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8章 啪啪打臉,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於大本堂中,遼東學士正授課講學。
朱雄英神色振奮,踴躍發言,見解獨到,引得學士頻頻點頭。
每有所問,他皆能對答如流,言辭間儘顯聰慧與自信,眾人目光多聚於他身,滿是讚賞之意。
反觀朱允炆,卻神情落寞。
他垂首而坐,心思似不在課業之上。
見朱雄英如此風采,更覺自己黯然失色。
想起母妃所托,再思及自身與朱雄英之差距,滿心皆是無奈與失落。
即便強打精神,也難掩眼中頹喪,隻盼這堂課能早些結束,好躲開這令他倍感壓抑之境。
朱允炆素喜聖賢書,於儒家經典情有獨鐘。
然此番遼東學士所授,卻是遼東心學,兼及算術、物理、化學諸般學問。
他聞之如墜雲霧,滿心茫然。
這算術之法,運算複雜,於他而言,猶如天書;物理之說,探究萬物之理,新奇卻難懂;化學之論,更是聞所未聞,不知所謂。
朱允炆本就對這些內容毫無興致,此刻隻覺味同嚼蠟,心下厭煩。
他心中所思,仍是儒家經典中修身治國之道,覺得那才是正道。
這遼東心學及諸般雜學,與他平日所好大相徑庭。
是以,他既聽不懂,也著實不想聽,唯盼能早些擺脫這堂課,回歸自己鐘愛的聖賢之學。
遼東學士見朱允炆如此,也便懶得理會。
他本是常孤雛特意差來,專為教導朱雄英,指望能以遼東心學等諸般學問,助朱雄英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至於其他皇子皇孫,不過是捎帶授課罷了。
在他看來,朱雄英聰慧勤勉,對所授之學興致盎然,且領悟極快,實乃可造之材,值得傾儘全力教導。
反觀朱允炆,對這遼東心學及算術、物理、化學之類毫無興趣,心思全然不在課業上,他也無意強求,隻將心力多放於朱雄英身上,專心致誌地為其傳道授業解惑。
一日,大本堂中,遼東學士授課。此番所授,乃是“雞兔同籠”之題解,且用了遼東心學裡的二元一次方程之法。
學士於堂前,手持書卷,娓娓道來:“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言罷,便以二元一次方程之法,於黑板上推演起來。
設雞有x隻,兔有y隻。
他邊寫邊解,先由第一個方程x = 35 - y,將其代入第二個方程,得2(35 - y) + 4y = 94,展開式子,70 - 2y + 4y = 94,化簡得2y = 94 - 70,即2y = 24,解得y = 12 。
再將y = 12代入x = 35 - y,得x = 35 - 12 = 23 。
解罷,學士抬眼,環顧眾人,問道:“諸公可明白了?”
遼東學士解罷“雞兔同籠”之例,旋即又給出兩道此類題目,言於諸皇子皇孫道:“汝等且依方才所授之法,解此二題。”
諸人聞之,紛紛伏案思索,握筆疾書。
未幾,朱雄英率先擱筆,起身,神色自信,朗朗然報出答案。
其一題中,算出雞有一十七隻,兔有一十三隻;另一題,亦準確無誤算出雞兔之數。
眾人聞之,或驚歎,或讚賞,目光皆聚於朱雄英身上。
遼東學士麵露欣慰之色,頷首讚道:“雄英殿下聰慧,學得快,用得妙。”
朱允炆聽得一頭霧水,心中本就煩悶,此時不禁脫口抬杠道:“此等算術,實無甚大用。我等日後,乃要輔佐皇爺爺治國理政,豈是學這等旁門小道!”
言罷,他環顧四周,又道:“治國之道,當以儒家經典為要,修仁德、明禮儀、安百姓。這等算術,不過是商賈所用,於治國安邦,能有何益?”
朱允炆一臉篤定,自覺所言極是,便直直看向遼東學士,似要等其回應。
朱雄英聞朱允炆此言,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開口道:“允炆弟此言差矣。治國理政,關乎民生百事,豈可不重算術?”
“便如先賢管子雲:‘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經於水險也。’
於民生諸事,算術之用大矣。
官府丈量田畝,需精於計算,方能公平征稅,不致百姓負擔不均;興修水利,規劃溝渠長短、寬窄,若無算術,如何精準布局,使水利澤被萬民?”
“再者,朝廷與外邦通商,貨物價值核算、貨幣兌換,皆賴算術。
若不懂此道,恐在商事往來中吃虧,損我大明之利。
可見,算術絕非小道,實乃治國理政不可或缺之學。允炆弟切不可小覷。”
朱雄英言辭懇切,引經據典,條理分明,一番話說罷,眾人皆覺有理。
朱允炆聽朱雄英這般說,心中仍不服氣,即刻反駁道:“儒家傳承千載,向來以仁義禮智信為本,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綱,此乃萬古不易之正道。自孔聖以來,諸賢皆以道德文章、經世之學為務,何曾見將這等算術置於高位?”
“我大明以儒治國,教化萬民,方得太平。若人人皆去鑽研這等所謂實用之術,而輕忽了聖賢之道,恐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難道我等輔佐皇爺爺治國,不應以儒家正統為基,而要舍本逐末,學這些旁門之術?”
朱允炆神情激動,振振有詞,似要以儒家千年傳承之厚重,壓倒朱雄英所言。
朱雄英神色從容,不疾不徐道:“允炆弟,儒家之道,固然為治國根本,然時代變遷,今時不同往日。《荀子》有雲:‘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聖賢之道重在踐行,亦需與時俱進。”
“百姓生計,柴米油鹽,皆關乎算術。田賦征收,若不明計算,或致百姓賦稅不均,苦不堪言。興修城池道路,物料籌備、人工調配,哪一項離得開算術?如《周髀算經》所言:‘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此足以見算術在實務中之根基。”
“再者,觀之當下,海貿漸興,與番邦交易,貨幣換算、貨物估值,若無算術傍身,如何保障百姓與國家之利?
我等輔佐皇爺爺治國,當以百姓福祉為念,切不可拘泥舊說,置民生現實於不顧。隻守著儒家經典而不知變通,豈不是空有滿腹經綸,卻於實事無補?”
朱雄英一番話說罷,條理清晰,論據確鑿,令朱允炆一時語塞。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