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九五章 玄關一竅,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丹道之上的修行,無論是佛經還是道藏中的描述,都漸漸呈現出統一的跡象。
儘管二者身體上的異象及所修行的功夫不同,但在突破了凡俗肉身的極限之後,兩人在心靈或者說是精神上的修行,實質上都已是殊途同歸。
所謂破碎虛空,皆在心湖內景之中。
虛空破碎,破得便是本心內景中的執著與障礙。
所以,智者在追求心靈修行的進步同時,也不斷純粹著自身武道信念,使得心中的欲望和雜念減少,將自我本心的堅定與武道實踐結合起來,一點點去試探去求證。
這也就是所謂的證道。
到了兩人這種境地,生死易分,大道難求,都是心懷虛空內景,所以交手自然便另有一番景致,絕然不會與街頭巷鬥那般,隻是將拳腳打得虎虎生風,憑身體本能亂戰一氣。
這無關於兩人的身份或心性,而是對彼此功夫中所蘊含的拳理之尊重。
此謂向道之心。
有了此心,勝負生死都已隻是小道,從彼此機鋒與動勢中印證自我本心與武道信念,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追求。
所以,當馬鳳圖狼狽不堪地退入中華武士會後,剛剛看似劍拔弩張的兩人,忽然變得異常平靜起來。
平靜的隻是心湖,身形乃至動勢卻仍是在不斷變化之中。
這也是武林所謂文比中最為艱難的一種。
李瑞東和李存義兩人麵色凝重,站在門內注視著兩人的動勢。
李書文和‘戒’則在口中陳述著佛道兩門內家拳理與本心的武道信念,等到口中接連爭辯了十幾次後,身體上的動作也漸漸變得沉重緩慢起來。
日光漸漸低沉,銀月翹上枝頭,兩人的拳架動勢幾乎已成慢動作,往往口中滔滔不絕地討論了許久之後,才會極為謹慎地以看似簡單實則妙至毫巔的拳架與動勢,一一化解掉對方之前攻勢中的殺招與關竅……
中華武士會中,一群求道若渴的國術宗師們,也顧不得袁世凱的猜忌,隻是心無旁騖地坐在武士會的門內,仔細揣摩印證著兩人的拳術武道……
這一比,便是一晚,等到天將拂曉的時候,兩人已經出了足足百零八拳。
這一百零八拳,已經沒有了所謂門派或內家外家拳路的束縛,完全是兩人對武道最為根本的理解與演化,也是兩人對武學天道孜孜不倦的追求……
所以,即便是兩人已經討論了一個晝夜,他們也完全沒有一絲疲倦或任何厭惡的表情露出來。
相反,因為不斷深入了解到彼此武道乃至心靈修行的經驗,使得兩大宗師本心愈發清明,繼而興致大發,在招呼眾人送來清水痛飲了一番之後,便站在中華武士會的門前繼續文鬥起來……
此時的中華武士會內外已經圍滿了人,可在兩人的眼中卻都視若無物。
兩人的拳論越來小心,自然便愈發地耗費時間,到了後來不禁出拳動勢需要思索良久,就連出言論道也變得極為謹慎起來……
第二天,兩人打出七十二拳。
到了第三天,隻有三十六拳。
第四天,十八拳……
第五天,九拳……
所謂一朝錯落本心亂,到了第六天的時候,兩人的臉上已沒了興奮,若非仍時而飲得進清水,且在陽光之下麵露紅光,恐怕聞訊而來的眾人都會以為兩人要消耗過度而兩敗俱傷……
“這樣已可不食人間煙火的宗師,還要活躍於紅塵俗世當中,未免也太過於驚世駭俗了!”
看著袁世凱一頭虛汗地放下了望遠鏡,轉而有些悻悻地舉起了茶杯,一個穿著杏黃道袍的老道忽地搖了搖手上的拂塵,笑吟吟地從旁邊接過了他的話頭說道:“所以老道這才不得不出世,因為他們神農一脈,已經違背了五大丹派維係千年的遁世戒律,攪亂了這三千紅塵與億萬人心……”
李書文與‘戒’兩人在中華武士會的大門外證道論拳六天,早已被京城中的千萬百姓推為人仙活佛,如今雖然因為袁世凱的禁令封鎖,不能紛紛近前來參拜,可在遠處能望見兩人身影的酒肆樓閣之中,幾乎處處可見聞訊而來的販夫走卒乃至兵丁官紳。
“哦?”袁世凱微微一愣,極為恭敬地將老道麵前的茶杯填滿,這才斟酌著話語小心問道:“既然上有丹派規矩,下有遁世之律,他們為何非要行如此駭人之舉?”
“也都是機緣使然,老道才不忍壞其證道之機,若是有心為之,恐怕其他丹派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如此放肆……”
“哦?道長此話怎講?”
“這兩人身上的修行,一道一佛,功夫心性都已經練至凡塵的極致,可謂摸到了大道的邊緣,若想再進一步,唯有從古往今來的武學理論乃至佛道兩門的修行法門中彼此印證……”
“道長的意思是……”
“到了這種境界,所謂經脈、內息甚至天地、星象都可證道,但如果沒有大機緣,自然便不會在人海中相遇,隻是機緣雖然到了,可氣運尚且不足,即便是論上個七天七夜,恐怕也難以真正突破玄關一竅,參悟到元神修行境地的真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