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經殘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九四章 智慧,民國宗師,丹經殘文,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間眾生百相,對智慧的理解各有不同。
在儒學占據正統之位的諸多朝代之中,在高高在上的皇朝統治者的‘循序善誘’之下,即便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夫,也都認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
這也是後來所謂有文化就是有智慧這個理論的來源。
然在真正修身養心的智者心中,知識和智慧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智慧隻依本心,知識要攀外緣。
兩者在古代間屬近義詞,然卻不知道如果無法保持本心,即便所學知識再多,恐怕也隻能為惡為禍人間。
古人讀書研經也好,練拳習劍也罷,始終都要圍繞著道德、倫理或天地自然等大道精神,為己心樹立起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如此才稱得上智慧不離本心。
然而,自從西學東漸之後,原本被明、清兩個朝代的帝王與理學官紳們聯手扭曲的道德理念,漸漸成為了落後挨打的借口……
破除舊的秩序和扭曲的觀念本沒錯,但錯得是矯枉過正,將西方文明中披著文明外衣的叢林法則,奉為了不可更改的真理,這便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然而儘管很多人看得明白,可在整個世界都認同這種純粹以利益至上的觀念後,他們往往便難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此一來,不單中華民族真正寶貴的知識與精神被一同打入冷宮,就連一些有關身心修行的方法,也都漸漸受到了叢林法則的影響。
這種影響在此刻看起來或許是進步的,然而卻是以全麵否定中華民族傳承了千年的道德觀與哲學理念為代價。
或許有人覺得這是一個有關功利與精神信念的論題,然而也是無時無刻不在身邊的現實問題。
就好比戒的武藝雖然幾近通天,然而因為他旅居西歐多年,其本心上原本的缺點,不單沒有在黑拳的磨礪中變得圓滿,反而因為人性的醜陋碰撞,變成了一種難以磨滅的缺陷。
這也是為何他的筋骨氣血強大至此,卻依然無法感悟到所謂虛空真意的緣由。
這才是為何他會同意楊猛的差遣,不遠千裡地奔赴京城的理由。
有的時候,功夫越大,往往我執便越重。
旁人視他為仙為佛,然而在他失去本心指引的內心中,卻將這種敬畏視為理所當然,不單沒有通過見眾生感悟到天地正道,反而因為自身超凡脫俗,愈發看不起那些功夫不如自己的人,甚至在很多時候,將之視為所謂的螻蟻。
楊猛看破了這一點,所以他希望能通過京城一行,讓‘戒’看破這一點。
因為他來自後世,所以他的思想上反而沒有‘戒’這種近似於佛門所謂的知見障礙。
也正是因為楊猛的靈魂來自後世,所以他才明白即便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莊稼漢子,或是一點拳腳功夫都不懂的書生,都可能因為天生心性的純樸,做出一些驚天動地的智慧善舉,讓那些所謂的專家和大師們無地自容。
這也是為何後世好萊塢總會在所謂某某大片之中,宣揚小人物成就英雄的緣故。
一來是因為屌絲逆襲的橋段,才是普通人喜聞樂見的事情,而來也是因為他們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吸取到了教訓,漸漸體會到了宗教中所謂真正的智慧,或者說是力量到底代表了什麼。
智慧可以成就力量,而沒有了道德約束的物欲,卻可以反過來消磨智慧,使得人們喪失信仰。
就好比後世中國遼寧海城的大悲寺僧團,在舉世將‘金錢至上’奉為真理的紅塵中,開始以佛門律宗的信念重新喚醒人們對道德的渴望。
他們沒有少林寺俯瞰眾生的沙門武功來為宗門護法,更沒有吃用不儘的錦衣玉食和豪車奢華,然而在他們日中一食持捉金錢律的修行之中,卻透露出世人難以理解卻又時刻渴望的大智慧與大定力。
‘戒’在武道修行方麵,有著常人無法揣摩的大毅力與大智慧,然而他的心性中卻缺少了‘空’的大定力,與楊猛所擁有的所謂赤子之心。
所以,即便他的筋骨氣血都要強過兩者,可他卻因為無法看破本心,仍然做不到生生不息這一步。
所以,即便他心裡很清楚此去中華武士會,隻是楊猛減少袁世凱對中華武士會猜忌之心的舉措,可當他看到聞風而來的馬鳳圖和葉雲表時,不免又在愛才之餘,起了一絲的爭勝嗔怒之心。
事實上,葉雲表還曾從楊猛口中知道他這位‘半仙’之人,然而當‘戒’手持人頭,就這麼擺明車馬來中華武士會踢館的當口,他仍然無法冷靜地看待兩者間的差距。
所謂當局者迷,何況是對於武人來說勝過性命的名聲。
這是無法失去的名聲,也是中華武士會成立的本錢。
中華武士會雖然是由李瑞東及李存義牽頭創辦,可具體事務的實施執行及組織行事的,卻是葉雲表和馬鳳圖兩位同盟會燕京支部的負責人。
事實上兩者也恰恰正是中華武士會首任的會長和副會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民國宗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民國宗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