(下),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崔山口,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日後,太極殿前,巨大的露天廣場之上。

人山人海,萬頭攢動。

大唐帝國,自開國以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公開辯論會”,正式開始。

廣場的正北方,臨時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觀禮台。

皇帝李世民,親率太子李承乾、晉王李治、以及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一同,端坐其上,擔任這場辯論的“最終裁判”。

廣場的東西兩側,則分設了兩個,同樣高大的辯論台。

東側代表著“儒學正統”。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身著最隆重的祭酒服,端坐其上,其身後,站著數十名,同樣神情倨傲的當世大儒。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必勝的信心。

而西側則代表著“格物新學”。國子監博士馬周,隻穿著一身樸素的青色官服,平靜地坐在那裡。他的身後,空無一人,隻擺放著,幾個用黑布,嚴密遮蓋起來的,神秘的“道具”。那副“孤軍奮戰”的模樣,引來了無數同情的目光。

“咚——咚——咚——”

三聲沉悶的景雲鐘響之後。

辯論,正式開始。

首先,由“儒學”一方的代表,孔穎達發言。

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緩緩站起身,先是對著觀禮台上的李世民,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

然後,便用一種充滿了“悲天憫人”的,莊嚴的語氣,開始了他那,早已準備多時的,慷慨激昂的“演講”。

他引經據典,從《尚書》的“天人感應”,講到《春秋》的“災異之說”。

痛心疾首地,論證了,此次蝗災,乃是因為“朝有奸佞,德不配位”(暗指太子),所引來的“上天示警”。

其唯一的,解救之法,便在於“君王修德,臣子行仁”,用“至誠之心”,去感化上天,勸退神蟲。

他那番話,說得是聲情並茂,感人肺肺腑。

引得台下無數,信奉儒學的士子們,紛紛點頭,甚至有人感動得,當場落淚。

就連觀禮台上的李世民,在聽完之後,也不由得,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他知道,孔穎達這番話,雖然在他看來,有些“迂腐”。

但卻牢牢地占據了,這個時代,最無法被辯駁的道德製高點。

現在,輪到馬周了。

所有的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那個看起來,勢單力薄的西側辯論台。

他們,都想看看,這個太子的“喉舌”,將如何去反駁,這如同泰山壓頂一般的“聖人之言”。

然而,馬周的舉動,卻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沒有,去反駁孔穎達的任何一句話。

甚至沒有,去談論,任何關於“格物之學”的“歪理邪說”。

隻是平靜地,站起身對著孔穎達,躬身一禮。

然後用一種,充滿了“謙卑”與“求教”的語氣,緩緩說道:

“……孔祭酒,學究天人,所言皆是振聾發聵的聖人之道。下官聽完之後,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他竟然先肯定了對方!

孔穎達聞言,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以為,馬周這是已經準備,繳械投降了。

然而,馬周卻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隻是,下官,有一事不明,想當著陛下和天下人的麵,向孔祭酒,請教一二。”

“哦?你有何不明?”孔穎達,傲然問道。

馬周,看著孔穎達,一臉“真誠”地問道:

“祭酒大人,剛剛言之鑿鑿,說這蝗蟲,乃是上天降下的‘譴告’。是‘神蟲’,對嗎?”

“不錯!”孔穎達,想也不想,便回答道。

“好。”馬周點了點頭。

“那,祭酒大人,又說我等君臣,當行‘仁政’,以‘養民’,對嗎?”

“理當如此!”孔穎達,更是理直氣壯。

“那,下官,便鬥膽再問一句。”

馬周的聲音,陡然,拔高了八度!

他的眼中,閃爍著,如同獵豹般,銳利的光芒!

“如今,河北道,赤地千裡,顆粒無收!數百萬災民,即將易子而食,餓殍遍野!”

“既然這蝗蟲,是上天降下來,警示我等的‘神蟲’!”

“那,不就等於說,這蝗蟲是上天專門賜予我們,用來救濟災民的……‘天賜之糧’嗎?!”

什麼?!

蝗蟲……是……天賜之糧?!

這句話一出!

整個廣場,瞬間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的人,都被馬周這,石破天驚的,顛倒黑白的“神邏輯”,給徹底地震傻了!

就連,觀禮台上的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在聽到這句話時,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

這個馬周……

真是被太子給徹底教壞了!

而辯論台上的孔穎達,更是如同被一道閃電,劈中了天靈蓋!

他張著嘴指著馬周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發現,自己竟然,掉進了一個,由自己,親手編織的邏輯陷阱之中!

承認,蝗蟲不是“神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