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全軍都得學啊!忽悠李文忠!
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全軍都得學啊!忽悠李文忠!,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朕聞上古,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92章全軍都得學啊!忽悠李文忠!第12頁 就像這次捕魚兒海之戰,若不是朱高熾恰好知道大致方位,換了尋常將領,光在茫茫草原找敵軍蹤跡就得耗掉大半糧草,更彆說精準突襲了。 曆史上藍玉就是如此。當年他率領十五萬大軍北伐,探得脫古思帖木兒正屯兵捕魚兒海,便立刻率軍走小路,避開元軍巡邏隊,日夜兼程往目標趕去。可大軍行至百眼井時,周遭依舊一片空曠,連元軍的炊煙都沒見著——這裡距捕魚兒海不過數十裡,按情報本該有敵軍蹤跡,卻連個牧民都沒碰到。 當時藍玉大軍麵臨的困境,與朱高熾此次的處境幾乎一樣:糧草已消耗過半,士兵疲憊不堪,再加上天寒地凍,更怕元軍早已轉移,自己帶著大軍在草原上白跑一趟。 藍玉心裡發虛,覺得再往前走就是冒險,便召集將領商議,準備撤軍返回,免得損兵折將還落個無功而返的罪名。 還是定遠侯王弼站出來反對。他力勸藍玉:“大軍已經深入草原數千裡,耗費糧草無數,若是就這麼空著手回去,怎麼向陛下複命?就算陛下不追責,咱們這些人還有臉見江東父老嗎?不如再往前探一探,捕魚兒海近在眼前,說不定元軍就藏在那裡,拚一把總比回頭受辱強!” 藍玉被這話點醒,也覺得撤軍實在不甘心,便咬著牙下定決心,讓大軍隱蔽行蹤,繼續往捕魚兒海推進,權當是碰運氣。 沒想到這一堅持,竟真的摸到了元軍營地——脫古思帖木兒壓根沒料到明軍能穿過荒漠找到這裡,營地毫無防備,藍玉大軍一衝而入,瞬間擊潰元軍,不僅俘獲了脫古思帖木兒的家眷、臣屬,還繳獲了大量珍寶、馬駝,一戰成名,成了洪武朝繼徐達、常遇春之後最耀眼的將星。 這就是有無係統教育的差距——前者是“野路子”碰運氣,後者是“科班出身”打明仗。 若是借著“經緯度算法”的由頭,在軍中推動文化教育,尤其是讓將佐學習數算、地理知識,豈不是能彌補這一短板? 想到這裡,朱高熾放下酒碗,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李叔有所不知,這經緯度算法看似簡單,實則涉及天文、數算、地理諸多學問,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但若要推廣,也並非不可——前提是將士們得識字,得懂數算。” 他頓了頓,看向帳內眾將:“諸位想想,咱們行軍打仗,算糧草要用到算術,測距離要用到幾何,看地圖要認得文字。可如今軍中,能看懂兵書的將領有幾人?能算清糧草賬目的校尉有幾個?彆說普通士兵,就連有些千戶,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 李文忠等人聞言,臉上都露出深思之色。 他們都是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自然知道其中弊病。 元軍最棘手的地方,就是打不過就跑,騎兵撒開馬蹄往茫茫草原裡一紮,轉眼就沒了蹤影。 明軍追出去幾百裡,往往連影子都摸不著,要麼糧草耗儘被迫回撤,要麼被對方抓住空隙反咬一口。 當年嶺北之戰,就是因為追丟了哈剌章的主力,才讓對方緩過勁來設下埋伏。 可若是學會了這經緯度算法,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按元軍的兵力、戰馬耐力算出每日行軍的大致範圍,再根據地理位置的經緯度坐標推算出可能的逃竄路線,圈定幾個必經的水源地或山穀,提前設下埋伏,還真有可能把他們堵個正著。 王弼摸著下巴點頭:“可不是嘛!以前追元軍,全靠斥候瞎撞,運氣好多追兩天,運氣差連方向都摸錯。要是能算出他們的落腳點,咱們就能提前布防,讓他們插翅難飛。” 常茂也接話:“就像這次捕魚兒海,要是早有這法子,哪用得著咱們在草原上繞那麼多彎路?直接按坐標奔著目標去,省時省力還精準。” 李文忠越想越覺得可行,眼中閃著亮光:“不止追敵,以後大軍行軍、紮營、糧草調度,都能用這法子算。比如按經緯度確定紮營位置,避開低窪積水的地方;按距離和人數算出每日耗糧,提前安排轉運,再也不會出現斷糧的窘境。”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392章全軍都得學啊!忽悠李文忠!第22頁 他看向朱高熾,語氣愈發懇切:“胖殿下說得對,這數算、地理知識,真是強軍的關鍵。以前總覺得打仗靠的是刀槍硬氣,現在看來,腦子比刀子更管用。這次回去,說什麼也得讓陛下下旨,讓軍中將佐都學起來——就算學不會經緯度,至少得會算糧草、認地圖,不然下次再追元軍殘部,還得吃沒文化的虧!” 帳內眾將紛紛附和,原本覺得“讀書識字”是文官的事,此刻卻真切意識到,在戰場上,算得準比衝得猛更重要。 尤其是想到以後不用再在草原上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撞,能憑著算法精準拿捏敵軍的動向,每個人臉上都透著期待。 朱高熾見眾人都動了心,暗自點頭——看來這“經緯度”的幌子,算是立住了。 隻要能借著這個由頭推動軍中教育,哪怕一開始隻是教些基礎的算數、識字,長遠來看,也能慢慢改變武將“隻懂拚殺”的現狀。 “所以啊,這經緯度算法隻是個引子。真正要強軍,就得讓將士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光陸軍要學,水師更要學——茫茫大海上,沒有地標,不靠星象與數算,怎麼確定方位?怎麼避開暗礁?” 他看向李文忠,語氣誠懇:“李叔,您是開國老將,應當清楚:一支隻會拚殺的軍隊,或許能打勝仗,卻走不遠。唯有讓將佐們懂文識算,知地理,明曆法,才能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這次的經緯度算法,不如就作為契機,在軍中推廣文化教育——先從教將佐們識字、算數開始,再逐步推廣到親兵、伍長。” 這番話聽得李文忠連連點頭,眼中漸漸亮起光芒。他本就覺得軍中將領學識不足是大問題,隻是苦於沒有好的由頭推動改革,朱高熾的話恰好說到了他心坎裡。 “胖殿下說得太對了!”李文忠一拍大腿,“我就說您這算法不簡單,原來還藏著這麼深的道理!若是軍中將佐都能學會數算、地理,何愁邊患不平?” “你放心,等我寫捷報公文時,一定把這事著重寫上,懇請陛下下旨,在全軍推廣文化教育——不光陸軍,水師也得學!到時候,還得請皇太孫您多費心,琢磨些簡單易懂的教材出來!” 朱高熾心裡暗笑,麵上卻一本正經:“李叔放心,隻要皇爺爺應允,我定當儘力。其實數算也不難,先從加減乘除學起,再慢慢教丈量、測影之法,假以時日,總能見成效。” 王弼在一旁插話:“若是真能學會這些,以後咱們追敵軍,就不用再靠斥候瞎猜了,拿著皇太孫說的‘經緯度’,按圖索驥就行!” 常茂也笑道:“可不是嘛!上次我帶一隊騎兵追元軍,愣是被草原上的沙丘繞暈了,要是早有這法子,哪用走那麼多冤枉路!” 帳內的氣氛越發熱烈,眾將從最初的疑惑,漸漸變成了對文化教育的期待。 李文忠越想越覺得可行,當即決定在捷報裡詳細闡述此事,不僅要說清生擒脫古思帖木兒的戰功,更要強調推廣數算、地理知識對強軍的重要性,務必讓洪武皇帝重視起來。 朱高熾看著眾人熱切的神情,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總算把“經緯度”的事兒圓過去了,還順便給軍中教育鋪了條路。 他知道,僅憑自己一句話,未必能讓老朱下定決心,但有李文忠這位開國功臣在捷報裡力薦,事情就好辦多了。 篝火在帳外劈啪作響,映著帳內眾人興奮的臉龐。這場慶功宴,不僅慶祝了生擒北元大汗的奇功,更在無形中埋下了一顆種子——一顆讓大明軍隊從“匹夫之勇”走向“文武兼備”的種子。 朱高熾端起酒碗,看向李文忠:“那就多謝李叔了。若此事能成,實乃我大明之幸,將士之幸。” 李文忠舉杯回應:“這是自然!為了大明江山永固,這點事算什麼!來,再敬兩位殿下一杯,預祝我軍文武雙全,橫掃草原!” 酒液再次碰撞,在捕魚兒海的寒夜裡,激蕩出彆樣的暖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